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工程
名课打磨——听评课感悟
讲课教师
“三名”工程搭平台精品课建提质量
名课打磨——讲课感悟
非常感谢学校“三名”工程建设,让自己参加名课打磨全过程,有幸把教学积累重新整合、重新编排、重新打造不一样的思政理论课堂。从而以“三名”工程为平台,以阶段打磨展示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设计课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亲历参与、在整个名课打造的全过程、特别是经过三轮课程打磨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课前认真备课,精心预设课堂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一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思政课堂不同其他专业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为此,积极创设课前十分钟,从当时当下学生们关注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入手,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把课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思政名课的打造正是从课前十分钟的学生讲堂入手,以小切口引出大命题,以小事件上升到大理论,把所讲内容通过实践感悟,渗透理论课堂全过程。
二、课中打破传统,灵活翻转课堂
在授课中,要用饱满的激情去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心智参与度,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节课。比如怎样引入新课,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与学的共鸣,激发创新性思维;怎样让学生自然地参与和融入课堂,对老师的讲解进行思考或提出疑问,然后老师怎样对学生的各种回馈作出进一步的反应,怎样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等等,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课程设计的过程就是教授的过程,巧用教学方法,灵活翻转课堂。
三、课后总结反思,完善提升课堂
接受评课专家组和听课老师的合理化建议,把打磨讲课的全过程及时总结、改进,修改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漏洞,以勤学求精、虚心请教的精神完善、细化课程,力增出精品。
每一次精心准备都是挑战自我的开始,希望以“三名”工程为平台,以打磨讲授为舞台,打造精彩、精细、精品的理论课堂,从而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概论》《党史》课程团队 程海艳)
match
match
match
听课教师
课程打磨促成长名课打造助发展
近日,我院教务处组织的第三轮名课打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是全面贯彻落实潞安职业技术学院《“三名”工程实施方案》的重大举措,这也是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名课教师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很荣幸自己是团队负责人兼团队成员,参与课程打磨。在一节一节的备课、授课、听课的过程中,作为新时代思政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老师们敬业的态度、客观的评价、专家团队严谨治学的作风、直言不讳的点评,都让自己受益匪浅。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融入各学科
在打磨的过程中,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基础学科,课程思政的融入使职业教育的最终方向更加明晰。一改大家之前认为的在专业课上讲思政理论的误区,而是在课程讲解中自然融入思政育人的元素。达到了技能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形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二、打造“有心、有用、有趣、有效”的“四有”课堂
名课打造的目的就在于课程更加适合职业教育、更加适合我们自己的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有很多老师大大翻转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了学生自己讲、自己做、自己悟、自己总结、自己反思。道具制作、实验演示、表演融入,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心、有用、有趣、有效
三、打磨课程细节,创设不一样的集体教研
名课打磨的过程,特别是评课过程,更是一次集体大教研,不同学科老
师齐聚一起,就课程本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更开拓了对于课程建设的视野,大家各抒己见、客观实际、中肯实用,为打造精品提供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使集体教研更加与时俱进、更加接地气。
以上是自己在名课听课、评课中的一些体会和切身感受。三名工程建设作为我院2021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希望借用这样的平台更加健全我院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速向更高、更强、更优的省内一流高职院校迈进。(《概论》《党史》课程团队 程海艳)
match
听课教师
学思践悟 见行见效
在名课打造过程中,授课老师精心备课,尽展风采。听课老师积极发言,取长补短,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优点,又具体地指出了授课教师的不足和应改进的地方。授课教师纳善如流,反复打磨。名课团队成员人人赛讲、人人听课、人人评课、人人反思,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学生态环境。参与了三轮的《党史》、《概论》名课磨课后,有以下三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如何深度挖掘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贴合实际的教学任务,确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教学设计时,要思考教材内容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把这一知识点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任务?如何把教材内容整合授课?真正使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时,具有理论知识的支撑,而不是单纯的华而不实的课堂表演。
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备课时我们应多问问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会出现哪些情景?这样提问,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样解答,学生容易理解吗?课堂上学生回答后,允许学生出现与自己的预设的不同的答案,真实的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的,再加以引导。实现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还原课堂的原生态,同时,也能提高自身课堂上临场应变的能力。
三、如何调动学生参与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围绕教学的关键词进行自主查找知识点资料、编排节目并展示、案例分析讨论、朗诵课程相关内容等课堂活动。师生在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以人为镜,才能够审视自我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听课、评课丰富了我的教学方法,拓宽了教学思路,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忙。(《党史》、《概论》课程团队常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