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山西医科大学” 可以订阅哦!
我是2016级本硕的一名普通学生,6月-7月参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方面)组织的2020年暑期培训项目,聆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讲座,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收获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收获颇丰。在申请该项目过程中,得到了两位老师的大力推荐,分别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赵长青教授和管理学院程景民教授。
第二临床医学院赵长青教授曾多次为我们系开展讲座,鼓励学生培养科研思维,分享自己的求学之路与科研经历,还将自己的专著作为礼物送给我们每个班。我从赵老师的《临床随笔》中学到了很多。于是,我试着给他发去邮件,介绍了相关情况。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与赵老师未曾谋面,但他收到消息后,不但非常支持,还鼓励我“走出去”,嘱咐我一定要认真聆听专家讲座,要进一步培养创新性思维习惯,增强多学科思维融合意识,培养从结构生物学角度深层思考医学疾病发生本质的思维。更令我感动的是,赵老师非常重视推荐信的内容,不仅亲自查找结构生物学相关资料,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还结合自身在美国UCSD学习期间了解到的结构生物学相关内容,对推荐信几经斟酌、修改,最终完成。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程景民教授,因为之前曾邀请他作为我们创新创业团队的指导老师,他勉励我们:“年轻人,比我们有更大的潜力,因为你们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程景民教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珍视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于是,我尝试给程老师发去培训简介和个人简历,表达了自己渴望参加此次活动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程老师竟然回复:“坚决支持!”不但非常乐意为我写推荐信,还对我的简介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程景民教授鼓励我今后要多参加此类活动。受到程老师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后,更加坚定了我参与科研的信心,想参加此次培训的动力更足了。
回想此次成功申请经历,离不开个人对科研的兴趣爱好和梦想,以及平时科学研究活动的积累,更离不开两位专家甘为人梯的崇高育人思想和果敢举措。没有推荐信,不可能参加此次高层次学习。在申请过程中,时值研究生毕业答辩和新冠疫情特殊时期,两位专家百忙之中,甚至在会议间歇与我探讨相关内容,不求回报地为一个默默无名的学生写推荐信,以圆其参加科研活动之梦想。在之后交流中,赵老师曾提到自己在学生时代没有老师指导,所以在科研之路上走了很多弯路。赵老师还教导我们:当代的学生是幸运的,现在的学习途径越来越多元化,用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来鼓励我们要有科研梦想,鼓励更多学生要拓宽眼界,大胆实践;要勇于“走出去”,这样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地,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珍惜每一次学习更先进科学知识的机会,行稳才能致远。能够接受两位专家的亲自指导,我感到非常幸运。与两位专家交流,我如沐春风,切实感受到了他们谦逊严谨、海纳百川的治学精神,更感受到他们虽为领导从不摆架子、认真对待的亲民作风。敬仰两位专家如此高的思想境界,两位专家的精神和胸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两位专家的教导,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心之所向,物之所成,只要拥有梦想,就会有接近梦想、实现梦想的动力与坚持。小小的梦想像一粒种子,在园丁的呵护下,从土壤中汲取营养,就会生根发芽。再加上科学管理,幼苗就会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作为学生,感恩两位专家的指导。同时,也祝福更多对科学怀有好奇心与研究兴趣的同学能够尝试迈出第一步,勇敢坚持自己曾认为遥不可及的梦想,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流以成江海。一点点尝试,总会有收获;吾心感动,感谢吾师。
(文/2016级临床医学5+3张琳;审/任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