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我参与创建和弘扬这一精神纪事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浅谈“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我参与创建和弘扬这一精神纪事

敬百年征程,祝世纪青春。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迈进新时代;

传播伟大精神谱系,踏上新征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述“伟大建党精神”。他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两弹一星”精神在党的精神谱系中具有独有特点。

央视《新闻联播》六月中旬“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栏目中讲述“两弹一星英雄群体”的英雄事迹,“两弹一星”先进群体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看了这一报道,作为参与创建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一员,我激动万分,核试验场区的情景,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两弹”,一个是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还有一个是导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两弹一星”工程是我国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实施,以研制试验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战略工程。那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正百废待举,面对来自国际社会“核讹诈、核威胁”的严峻形势以及各方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做出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时强调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主席还指出:“原子弹你有了,我有了,可能谁也不用,这样战争就打不起来,和平也就更有把握。”

一、参与核试验基地工作,亲历伟大历史。

新中国领袖一声召唤,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著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归国途中被驻日美军关进监狱,在祖国人民和世界科学界的声援下,才恢复自由;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在英国留学10年,获得两个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英国取得教授资格的中国人。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有理由。”1950年,邓稼先用不足两年时间获得了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的第9天就登上了回国的邮轮,抱着“将来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学成一定回来”的初心,回到祖国,投身中国核事业;1955年10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钱学森从美国回到祖国,1956年2月,按照周总理要求,钱学森起草了发展我国导弹事业的意见书;中国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程开甲教授从英国爱丁堡大学学成归来,从1960年开始便隐姓埋名,扎根在天山深处核试验基地的“干打垒”平房中,一干就是二十年。他说:“如果我不回来,绝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幸福,因为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着。”

1962年10月30日,时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罗瑞卿向中央呈送《关于成立专门委员会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的报告》,明确提出力争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目标。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11月17日,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的15人专门委员会(简称中央专委),成员包括7名副总理、7名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从中央专委成立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之前的这段时间内,中央专委共召开了9次会议,讨论解决了100多个重大问题。围绕第一颗原子弹的攻关项目,国家26个部委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900多家工厂、院校、科研单位,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就在中国原子弹即将问世之际,帝国主义国家有人发出了摧毁中国的核设施的赤裸裸的核威胁。针对这种尖锐复杂的形势,1964年9月2日,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了关于原子弹爆炸早响和晚响的两个方案。毛主席果断指出: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了。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102米铁塔上爆炸成功。爆前一切准备工作全部就序时,数万人撤出核试验场区,经过试验指挥部审批,共留下5058人参加执行爆时爆后任务,我有幸是其中一员,亲历了我国首次核试验的火球和蘑菇云。时过五十七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接近试验“零时”,我们在距爆心60公里的山岗后面,听着广播报时,既兴奋又紧张。“起爆!”,闪光一过,大家不顾一切地往山头上猛跑猛跳,一声剧烈的轰呜,惊天动地,同时震憾了远处的群山,由于山峰高低远近不一,轰呜回声一个接一个传来。同时,沉睡了千万年的大戈壁上,腾起一条五彩缤纷的巨龙,翻转滾动着盘旋而上,形成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越往上升靠我们越近,全场一片欢腾!不久,广播里传来周总理代表党中央、毛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圆满完成任务的参试人员表示祝贺,全场又一次热烈欢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欢呼声犹如狂涛巨浪,传向远方。随后,全体参试人员按各自承担的任务迅速乘车奔赴工作站点开展爆后工作。

核试验场区在1964年前的几年建设工作中,在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的指挥下,数万工程兵修筑公路、修建主控站、存放各种测试议器及拟人动物的各类工事、各类电缆沟槽,工程量浩大;运输兵任务也很繁重,所有工程、生活物资由全国各地转运场区,无法计量;气象兵各气象分站常年在场区收集气象资料,从吐鲁番到核试验场的兵站接待工作更加繁忙,接待工作日夜不停等等。零时前,即核弹起爆前,由指挥部多次组织联通联试,所有科研仪器都处于工作状态,所有效应物都摆设到位,拟人动物进入工事、进入飞机、军舰、坦克、炮位、汽车、火车头等,通过演练找问题并随时解决,工作量很大;仪器要保养,动物要喂养等等,工作十分繁杂,非常辛苦。

