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政策简析
战略层面推动艺术教育发展
美国很早就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推动艺术教育、制定艺术教育标准列为一项国家战略。1994年通过立法程序发布《教育美国法案》和《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把艺术首次列为学校教育中法定的核心学科。2001年,小布什当政时期发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将艺术作为公共教育的十大核心学术性科目之一,使艺术教育获得更多联邦政府拨款。奥巴马执政时期发布《共同核心》,再次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掌握触类旁通的能力、创造创新能力。据统计,全美有47个州设立了关于艺术教育的强制规定,48个州制定了艺术教育的标准,40个州把艺术纳入了高中生的毕业考核。
俄罗斯是一个文化艺术大国,其艺术素养教育是小学和初中联邦课程、民族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还要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以音乐素养教育为例,俄罗斯的音乐素养教育由强制性公共音乐素养教育和补充性音乐素养教育组成,普通学校必须提供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合唱等公共音乐课程,同时,每个孩子可以再考取一所儿童艺术学校,进行更专业的音乐学习。目前,俄罗斯儿童艺术学校有5402所,在学儿童140万人。
英国现行艺术教育课程标准以1999年颁布的新国家课程为基础,2014年出台的《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明确了相当于中国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阶段的学科设置,从小学至初中一以贯之的9门基础课程分别是:艺术与设计、公民、计算、设计与技术、外语、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艺术类课程占基础课程总量的三分之一。此外,英国是最早建立博物馆的国家之一,英国大多数的国立、省立、私立博物馆都纷纷设立了博物馆教育部门,针对不同学龄青少年分阶段制定活动手册,与学校紧密连接,提供详实的参观指南给师生使用。
中国教育新闻网盘点了2020年全国十大教育政策,“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名列其中。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养,“美育”一词被纳入了2020年度教育热词。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推进出台加强“艺术教育”的相关政策。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更是表示,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此次讲话内容引发行业热议。
小编为大家摘选了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部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发文明确
如何选聘体育美育兼职教师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办法》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并明确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的选聘条件、聘任程序、组织管理等五方面具体内容。
努力推动
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8年8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面向人人,改进美育教学;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点,健全完善机制。
把影视教育作为
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8年12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普通高校要强化
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将音乐美术
全面纳入中考改革
2020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新时代,美育工作是刚需
那么国家教育部为什么越来越重视美育呢?
美育让孩子发现美
日常生活是美育教育的丰富源泉。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是对孩子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育能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语言美,行为美,生活美等。
美育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对孩子进行美育,就要不断地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他们热爱生活,乐观自信。在帮助他们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他们用眼睛认真的观察。用耳朵仔细的倾听,要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表达感受,并且去思考,用这样的美育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美育提升孩子审美
由于孩子本身心智不成熟,缺乏对美的感知和鉴别,这容易让孩子走入一个对美的事物认识的误区。美育,则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发现美,鉴别美,认识到什么是是非对错,如何区别美与丑,让孩子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美的思想去感知精神层面上的美德,实现孩子全方位个性的发展。
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美育教育有利于孩子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在孩子所接触到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以及他们通过审美活动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对智力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很多注重美育的孩子在他们上学后,往往表现出感悟能力强、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作灵敏协调、感情充溢等特点,说明美育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美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术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人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显示,接触美术教育的孩子不仅能获得愉悦,还能给孩子带来多方面的益处,无论是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还是想象力、创造力等。
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接触美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练思维、培养灵感、提高少儿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思维。所以你了解了吗?
工业时代的社会主流是工人,最大的竞争力是体力和毅力;信息时代的社会主流是知识工作者,最大的竞争力是知识和逻辑思维。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工作将被机器外包,社会的主流将是创造者,最大的竞争力是艺术和右脑思维。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族群:有创造力、具同理心、善于观察,能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
本文图源:网络图片
仅做艺术学习分享,不用作商业用途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