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网络诈骗盛行的时代,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被骗的经历,尤其是身为学生的我们,正是犯罪分子眼中的最佳“猎物”。一个接一个的套路,让我们防不胜防,不禁感叹一声:走过最多的路,是你的套路!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诈骗套路和防范方法,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
巧识诈骗套路
电话、短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冒充“客服人员”,以大学生“购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需退款”等为由,一步一步诱导大学生进入圈套,从而被骗。
防骗提示:
当收到此类电话短信时,请各位同学不要轻信,务必登录官方平台核实,不盲目按照对方提示操作;凡是被要求通过贷款平台贷款的,立即挂断电话。
网络兼职诈骗
网络兼职常常利用大学生赚快钱的心理,设置入门门槛较低、收入可观的工作岗位,如刷单、打字员等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一旦有人送上门,就以需要押金为由骗取大学生的钱财。
防骗提示:
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假冒亲友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冒充亲友,编造谎言,向你求助。
在盗号诈骗中,用得最多的套路就是找人“借钱”和“代转账”。
防骗提示:
当收到此类消息时,请各位同学不要轻信。先要尝试通过电话、视频或线下方式联系亲友核实情况,不要直接转账。
同时,大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点可疑链接、不随意扫二维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
冒充学校公职人员诈骗
部分骗子会冒充“老师”或“学校”给同学们打电话或发短信,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缴纳生活费、校方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家长们还会收到各类涉及孩子在校情况的短信,比如打生活费、体检结果、核对家庭信息等。
防骗提示:
接到此类电话时,不能盲目回复,可以先找班主任、辅导员求证核实。要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密,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银行卡密码、微信帐号密码、以及支付宝密码等敏感信息。
当前社会,网络发达,信息发达,环境复杂,网络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我们要谨记“四要四不要六一律”原则,甄别好各种信息,有效防范防范网络诈骗。
“四要”:
1.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
2.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
3.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4.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四不要”:
1.不要连接陌生WIFI;
2.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
3.不要将支付密码与账号登录密码设为同一个;
4.不要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等“四大件”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
“六一律”:
1.接到陌生人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挂掉;
2.只要谈到“中奖了”的,一律挂掉;
3.只要谈到“电话转接某某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一律挂掉;
4.只要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
5.所有短信,凡是让点击链接的、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一律删掉;
6.微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如果是熟人、朋友发来的,必须先电话核实。
*注: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习近平寄语人民教师
2021年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集体核酸检测
新媒体纳新|不要标题,只要你!
图文|胡金杨
排版|胡金杨
审核|校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