核试验场区就是实战核战场,风险又多又大,导弹试验阵地也是高风险地区,安全性要求特别严。因此,周恩来总理做出十六字指示:“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我们核试验场区每个人对总理的指示都时刻铭记在心,都能自觉地严格执行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核爆后取样回收工作十分重要,紧张忙碌,除地面、地下各种仪器测量数据,各种效应物、拟人动物破坏伤害情况要迅速准确取得外,空中取样更是紧张。爆炸响声一过,蘑菇云升起时,距暴心20公里的炮兵立即跃出掩蔽工事奔到炮位,按照事先练就的程序和动作,一面急速发射,一面抬高炮口,一时间阵地上好不热闹,似乎是为首次核试验成功放鞭炮。抬头一看,蘑菇云快到头顶高空时,最后几发炮弹是把加农炮当成高射炮了。同时,飞机穿蘑菇云取样开始,以机长郭洪礼为首的机组,在7000米高空先后连穿3次烟云,飞行员在云中受照射伦琴数与预估设计数相符。接着由直升机搜索炮伞落点,找到目标就标注在地图上。炮伞本应由防化兵收取,但炮兵同志为用上防毒面具穿着防尘衣鞋苦练了3个月,为了使用这个过硬本领,经指挥部批准,迅速收回了80%的炮伞。技术人员将飞机取样器和炮伞取样设备装入110公斤的铅罐,用军用专机,由基地研究所人员押运这批绝密样品至北京南苑机场,交给国家原子能研究所,他们利用多种方法和先进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反复分析,得出了核试验最关键的测试结果,在有关协作会议上,郑重宣布了我国首次核试验的威力为2.2万吨TNT当量。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春雷般的巨响撼动整个世界,近60年过去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尽,千里戈壁也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但精神犹在。此时,不由得怀念为研制核武器而怀揣梦想、使命、责任、荣誉,呕心沥血的无数专家、战友,更对运筹帷幄的共和国领袖们超人的政治胆识和大无畏的气概而无限敬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周总理感慨地说:“我们能不能自力更生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这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都是有人怀疑的。但是,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现在是应该扫清一切自卑感的时候了。”

二、奋斗者决不会在成绩面前止步

1965年1月,毛主席又明确提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广大科研工作者们再次踏上征程。其实,早在1960年底,核武器研究所在全力研制原子弹时,钱三强就在原子能研究所组织黄祖洽、于敏等30多名年轻科技人员开始了氢弹的理论研究。1963年,在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完成后,两支理论设计队伍会合在核武器研究所,迅速投入氢弹研制工作。

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美国国防部部长麦克纳马拉曾狂妄地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还有的西方记者说中国是“有弹没枪”。但是,他们又一次低估了中华民族的能力。他们绝没有想到,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导弹东风一号就已经发射成功,当时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4年6月,仅仅时隔四年,我国又有了自己的中近程弹道导弹。1966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决定进行两弹结合试验,从内蒙巴丹吉林沙漠发射,弹着区设在新疆罗布泊。周总理反复强调,一切工作都要百***地保证没有问题才行。毛主席、周总理委派聂荣臻元帅前往内蒙和新疆两个基地现场主持这次试验。导弹发射前,试验空域飞机停飞,兰新铁路停运,汽车、行人都停行,在两弹飞行路线下方,一万多名居民临时疏散到安全地区,以防万一。1966年10月27日9时,“东风二号”核导弹(导弹运载原子弹)点火升空。9分14秒后,核弹头在距发射场894公里之外的罗布泊弹着区靶心上空569米的高度爆炸成功。28日,聂荣臻元帅从酒泉导弹基地飞到马兰核基地,慰问马兰官兵,我有幸站在元帅身边聆听他的指示。

