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
创作背景
《苏菲的世界》(挪威语:Sofies verden,英语:Sophie s World)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首次于1991年以挪威语出版。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Alberto Knox)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1990年,苏菲(Sophie Amudsen)是一位14岁的挪威女孩,她与她的妈妈和一群宠物一起居住。而她的父亲是一位油轮的船长,经常一离开家就是好几年,这一角色从未出现在情节中。
故事开始时苏菲过著平凡的生活,直至有天她在邮箱中收到两封来历不明的信写着:“你是谁?世界从何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苏菲不久后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中记载着一部分与哲学和哲学史相关的内容。她开始学习哲学史,由浅入深的课程也定期寄到家中的信箱。像这样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
作品简介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 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伯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伯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伯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推荐理由
哲学这个词,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在书中,作者主要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的神秘人的对话为线索,用由浅入深的方式介绍了西方哲学。它既是一本长篇小说,也是一本经典的哲学入门书。通过阅读本书,能够拉近我们与哲学这门学科的距离,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有助于提升个人对于世界和人生的科学认识。
金句整理
1.有一天你可能突然会发现,你可能会突然停下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眼光来看自己,就在你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你会想:我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存在,我是一个神秘的生物。
2.告诉我你住哪里,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谁。(人都是处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3.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4.意识是什么?它难道不是宇宙的一个大谜题吗?
5.人的自由是一种诅咒。我们并没有要求被创造成自由的个体,自由使我们注定一生中要不断地做选择。世上没有我们必须遵守的永恒价值和规范,这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加有意义。因为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全责。(萨特)
6.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也可能只是我们的心灵虚构的产物而已。(伯克莱)
7.宇宙要么就是一直都存在着,要么就是突然无中生有。(相比这两种说法,我更想相信宇宙是由上帝创造的)
8.我们就像是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提词人低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
9.以前,世界的中心是地球。但天文学家告诉人们,宇宙根本没有绝对的中心,因此,每一个人都是中心。
10.我们不只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活一次。
11.我们真的是血肉之躯的人类吗?我们的世界是由真实的事物组成的吗?或者我们只收到心灵的包围?
12.“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13.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14.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15.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16.但我们生命中的意义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创造,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生命。
17.在整部哲学史中,哲学家们一直想要探索人的本性。但萨特相信,人并没有一种不变的“本性”。因此,追求广泛的生命的“意识”是没有用的。换句话说,我们是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我们就像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提词人低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
18.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动。例如我们的野心和愚妄。但如果我们体认到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我们会很清楚地领悟到每一件事都有关联,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体的。最后的目标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的事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19.佛洛依德宣称,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都充满了这类潜意识的机转。我们时常会忘记某个人的名字,在说话时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动房间里随意放置的物品。我们也时常结结巴巴或看似无辜地说错话,写错字。但佛洛依德指出,这些举动事实上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是意外的或无心的。这些错误事实上可能正泄露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20.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
21.“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22.有人说艺术家有一种“创造宇宙的想象力”。当他内心充满艺术的狂喜时,他可以跨越梦境与现实的藩篱。年轻的艺术天才诺瓦里思曾经说过:“人生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为现实。”
23.在道德的抉择上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不能把错误归咎于“人性”或“人的软弱”等等。我们可以发现时常有成年男子做出种种令人厌恶的行为,却把这样的行为归咎于“男人天生的坏毛病”。可是世上没有“男人天生的坏毛病”这种东西,那只是我们用来避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借口罢了。
24.“迷信”,多么奇怪的一个名词。如果你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这就叫“信仰”,但如果你相信占星术或十三号星期五不吉利,就是迷信!谁有权利说别人相信的东西就是“迷信”呢?
25.“所以当你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你自己的利益——你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
26.没有人天生该对谁好 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
27.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我不希望你成为这些人当中之一。我将尽我所能,让你熟悉你在历史上的根。这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仅是一只赤身露体的猿猴)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避免在虚空中漂浮的唯一方式。
关注我们
供稿:综合办
排版:赵润璞
发文:董斌龙
投稿地址:
18041889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