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
精神内涵
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的光荣传承,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05:08
航天精神之基:楚囊之情、于家为国的理想信念。航天精神高度强调爱国情怀,唤醒了个人爱国意识。以国为重是航天精神的核心,于航天人而言,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广大航天人始终坚持以科技报国为己任,把强烈的爱国情怀落实在行动中。强烈的爱国意识是坚定个人理想信念的必要条件。正是孙家栋、黄培康等老一辈航天工作者前赴后继、舍家为国,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之志,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相连,从而使得我国航天领域取得耀眼成就,为我国国防实力及国际舞台地位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必须以老一辈航天人为榜样,把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爱国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航天精神之核: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正是由于中国航天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才能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披荆斩棘,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快航天工程建设,使得探月工程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航天工程以科技为基础,是衡量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精神的原则就是科学创新,这是航天工程建设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中国航天人坚持开拓创新,依靠自己超人的智慧与胆识,发展航天尖端技术,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卫星等主要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航天精神之魂: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中国航天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不因挫折而气馁,不因成功而懈怠,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义无反顾地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中国航天人员始终坚持“三敢”、“三严”的作风,不仅做到了敢说、敢想、敢干,更有严格的要求、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方法。2018年37次发射创下我国航天发射最高纪录,并且以100%的成功率将103个航天器送入太空,这一伟大成就与航天人员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休戚相关。
航天精神之柱: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优良作风。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完成了勇攀科技高峰的壮举,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科技队伍,极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进取的信心与勇气,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与试验手段,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完成了一次次挑战,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显示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中国航天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众志成城,正是在这样良好作风的带动下,整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使得我国航天事业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8年,中国航天实施了以北斗卫星、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代表的39次航天发射任务,创下中国航天史发射次数新高,跃居世界首位。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之中,从项目研发到试验成型,从地球家园到浩瀚太空,以精诚团结为根本的精神力量是航天领域成功的保证。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实现,是航天精神内在推动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协同,充分展现了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优良作风。
精神介绍
钱学森在某导弹基地指导工作
1958年中央军委决定在甘肃酒泉设立特种工程指挥部,陈士榘上将率领十万大军开进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
在盛夏地表温度达五六十摄氏度、严冬气温至零下30多摄氏度的罗布泊戈壁上,5000多名工程兵日夜苦战。
1970年4月24号,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正式成为“太空俱乐部”的一员。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载人航天精神的提出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时任副总理聂荣臻的提议,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条方针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核心就是“自力更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完全自主研制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曲《东方红》唱响世界。在即将发表的《新闻公报》稿上,周恩来加上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字句,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意志和决心。伟大的实践赋予了“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更为深刻的含义。
1986年底,航天工业部在《关于贯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将30年航天事业伟大实践中创造的航天精神总结为:“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此后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最终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1990年5月,聂荣臻亲笔题写这24个字。
1992年9月21日,我国航天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汇集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新技术,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和挑战性,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做支撑,还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在攀登这座现代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传统航天精神被继承和发扬,铸就了新的载人航天精神。
1999年11月24日,江泽民参观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时说:“我所有的千言万语,都代替不了你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说,航天科技工作者身上表现出来了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是航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航天科技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1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对载人航天精神作进一步阐述,载人航天精神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精神解读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60多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面对这样的落后局面,毛泽东提出:“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优秀的科学家,新中国向广大科技工作者伸出了橄榄枝。在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下,一大批海外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钱学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上世纪40年代末的钱学森正处于荣誉的鼎盛时期。他37岁就在导师冯·卡门的推荐下成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被学界誉为现代航空科学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和创始人。然而在祖国的需要面前,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