“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原子弹成了武器)。这一年,我国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现在称火箭军。此后,我国的战略核导弹,从中近程发展到远程,从液体燃料发展到固体燃料,从陆上发展到水下,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隐蔽机动发射。相继研制成功多种型号、不同射程的战略导弹武器系统,并陆续装备军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轰六飞机投弹),当时天空宛如出现两个太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茫茫太空响起了“东方红”乐曲。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2021年,我国已有8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300多次航天发射,已有包括“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海洋系列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实践系列卫星”等型号,“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科学技术试验”四大系列在轨运行的200多颗卫星。

“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是国之重器,是保卫和平的盾牌。伟大的事业,必然产生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事业凝铸起一种崇高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也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两弹一星’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变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他又说“两弹一星”的宏伟事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历史不会忘记: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多次发文给予开采、冶炼原料,制造、试验的几十万工人、解放军官兵,全国核试验效应人员政治、医疗和生活上的关怀。

人民不会忘记: 他们诠释的“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不懈奋斗。

三、“两弹一星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1961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力量,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大批专家和科技骨干、工人、解放军官兵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从全国各地迅速奔向核武器研制和试验场区第一线。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把自己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为国争光的壮丽事业。“两弹一星”的研制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祖国。许多人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钱三强说:“中国人民已经解放,尊严和骨气再也不是埋在地层深处的矿物了。”当组织上决定让王淦昌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时,王淦昌斩钉截铁地说:“我愿以身许国。”从此,他成为攻关队伍中的一名技术带头人。钱三强同参加研究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的王承书谈话时问:“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这位从海外归来的女科学家坚定地回答:“我愿意!”著名科学家郭永怀,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原子弹研制的秘密工程。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在北京西郊机场失事而牺牲。在那无情的烈火中,他抱着皮包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保护了那个装有核武器资料的皮包。正在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周光召、吕敏、何祚庥等20多名中国专家,得知苏联撤走专家的消息,立即奋笔请缨,他们表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科学家,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写到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个基地流传的“夫妻树”的故事:首次核试验时,工程兵科研三所副所长王茹芝和丈夫张相麟(装甲兵研究院科研人员),分别受命前往。他们严格遵守“上不告父母,下不示妻儿”的保密规定,各自隐情出发。当两人在戈壁滩的一棵老榆树下等车时偶然相遇,才知道彼此是为了同一项任务而来。时任现场试验总指挥的张爱萍将军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称赞他们是祖国的好儿女,并将这一棵树命名为“夫妻树”,以激励、教育后人。

在30多年的核试验历程中,马兰核试验基地先后参加罗布泊核试验的15万官兵们,在工作任务繁重,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45次各种核试验,是真正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无名英雄。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两弹一星”的研制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1959年前后,数以十万计的工程兵、铁道兵部队和建筑工人队伍从四面八方开进甘肃、新疆还有青海基地等,形成继解放大西北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开始了导弹、原子弹研制试验基地和工业企业建设的巨大工程。一批批从炮火硝烟中冲杀过来的中国军人,带着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走向工厂、矿山,走进科研院所,走向戈壁沙漠,踏上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的新征途。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是张蕴钰,这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将军面对新的光荣使命,激动地说:“上几代的爱国者大多捐躯,处于当代的我们能为祖国的现代化效力该是多么幸福呀,有此际遇何志不酬呢?”

我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制,最初得到过苏联的技术援助。可是,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要撤回在华工作的全部专家。短短1个多月时间,1300多名专家撤走了,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半途停顿,一些厂矿停工停产,一些正在建设的工程被迫下马。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动摇奋发图强的壮志和雄心,站立起来的中华民族直挺着不屈的脊梁,艰难而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以钱三强为所长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在那几年先后为“两弹一星”事业自主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900多人。

核基地工兵团5000多名工程兵日夜拼搏,盛夏,地表温度达50多摄氏度,他们坚持作业;严冬,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他们照常施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他们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全部154项特种工程。执行安全防护保障任务的防化兵,头戴防毒面具,身穿胶质防护衣,全副武装在戈壁滩上坚持天天训练,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为了严防无关人员误入试验禁区,保证群众的绝对安全,基地的7名警卫战士沿着罗布泊最荒凉的地带徒步巡逻了4000多公里,在半年中每人穿烂了7双鞋。我记得当时《解放军报》报道的主标题叫“八千里路云和月”。基地气象总站的场区“阳平里气象” 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气象站”。我国大气层核试验,气象预测十分重要,场区设有多个气象分站,常年进行测量,积累资料。核爆后,要求高空必须是西风,风速也要快,使随蘑菇云升空的放射性尘埃经我国黄河流域及日本上空,到太平洋降落。

