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厚汝薄汝当思量
近读《晏子春秋》,其中齐景公与晏子之间的一段对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看到晏子乘坐破旧车子、用劣马拉车入朝的情景,齐景公惊讶地问道:“先生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如此破旧不堪的车子呢?”晏子回答说:“倚仗国君的恩赐,我得以保全父、母及妻三族的衣食,还能周济国内的游士,使他们得以生存。国家给我的俸禄很多啊,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车马可用,我已经很满足了。”
利之所在,容易使人忘乎所以,然而晏子对名利的取舍却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如何看待名利、追求什么样的名利,能够检验出一个人的品格。客观上讲,名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奋斗的回报,但若是过分追求名利,甚至痴迷于名利,就会给自己套上名利的“缰锁”,成为名利的奴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既是他对自身经历的概括总结,也是对后辈的希望与教诲。
淡泊,是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明悟的思想境界。儒家倡导的“安于贫而乐于道”,就包含着朴素的淡泊思想。孔子爱徒颜回,家境贫寒却乐于学礼习道,在贫困中修身养性,没有一丝忧惧之心。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诸葛亮提倡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启示人们不仅要做到不贪图名利、不贪享安乐,还应怀有远大抱负和理想。
《后汉书·张衡传》里讲,“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意思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道德和知识的崇尚应当超过对名和利的追逐。唐代诗人杜牧写道“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白居易更直言“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这些诗句极言追名逐利之害。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上时,曾告诫自己淡泊名利,并写下“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这样的诗句,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启示。
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关口,其中,名利关是最难过的关口之一。对待名利的不同态度,影响着人生本色、格局意志、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许多品格高尚的人淡泊名利、心怀“大我”,树起了光辉的人格形象。钱学森曾对有人写信称他是“导弹之父”“航天之父”深感不安,他回信说,这么称呼是不科学的,导弹航天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他个人仅是沧海一粟。晚年,他又把两笔科研奖金全部捐给国家。钱老说:“我姓钱,但不爱钱。”杨善洲退休不退责,回乡后带领乡亲们建成面积5.6万亩的林场,且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一个个淡泊名利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淡泊绝非消极,旨在明志致远。如果没有崇高的目标和志向作底色,“淡泊”于人生、于社会也就失去了意义。对党员干部而言,应当自觉看重事业、看淡名利,舍“小我”为“大我”,不断追求共产党员这个光辉之“名”、实现人民利益这个崇高之“利”,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名利之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10月22日,作者:李朝德)
·评论·
广安观潮 |信一辈子 守一辈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乐兵
烈火焚身仍岿然不动的邱少云,“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李白,刑场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恽代英……近日,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正如火如荼举行,一个个感染人、教育人的红色故事,再次将大家带回到过往的峥嵘岁月中,接受一场革命精神的洗礼。革命先烈这种舍生忘死精神从何而来,正是来自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像革命先烈一样,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信守理想信念,首先要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是入党之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是一辈子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行动自觉。面对生死抉择,方志敏大义凛然:“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引诱,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杨匏安宁死不屈:“死可以,变节不行!”“太行新愚公”李保国坚信“是共产党员,我就要为党负责”,35年扎根太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将一片忠诚铺撒天地间,始终不改对党的赤胆忠心。“信”方能“守”,“守”源自“信”。每一名党员都应在重温革命历史、学习英烈模范事迹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以“信”促“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
信守理想信念,要从党史中延续红色血脉。红色血脉是我们党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由一个又一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党的“产床”上海石库门、播下中国革命火种的南湖红船、诞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井冈山八角楼、革命圣地延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誓把河山重安排的红旗渠;以及朱德挑粮的扁担和箩筐、贺页朵的入党誓词、红军用过的识别带、焦裕禄种下的泡桐……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凝结着艰苦卓绝的牺牲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每一名党员都要从这些“红色地标”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长燃理想信念之火,锚定精神坐标,传承革命火种,赓续红色血脉,增强奋发奋进之力,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信守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陈乔年立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三名女红军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乡,让群众认识到“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人民樵夫”廖俊波“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当代愚公”黄大发“我们修水渠用了36年,都是为了老百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正因为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每一位党员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编辑:融媒体工作室 引子
资料提供:纪检监察室
策划编辑: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