那时的美国正处于麦卡锡主义笼罩之下,对于钱学森的回国申请,不但粗暴拒绝,还以莫须有的“间谍罪”将其逮捕。在移民的监狱里,钱学森遭遇了法西斯式的刑讯逼供,他们妄图用武力逼迫他屈服,可是在满腔的爱国热情面前,一切暴力威胁都显得那么无力。在洛杉矶移民局法庭上,美国检察官吉尔讯问其归国原因时,钱学森坚定地说:“我是中华民族子孙,我是钱氏家族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中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只图报答她。”
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这是中国航天人心中高扬的旗帜,报效祖国是他们毕生的理想和信念。航天人热爱祖国体现在为国争光的使命担当,体现在以国家至上的无悔选择。航天人把对祖国无限热爱,化作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史就是航天工作者一部可歌可泣、光耀千秋的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奉献史。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中国的航天工业起步晚、基础薄,相比美俄而言有着几十年的差距,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航天发展道路十分关键。是按照美苏所走过的路从头走起,还是瞄准当时的先进水平跨越赶超?勇敢的中国航天人坚定地选择了超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我们要横空出世,一起步就要赶超到位。”
赶超目标锁定为俄罗斯“联盟-TM”号。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载人航天飞船,性能优越、技术成熟,从最初的两舱到后来的三舱中间经历了30多年的不断改型升级。选定此型飞船作为目标,可以最大程度地借鉴人类文明最新成果。
在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下,我们很快制造出了自己的三舱航天飞船,不仅如此,还针对“联盟-TM”号飞船的缺点做了重大技术创新:在轨道舱上增加连接附件,变单一功能轨道舱为多功能轨道舱。通过这项技术,原先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只能废弃的轨道舱现在可以继续留轨利用,其功能相当于一颗大型应用卫星,将来甚至还可以用于组建国际空间站。这项技术创新一次可以节约数以亿元计的发射资金,还能大大缩短飞船的发射周期,加快载人航天实验的进程。俄罗斯飞控中心的技术主任巴丘卡耶夫看到这样的技术创新不禁感叹到:“都说中国人聪明,真是名不虚传啊!”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体现了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国防现代化事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前进,航天技术水平的每一点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地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精神的最好体现。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科学求实就是要尊重实践,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航天人始终坚持把工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摆在首位,把政治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把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结合,严格按照科学规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道程序、每一个部件、每一项操作,以严慎细实的作风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建国初期,国家物资极度匮乏,缺乏承担复杂运算任务的大型计算机,大部分的航天发射的公式计算只能靠专人手工完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航天工程师们从未放松过要求,每一项航天数据都必须经过三次验算,确保万无一失。在新时期,载人航天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总设计师王永志对大家说:“第一艘飞船的乘员应该是我们这些总设计师。我们什么时候敢坐飞船了,才能让航天员坐。”经过科技人员刻苦攻关,中国载人航天器的可靠性堪称世界第一,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可靠性达到0.97,而安全性更是达到了0.997,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
这种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不但是航天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无论哪个领域,无论什么工作,无论何种岗位,都离不开这种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是航天事业的宝贵品质。
以飞船对接器为例,其中就包含了100多个测量传感器,近300个传递力的齿轮,1万多个紧固件,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击能量的材料等。这些零部件结构异常复杂,生产线遍布全国,除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外,还有很多的协作配套单位也参与了对接机构的研制和生产。他们有的在贵州,有的在安徽,有的在哈尔滨,最后跨域千山万水,在总装车间汇聚在一起,携手共赴天际。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跨地域、跨行业的配合,困难极大、风险极高,没有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根本无法实现。比利时空间信息中心资深研究员泰奥·皮拉尔说,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靠的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团结,这是欧洲和美国所无法企及的。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航天工程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创造震撼世界的辉煌业绩。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淡泊名利,默默奋斗。这是中国航天人60年征程中表现出来的最可贵的品质之一。由于航天工作的特殊性,航天工作者总是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加上严格的保密制度,他们的家人甚至不知他们是否还在人世,他们为航天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外界更是无从得知。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中国航天人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甘当无名英雄。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可佩的时代英雄。
奉献无言,付出无私。在飞船副着陆场训练了8年的搜救队员居然从未见过飞船,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手摸摸返回舱。飞船调试技术人员甚至不知道自己调试的元器件最终会用在何处,他们却有时要为调试一个元器件,在北京工厂和酒泉基地间往返几十次。当问到他们是否值得时,他们总是笑着说:“只要飞船上有咱们的东西,就高兴。”一位航天幕后英雄曾这样深情地写道:“我们有幸成了人们的踩路石,不管春露秋霜,无论冬来夏往,石子铺就的小道或大道,任由人们踩踏。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
当前,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物质诱惑接踵而来,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这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和引导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的点点滴滴,融入到尽忠职守的方方面面。
精神特质
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载人航天精神高扬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帜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
载人航天精神熔铸了一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镜子在惊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冲天的戈壁,至今还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就长眠着5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一支“共产主义精神”的曲子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处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有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
精神意义
1.再艰苦的条件,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
“不看了,不看了!”
