-----
-----
考生问答
Q:
学校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A:
我校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
文史、理工类:按照考生投档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
江苏省进档考生选测科目的成绩等级要求须达到B+B+,录取按“先分数后等级”方式进行。投档分数相同时,按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排序,投档分数和选测科目等级均相同时,按照江苏省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 1:1 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艺术、体育类:我校使用生源省(区、市)统考或联考成绩 ,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提档 , 各专业录取办法如下:
音乐表演专业录取办法为根据各行当计划(详见当年各省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下发的《填报志愿指南》)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仅限我校招生的音乐表演专业器乐类考生兼报,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若音乐表演专业各行当、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划有缺额,则调整至音乐表演专业,调整原则为声乐、钢琴、小提琴、二胡、琵琶可增录2人,其余每个行当只可增录1人。音乐学专业仅限我校招生的音乐表演专业各行当考生报考,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舞蹈编导专业录取办法为根据男、女生计划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和书法学专业录取办法为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总分+专业成绩÷ 专业总分 )×100。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办法为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 = 文化成绩 ×0.7+ 专业成绩 ×0.3。
体育教育专业录取办法为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 =( 文化成绩÷ 文化总分 + 专业成绩 ÷ 专业总分 )×100。
同分考生按以下办法排序录取:
按综合成绩录取的专业:①综合成绩②专业成绩③语文、英语成绩之和
按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①专业成绩②文化课总分③语文、英语成绩之和
按文化课成绩录取的专业:①文化课总分②专业成绩③语文、英语成绩之和。
我校对舞蹈编导和体育教育专业的男女生人数有具体规定,详见当年填报志愿指南各专业招生计划。
Q:
学校的招生专业在批次上是如何安排的 ?
A:
今年我校共在全国 28 个省(区、市)列有招生计划,分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参加本科批次招生;在新疆参加本科二批次招生;在其他省份均参加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在山西省录取批次安排如下:文史理工类专业(类)中,坞城校区各专业(类)为本科一批A类,大东关校区各专业为本科二批A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中,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体育教育专业为提前艺术、体育批,戏剧影视文学、音乐学、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书法学专业为本科一批 A 类。另外,根据国家的要求,我校有19个专业(类)在本科“专项计划”批录取。
Q:
学校为何设立试验班?
A:
为了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自 2009年成立初民学院,开始了人才培养改革探索。试验班按照“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研究、强化实践、鼓励创新”的指导思想,实施跨学科的综合教育 , 培养学科背景宽,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2020 年招生的试验班有文科试验班(汉语言文学 + 历史学 + 哲学)、理科试验班(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和工科试验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金融学)。
Q:
试验班在培养模式和学位授予方面与普通班有何不同 ?
A:
初民学院实行四年一贯制,前期实施大类培养,主要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后期实施小班教学,根据前期学习成绩和学生志愿,确定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学位授予采取“1+1”模式,即试验班学生可获得双学位。文科试验班可授予文学学士、历史学学士和哲学学士学位中的两个学位,理科试验班可授予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学位,工科试验班可授予工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学位。
Q:
学校的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有何具体规定?
A:
我校使用生源省(区、市)统考或联考成绩 ,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提档 , 各专业录取办法如下:
音乐表演专业录取办法为根据各行当计划(详见当年各省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下发的《填报志愿指南》)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仅限我校招生的音乐表演专业器乐类考生兼报,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若音乐表演专业各行当、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计划有缺额,则调整至音乐表演专业,调整原则为声乐、钢琴、小提琴、二胡、琵琶可增录 2 人,其余每个行当只可增录 1 人。音乐学专业仅限我校招生的音乐表演专业各行当考生报考,按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舞蹈编导专业录取办法为根据男、女生计划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美术学类、设计学类和书法学专业录取办法为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 =( 文化成绩 ÷ 文化总分 + 专业成绩 ÷ 专业总分 )×100。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录取办法为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文化成绩×0.7+ 专业成绩 ×0.3。体育教育专业录取办法为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 =( 文化成绩 ÷ 文化总分 + 专业成绩 ÷ 专业总分 )×100。
同分考生按以下办法排序录取:按综合成绩录取的专业:①综合成绩②专业成绩③语文、英语成绩之和
按专业成绩录取的专业:①专业成绩②文化课总分③语文、英语成绩之和
按文化课成绩录取的专业:①文化课总分②专业成绩③语文、英语成绩之和。
我校对舞蹈编导和体育教育专业的男女生人数有具体规定,详见当年填报志愿指南各专业招生计划。
Q:
小语种考生能报考贵校吗?
A:
英语、翻译专业要求考生的考试语种为英语;日语专业考试语种为英语或日语;俄语专业考试语种为英语或俄语;德语专业考试语种为英语或德语;法语专业考试语种为英语或法语。其他专业考生不限制语种,但我校所有非外语专业的外语公共课只开设英语,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外语学习上须自行克服困难改学英语。
Q:
学校在转专业方面有哪些政策?
