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文史系在行政楼410室举办了情有“读”钟——赵介平老师朗读艺术沙龙活动,赵介平老师就朗读与20多位文史系老师进行了交流。赵介平老师从他1981年在中央普通话进修班真正结缘朗读谈起,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回顾了他在阅读教学和朗读事业方面孜孜不倦的追求,鼓励青年教师要感恩学校,要抓住机遇,要从遇见的专家和行家身上学技问道,这些都是我们人生成长的基石和阶梯。
关于朗读,赵老师再次强调了三点。一是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注意与小学密切结合,要掌握朗读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用普通话”体现着国家的语言政策,“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总要求;培养朗读能力是有层次的,逐步提高的——低年级主要是“学习”,中年级主要是要坚持实践,即“用”普通话进行朗读,高年级就要“能”,即具备朗读能力。“有感情”则既包括对作品原文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也包括朗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前者强调要读出作品的感情,后者强调要读出朗读者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二是朗读就是把文字符号的视觉语言转换为声音符号的听觉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体系,语音有了,语言才是全语言。三是朗读要借助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形成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有声语流,有效表达对文字作品和朗读者的理解感受。朗读是有技巧可教可学的,当然,更高的层次是技巧有循,技巧无痕,所谓诵到极致是说话。赵老师还以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为例,进行了现场朗读示范指导,引发了老师们强烈的共鸣。
与会的老师一一回忆了与赵老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相处的日子,言语之间充满了感激,称赞赵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努力,特别是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打造朗读团队的过往种种,让老师们记忆犹新,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
王宪文老师在发言时强调,赵老师四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朗读教学和朗读事业,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标杆,青年教师要以赵老师为榜样,不仅要教学好,还要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品位,把赵老师身上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文史系
摄影|文史系
图文编辑 |康庄
政 审| 刘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