这是一位航天员的母亲在看到航天员训练场景后,含泪说出的话。此刻,她的骄傲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是心疼——航天员训练太苦了。
为了适应航天环境,航天员必须接受超重耐力训练、低压缺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行训练等“魔鬼训练”。以超重耐力训练为例,航天员要在时速100公里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相当于自身体重8倍重量)的考验。离心机上的他们,面部肌肉变形下垂,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短短几十秒,就如同跑完一万米一样难受。
不过,没有人在训练中把手伸向旁边的红色按钮。只要按下它,就可以“解脱”。“对我来说,这个按钮就不存在,我就是晕在上面,也不会去按!”航天员王亚平话语坚定。
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还发生在试验场。飞船返回舱试验需要借助飞机,在万米高空进行。“正好赶上三九寒天,飞机上非常冷,冻得手脚都麻木了,飞机舱门打开后,高空氧气不足,人都要戴上氧气罩,把返回舱从万米高空投向地面。”在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的记忆里,许多试验要露天做,“不管是阴天、雨天、三伏天、三九天,试验是不能停的。”
今天,我们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过硬作风永远不会过时,而且更显珍贵。开辟新的科技事业,载人航天精神同样弥足珍贵。
2020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中国天眼”已经发现脉冲星超过240颗,基于观测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回头再看,一切都是值得的。”“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把当初创业之路的艰辛化作强大动力。
“中国天眼”建在贵州的深山里,选址要求很苛刻。当年,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原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带着团队翻山越岭,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比选,又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凼。山区很多地方只能靠步行,有的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他们每天最多只能看一两个窝凼。但是,这种艰苦的环境没有挡住他们的脚步。选址定了后,施工条件同样很艰苦。他们经常需要爬山调查危岩、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但是,再苦大家也没有退缩。
再艰苦的条件,也压不垮有信仰的人。南仁东曾说:“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让南仁东、戚发轫、王亚平等人坚持下去的动力,是航天梦,是科学梦,归根结底是中国梦,是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这个理想信念,支撑着科技先辈们从“一穷二白”起步,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伟业,也支撑着后继者在艰苦奋斗中,继续开创新的辉煌成就。
2.无惧挑战与挫折,在攀登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
488秒后,一枚火箭进入太空,无数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正式拉开。然而,人们未必知道,在此次任务前,也有过多次失利。
失利、挫败,对于航天人来说并不陌生,也并不可怕。2017年7月,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研发团队经过100余天的故障排查与180余天的试验验证,找到失利原因,对发动机从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2018年11月,改进后的发动机在长程试车过程中出现问题,研制团队再次进行改进。2019年4月,一台用于后续任务的发动机又出现异常,研制团队又对发动机结构再次进行改进……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唯其磨砺,始得玉成。“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这是航天领域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一点点”的背后,是一种顽强和坚韧,一种无惧挑战与困难、直面挫折与失败的战斗精神。
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时,比美苏等国家晚了30多年。“如同运动员在起跑线上晚了一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比别人更大的步伐、更快的速度来追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
迎接挑战,航天人“跑”了起来。
他们与时间搏斗:1个月完成3个月的工作,解决火箭整流罩超重问题;总装火箭发动机一般需要24天,他们只用18天就可出色完成;立项比大部队晚了两年,新型微波雷达却同时完成研制,在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自动交会对接中大显身手……
他们与自己较劲:神舟六号飞船要用的导线上被发现原因不明的压痕,即使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但他们仍将库存里30公里长的导线全部筛查一遍;为了把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他们进行了3年、1500次手控交会地面模拟训练……
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能看到。为了研发疫苗和药物,广大科技工作者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他们沉浸在实验室里,每一次试验不一定都有想要的结果,但一定都有战斗的汗水。如果失败,那就抓紧时间再来一次。