“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畏强梁,任凭天公多变幻,哪怕风暴沙石扬,头顶烈日,明月作营帐,饥餐沙砾饭,笑谈渴饮苦水浆……”核试验总指挥张爱萍将军亲自创作的这首歌词,是当时艰苦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参试部队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三)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

核试验是由党政军民参与的厐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制和试验“两弹一星”的过程中,经过全国有关部门、地区、科研机构、院校和广大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军指战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中国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核试验基地研究所核测试队伍在程开甲、董寿莘等专家的率领下,各研究室同军内外有关单位密切协作,在短短两年内就研制出1000多台/套核试验控制、测试、取样的仪器设备,取得了从无到有的开创性突破,建立了力学、光学、核测量、放射化学、核电磁脉冲等基本测试手段,为首次核试验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今天依然封存在仓库中的几十麻袋计算草稿,是邓稼先率领的理论设计队伍艰苦攻关的记录。当年他们最先进的运算工具,就是两架每秒300次“乌拉尔”计算机,许多数据还要靠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是古老的算盘来计算。就是靠这些近乎原始的工具,他们夜以继日,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1964年春,托举原子弹的百米铁塔在罗布泊拔地而起,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一时间,试验大军云集,帐篷连营,参试人员来自国家机关各部委、科研院所、高校、解放军各军兵种和科研院所等共26个单位。根据周恩来总理“一次实验,多方收效”的指示,成立了10个效应大队(由各军兵种和军队部分科研院所高校、地方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组成)。建成了包括指挥机关、效应大队、保障部队等的实验系统,迅速开展工作。

效应物品种繁多,包括部队的全部装备及地方从火车头直至种子、禾苗等;效应物品围绕爆心在地面或在地下依次展开,如战机按近、中、远距离摆放,应该有人操纵的武器装备和地方装备,由动物拟人代替;检验核爆后受光辐射、冲击波、放射性沾染等伤害程度等。效应单位的33000多吨器材、物资从祖国四面八方运往场区,基地协同铁路系统共动用火车皮1116节、基地调用汽车1270辆。

10万平方公里的场区,到处是用戈壁石建起的书写着毛主席 “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和周总理的有关指示以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标语的口号墙。

马兰基地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你在试验场区或马兰生活区的路边,可隨时伸手拦车,包括张爱萍将军的车,只要有空位,就可将你捎到你要去的站点。夏天,大戈壁热浪翻滚,气温达40多度,地表温度可将鸡蛋闷熟,西瓜是稀罕之物,但首长张爱萍舍不得吃,送给装甲兵效应大队,接着转赠10多个单位,最后转到了场区医院,下了命令才收下。一次我应邀到话剧队做客,看到晾着的军用毛巾都成半条,且较旧,问明原因,知道他(她)们在场区演出时看到工兵团战士们的军用毛巾又黑又旧,大家商量将新发的毛巾集中起来送给场区战友,自己省着用。这种令人感动、互助友爱的故事在核试验场区非常多,基地《春雷》报上每期都有报道。

基地“雷春文工团”1964年1月在北京组建,8月即进入场区,活跃在场区各任务区,他们歌、舞、乐、话剧、曲艺一应俱全,他们和基地各部、所、团、站的宣传队,分别为场区指挥机关、10个效应大队、和基地工程部队,汽车部队,防化部队、通信各站,气象各站,场区机场,场区医院,各哨所,各兵站巡回慰问演出。文工团员中有一位年轻的“老战士”艺兵——10岁走上抗美援朝战场,在朝鲜学得一身正宗的朝鲜舞。她领舞《三千里江山》,描写了一群朝鲜姑娘冒着敌机轰炸扫谢给志愿军送弹药的故事,姑娘们长裙飞舞,英气潇洒。我看她们演出那天,试验场区的天公风沙助兴,平添战场氛围,演出获得观众们很高赞誉。文工团战士们的歌声、舞姿,激荡过多少优秀儿女为祖国核试验事业而忘我奋斗。

