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预防秋冬季
传染病核心知识//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大,各种秋冬季传染病也进入到高发季节。学校本着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及新冠肺炎、肺结核、水痘等秋冬季传染病的联防联控、多病同防的原则,为进一步筑牢织密学校疫情防控的防护体系,确保同学们健康,确保校园平安,现将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核心知识介绍给你们,请查收。
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全年均可发生,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常造成学校等集体机构的爆发疫情。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该病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寒冷季节呈现高发,一般为10月至次年4月;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传播,此外日常生活接触也可引起该病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此外,也可见发热、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重点:1.早发现、早隔离是防控关键;一旦出现症状,立刻就诊,并及时向所属学院或部门报告。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提倡喝开水,生吃瓜果要洗净,把住“病从口入关”。
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或接触途经传播。
识别要点:发热,可高达39-40℃,与普通感冒不同,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明显,但流涕、喷嚏等症状轻;血象检查: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预防重点: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等多项措施并重,接种流感疫苗:每年9月-11月接种;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至少2次,每次 15分钟以上,最经济有效;流行季节避免去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3
// 结核病
结核病结核病(tuberulosis)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全身慢性传染病 。人体各器官除毛发、牙齿、指甲外均可发生结核,但以肺结核最常见,对人类危害也最大。
流行病学传染源:痰中排菌的肺结核病人,某些哺乳动物;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或摄入污染的牛奶而感染;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识别要点:低热持续2周以上,多数起病缓慢,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消廋、食欲减退,女性月经不调;胸部X线: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痰菌阳性为确诊肺结核 “金指标”。
治疗原则:严格遵守不间断规律服药6-8个月以上,切不可随意中途停药;患者享受国家免费检查和治疗的政策。
预防重点:早发现、早治愈肺结核是预防关键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筛查;居室、教室常开门窗通风换气 ;湿地扫地,避免扬尘,不随地吐痰。
4
// 水痘
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也可传染。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识别要点:初期似“感冒”,约1-2天后出疹,皮疹主要分布颜面和躯干,初为红皮疹,迅速为清亮、泪滴状小水疱疹,然后干缩结痂, 痂皮脱落;由于水痘皮疹分批出现,故各期皮疹同时出现为本病特征 。
防治重点:早期发现、隔离、治疗患者是预防关键,应避免接触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预防接种: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常开门窗通风换气;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
5
//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mumps)俗称“痄腮”,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染。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识别要点:初期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先发生在一侧,1-7天后另一侧亦肿大,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 ;少数病人可合并睾丸炎等,可影响生育能力。
防治要点:隔离、治疗;早期用抗病毒治疗;接种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风腮三联疫苗;室内通风换气 ;尽可能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6
// 麻疹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
识别要点:早期似“感冒”,发热, 2-3天后在口腔内两颊出现小白点,周围有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第4天发疹,从耳后开始遍及全身,直达手足心,疹退后留下色素沉着及脱屑。
防治重点:及时发现病人、做好隔离和治疗是防控关键;免疫接种:接种麻疹疫苗;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流行季节应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上所,或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常晒被褥、衣服等。
7
// 风疹
风疹(rubella, German measles)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识别要点: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出现淡红色细点状皮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或微痒,躯干皮疹多,手掌足底无疹为本病特征;皮疹多在2~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
防治重点:隔离、治疗是预防关键,早期可抗病毒治疗;免疫接种:接种风疹疫苗;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流行季节应减少聚会。
综合预防措施
除“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外,其余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常见的综合预防措施归纳如下:
01、做好健康监测
1.同学们应做好自我健康状况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按照我校《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应尽早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史。就诊过程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不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回校后立即洗手并更换衣物。
2.有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的身体不适人员,或14天内具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近期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不要去公共场所,就医时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02、关于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建议,医务人员、学生、老年人等相关人群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同时提示广大师生,流感疫苗仅对流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面对可能出现的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双流行”挑战,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有效防控,按照相关部署和要求,遵照“知情同意、自愿自费接种”原则,开展流感疫苗接种。
03、科学佩戴口罩
秋冬季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效的措施。特别重点提示以下情况应佩戴口罩:
1.教室内要佩戴口罩,教师授课及学生参加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不戴口罩。
2.前往人群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应佩戴口罩。
3.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员及其接触人员居家或外出时,应佩戴口罩。
4.家中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对象,应佩戴口罩。
5.需与他人密切接触而又无法确定风险时,应佩戴口罩。
6.如需到医院就诊必须戴好口罩。
04、保持适当距离
教室内上课时,学生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课间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始终佩戴好口罩,打水或去卫生间要继续佩戴好口罩,保持 1 米以上距离排队等候,如厕后及时冲水、及时洗手。
05、卫生清洁消毒
进入图书馆或教室前做好手部清洁消毒,可用自备的消毒湿巾清洁课桌椅。每天2—3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气温适宜时,可以全天开窗;天气较冷、室内外温差较大时请注意保暖。做好室内卫生,对地面进行湿式打扫。
06 、个人防护事项
秋冬季节应尽量减少出行和不必要的探访,应减少或避免风险未知的聚会聚餐活动,除注意减少走访和差旅外,也要做好宿舍内及家庭内部防控,如护理前洗手、外出回家后立即洗手消毒、就餐用公筷、共用区域适度消毒、身体不适及早就医等,降低宿舍及家庭内传播风险。备足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纸巾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防控技能:七步洗手法、科学佩戴口罩、口罩丢弃的方法等;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学。生活用品专人专用;确保充足的睡眠、均衡的膳食,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07、合理膳食营养
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合理膳食,增加营养。人体内的七大营养物质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和无机盐。而要想达到合理膳食,就力争满足每一天所摄入的食物中这七种营养物质的种类齐全,其摄入量以及比例符合人类营养要求。
08、及时就医隔离
如发现有发热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如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病的蔓延。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小 结
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人们往往在不经意时患上传染病。如果大学生对传染病毫无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不但易于患上传染病,而且很容易引发学校传染病传播或暴发流行。让我们学会识别和应对传染病,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加强多病共防的意识,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021年11月16日
图文来源/ 校医院
本期编辑/赵博颖
审校编辑/王闯朱皓璇
监制/新闻中心 骆妍 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