“过去我们是‘串联’的工作方式,比如一个试验结束,看看结果后再进行第二个试验。现在我们变成‘并联’的方式,很多试验在同步推进,争取疫苗早日上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疫情期间曾向媒体介绍,团队拿到新冠病毒的基因后,马上开始疫苗研发。此后,工作时间“不是以天来计算,而是以小时在往前推”。
无惧挑战和挫折,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路上勇往直前,这就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品质。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使他们更坚韧,迈出的步伐更沉稳、更踏实。
3.不重复别人的老路,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
攻关、攻关、再攻关。
今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但不懈攻关、创新不止的科技工作者们并不满足。“北斗三号虽然有些性能指标是全球最佳,但要看到国外导航系统也即将更新到下一代,随时会实现反超。科技竞争时不我待,科技报国尚须加倍努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说。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迟军的这番话,自信又硬气。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北斗系统才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并跑到领跑。
从北斗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难度大、规模大、系统复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强的工程。崇高使命激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这是中国航天人探索创新的写照。
“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戚发轫说。当时,尽管我国已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即便如此,中国航天人还是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
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的论证设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这样的发展模式被国外评价为“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太空计划。每次迈进一大步,很少重复”。
飞天的征程中,充满了不断突破创新的魄力,充满了勇气和智慧。这种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在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C919首飞成功、复兴号高铁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近年来,我国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当前,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我们要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表示,要激发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步伐。
4.燃烧青春,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研究
“我们有幸成了人们的踩路石,不管春露秋霜,无论冬来夏往,石子铺就的小道或大道,任由人们踩踏。因为石子的承受,才有了人走的路,相伴着人生辉煌……”一位航天人如此深情地写道。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一年前,嫦娥四号在世界上实现首登月背。我们的“玉兔”一步又一步地迈着努力的步伐,带着我们的“眼睛”探寻月球。截至10月24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球背面累计行驶565.9米。565.9米看似不长,但每一步都是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奉献。
嫦娥四号落月后,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48岁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因激动而难以自已,74岁的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紧紧握住她的手。这次握手,是使命的传递,是青春的接力。还有更年轻的一代,正在燃烧他们的青春,比如,34岁的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星务分系统主管设计师侯文才,和同事们完成了“鹊桥”的方案设计、生产、测试等工作。在测控对接任务中,他们在白雪覆盖的北方林海留下脚印,在黄沙遍地的西部戈壁洒下汗水。29岁的嫦娥四号着陆器测试指挥岗齐天乐,举行完婚礼的第二天,就坐早班机去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投入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测试工作。
特别的精神,照亮了特别的青春。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新一代的年轻人快速奔跑。如今,在许多科技领域,80后、90后已经挑起大梁。
来源 /网 络
责编 / 赵治国
编辑/ 程一芳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办公室新媒体管理中心
微信号:SXGJSW
投稿邮箱:5691389@163.com
联系我们:程一芳(微信号chenyifan88),卫婷(微信号diedaodemo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