A:
为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制定了《山西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符合相关条件的学生 , 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Q:
双学位专业的开设、选修情况如何 ?
A:
为增加本科生就业的适应性,更大范围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兴趣,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多年来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辅修学士学位专业,现有英语、日语、法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经济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教育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哲学、环境科学等十七个专业。凡主修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符合《山西大学修读辅修学士学位管理办法》条件者,皆可申请修读,达到授予学士学位要求,将授予该专业学士学位。
Q:
推荐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及硕博连读工作有何政策?
A:
山西大学具有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2019 年,我校共有 574 名学生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具体办法参见《山西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
Q:
学校在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情况如何?
A:
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基础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科学基础与人文素养深度融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拔尖型领军人才与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学校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开展以本科生为主体的科研训练项目和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深化研究性教学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助推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的形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加强教学建设,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英语、运动训练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考古学、教育学、音乐表演、体育教育、环境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哲学、行政管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等专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法学专业为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新闻学专业为部校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了“地方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与“多元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董有尔、卫广来等30名教师获“山西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光与原子物理教学团队、区域社会史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智能信息处理教学团队、生物科学教学团队、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20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 门,其中《近代物理实验》、《区域社会史导论》、《原子物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社会史导论》、《秦汉三国政治史专题》、《五经与传统价值观》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原子物理学》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了历史学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建成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11 个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其中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和生物实验教学中心被确立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现代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能源动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系统监控智能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3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Q:
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情况如何?
A:
一直以来,山西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将创新发展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把创新发展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融合、全域协同的“三全”创新创业工作模式,构建了集实践教学、竞赛活动、学生自主双创和协同创新平台为一体的“四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和技能培训纳入创新学分管理,记入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引导支持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西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近三年以来,我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8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2 项,省级奖项 517 项,竞赛项目包括中国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
从 2004 年起,为了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学校开始实施校级层面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2007年,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始实施,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始进一步实施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截至目前 SRT 计划已立项项目共 4493 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已立项项目 331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已立项 216 项。
Q:
学校与国外学校校际交流,为本科生提供出国学习机会的情况如何?
A:
近年来我校国际交流项目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 60 余所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为学生创造多种渠道出国留学。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山西大学资助优秀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管理办法》,学校鼓励在校优秀本科生申请前往国外一流大学学习深造。目前,与我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情况如下: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2+2项目,双方颁发毕业证;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3+1项目, 双方颁发毕业证;英国利兹大学,2+2项目,双方颁发毕业证;英国 阿斯顿大学,3+1项目,免除我校学生20%学费,且可留英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法国 留尼旺大学,3+1项目,2+2项目,双方颁发毕业证;瑞典于默奥大学,3+1项目,免除我校学生学费;日本立教大学、东京国际大学、国士馆大学、横滨国立大学、仙台白百合女子大学,免除我校学生在日学费并提供住宿或奖学金;广岛大学3+1项目;韩国全北大学、东亚大学、全南大学,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对方学校免除我校学生学费。
Q:
在校生的课外科技、文体活动情况如何?
A:
科技创新。我校坚持打造以“挑战杯”等赛事为主体的创新创业竞赛品牌,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激发青年学子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努力提升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先后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荣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5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 4 项、铜奖 13项,学校连续成为全国“挑战杯”山西省唯一的组委会成员单位,9次被评为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奖。
文体活动。深入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工程,先后推出祝福祖国“百花奖”文艺汇演、“青年与社会”辩论赛、“舞青春活力,扬女生风采”篮球宝贝啦啦操比赛、“团结杯”新生拔河比赛、校园饮食文化节、读书文化月、山大好声音等一大批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大学生艺术团下设合唱、舞蹈、民族管弦乐和打击乐4个分团,通过日常训练和短期集训,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108个学生社团覆盖数字传媒、公益实践、体育运动、文娱创作、传统文化和学术研究等 6个类别,定期举办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社会实践。注重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平均每年组织百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千余名青年学生走基层、下社区、进农村、赴边疆,围绕理论普及宣传、国情社情观察、法治文化宣讲、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环境生态保护等主题,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先后有万余名青年学生参与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外交部山西省推介会、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山西省图书馆志愿服务、春暑运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连续 18 年选拔研究生支教团赴山西静乐县、陕西黄陵县和广西西林县开展扶贫支教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支教达 55 万余学时。
Q:
学校的学习、生活条件怎样?
A:
我校目前拥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8亩,建筑面积 110 万平方米。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 305 万册,电子图书 114 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1.9 亿元。在建的东山新校区更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食堂宽敞明亮,其中令德 餐厅可同时容纳一万多人就餐;学校还设有少数民族餐厅。各种风味小吃品种繁多,美味可口,可满足全国不同地区学生的口味和需求。
来源:山西大学招生就业处
网络编辑:王 楚
责任编辑:段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