场区虽然工作任务艰巨,生活十分艰苦,但政治氛围浓厚,人人激情滿怀,意气风发,干劲十足,使命感、责任感满满,大西北这片神秘的十万平方公里荒原似乎成了整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缩影。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到每一名公民,都需要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以行稳致远。特别是,我们需要经得起考验、催人奋进又历久弥新的伟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总书记强调的“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丰富和拓宽了党的精神谱系的实质内涵。这些红色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让**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要树立厚重的历史感,抚今思昔,方知时局之变;鉴往知来,更觉天地之新。有了历史感,就有深邃的见地和深刻的思动的壮歌。我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创建者之一和弘扬者,必会遵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为“两弹一星”精神不断注入新的内涵,让其发扬光大。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和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仅以此文向党百年华诞献上一份薄礼

黄挺 2021.7.18

后续数语:

我是1963年由军校调马兰核试验基地,1980年调国防科技大学。在马兰工作18年,参加过多次核试验,那里是我献出青春的地方!深埋于岁月深处的那段历史,凝眉静思,总有许多的事件与场景浮现在眼前,随时撷取都是值得记述的故事,有许多鲜活的场景和一连串的画面,在我内心永久的珍藏着,隨时打开都会让自己激动不已……

1996年核试验解秘后,总想写一点东西,但未如愿,这次适逢建党百年大庆,提笔写了这篇短文。“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是个大题目,十分丰富,“两弹一星”是举全国之力,是全国一盘棋的大工程,是国之重器,国之盾牌,除直接参加工作的人员外,间接参加做贡献的人几乎是全国党政军民学全民参与,其包含的内容很多,很难写周全,只是将与两弹一星精神有关的部分内容写一写。我受这种精神洗礼,感受了灵魂触动,凝聚了奋进力量。看到各级首长身先士卒,攻关克难,官兵一致,为国尽忠,是榜样,是力量,他们每人都是一面旗帜,也都是一部厚重的书;有了在核试验场区锤炼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工作、生活中还怕什么困难?能够做好的事,就努力争取做好。

退休以后,重点是学习保健养生,同时注意关心国内外时事,我体会到,了解一些时政信息对健康大有裨益。另外就是做一些想做并能做的事情,如2013年得知马兰老战友徐有仁夫妇留下的脑残长子,由其二子扶养时,2014年4月(时年78岁),我带着国家有关核试验人员残疾子女的两个文件,到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与民政局长协商,给孩子办了住进养老院的有关手续,战友们知道后,交口称赞: “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一件大好事”;原国防科大王焕宇教员患有不明疾病,经校领导机关同意,我带他到北京诊断明确后,按病退待遇。我退休后两次到玉田县看望他,哈军工老校友聚会知道后,戏称我为编外政委。应战友约请,我给举办书法展览的战友写祝词;为女战友入伍50周年纪念相册撰写贺词;参加集体活动后写感怀;参加会议写发言稿等等。更让我难忘和感谢的是,2008年,我因不慎摔伤左膝盖,去武警医院住院因外伤需单位开证明,住院消息传开后,有58位同志到医院看望,此时我已退休10年,感动不已;退休后,多年被评为优秀党员,特别是2011年建党90周年时,全院所有党支部将我评为优秀党员,并报送为上一级党组织的优秀党员,发了证书,还得了一樽水晶奖杯。2021年建党100周年,被评为优秀党员,我十分珍惜建党90周年、100周年得到的这份荣誉,当然,我深知离优秀党员标准还有很大距离。我思想上、工作上的一些进步,追根溯源,应都得益于“两弹一星”精神的激励与鼓舞,我要更进一歩继承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END

提供:黄挺编辑:王鹏

长按识别关注

扫描二维码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西专科院校-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西警官职业学院-浅谈“两弹一星”精神内涵——我参与创建和弘扬这一精神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