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11月15日至12月30日,科技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天津工人报、学习强国客户端、中国日报微博、天津发布微博、津云、“津门教育”公众号等媒体对廉洁文化作品展、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天工大“科学实验站”助力“双减”、天工温暖助力冬奥、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天津首批参赛博士后项目签约等进行了报道,现将相关媒体报道汇总如下,以飨读者。
核酸检测入校服务
2021年12月30日,天津日报第5版以图片新闻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图片新闻
姜宝成 通讯员 刘孜勤 摄
了解到学生寒假返乡核酸检测需求后,近日,天津工业大学请来属地第三方权威核酸检测机构入校服务,尽可能降低学生出入学校带来的防疫安全风险。
本报记者姜宝成通讯员刘孜勤摄
天寒地冻,12月的“热门”谣言也该凉了
2021年12月30日,科技日报第8版以《天寒地冻,12月的“热门”谣言也该凉了》为题对我校进行了相关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天寒地冻,12月的“热门”谣言也该凉了
视觉中国供图
◎本报记者陈曦
岁末年终,“闹腾”了一年的谣言依然没有消停。这个月热点事件频出,各种谣言也跟着“蹭热度”:吃草莓会得出血热;河南多地惊现“白光”,是UFO(不明飞行物)造访地球;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携带感冒病毒基因;口罩熔喷布层数越多,防护效果越好……
最近寒潮一波接一波,这些12月冒出来的“热门”谣言也该凉了。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
真相: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鼠传人
今年入冬以来,陕西省西安市各大医院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每年10月开始,陕西关中地区就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这里也是全国出血热的高发地区。就在最近,“吃草莓会得出血热”的消息传遍了朋友圈,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那么,草莓到底是无辜“躺枪”还是罪魁祸首呢?
“吃草莓和患出血热,二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天津泰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一旻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又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是出血热的高发地区,鼠类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王一旻解释,感染该病毒的鼠类的血、唾液、尿、粪便中均含有病毒,且具有传染性。“当人们被感染了汉坦病毒的鼠类咬伤,或是接触被感染病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就有可能感染上汉坦病毒,但这种病毒并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他说。
“其实不只是草莓,任何食物如果沾上了带有病毒的鼠类的排泄物,且未经消毒就被人吃掉的话,就可能使人患上出血热,这和食物种类无关。”王一旻说。
最后,王一旻提醒,出血热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汉坦病毒对乙醚、氯仿等敏感,不耐热、不耐酸,对紫外线、酒精和碘酒等消毒剂敏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做好防鼠灭鼠、对外购食品进行有效的清洁,就能有效预防出血热。
河南多地惊现“白光”,UFO造访地球?
真相:系太空岩石闯入地球大气层
前不久,河南省多地夜间出现“白光”,点亮了整个夜空。虽然整个过程只持续了短短5秒,但还是有不少人目睹了这一奇观。于是,网上出现“河南多地惊现‘白光’是UFO造访地球”的传言。
“我看过记录下来的影像,觉得这就是一次火流星事件。”天津市天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阎为国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火流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即较大的太空岩石碎块在高速闯入地球大气层时出现的发光现象,其特点就是会发出比较强的光,有时还会伴有爆炸声。岩石碎块在与大气层摩擦时会燃烧,小的碎块会燃烧殆尽,而大块的碎石落到地上就是陨石。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消息,出现“白光”的当晚,一颗小行星在中国河南省上空发生爆炸,这颗直径大约在0.5米至1米之间的小行星,从河南驻马店一带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坠落,在河南省泌阳县东南马谷田镇上空38.4千米处发生了爆炸。这颗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飞行速度达到了19.7千米/秒,超过了全球任何一款导弹和火箭的速度。
“在火星和木星中间有很多小行星,由于某种原因,有的小行星会脱离原有轨道,被地球吸引,继而撞向地球。”阎为国表示,一般来说,国际上有专门监测这种小行星动态的部门,一般会在小行星撞向地球前发出预警。不过,这次偶发的火流星事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监测机构都没有预测到。
奥密克戎携带感冒病毒基因?
真相:两种病毒不可能融合
12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来自南非的最新疫情数据表明,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感染风险有所上升。同时,他也表示,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导致的疾病症状比另一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轻。近来奥密克戎的“异军突起”,也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猜测。其中,“奥密克戎携带感冒病毒基因”的说法流传甚广。
“奥密克戎突变株是新冠病毒的一个新的突变株,和之前出现的阿尔法、德尔塔类似,都是由于新冠病毒在人群中大量传播后发生突变而产生的。”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纯琪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于今年11月9日在南非被首次发现,该变异毒株之所以受到了广泛关注,是因为其刺突蛋白带有多达32个突变位点,这可能导致病毒发生免疫逃逸,进而更容易感染人体。
陈纯琪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主要是在病毒的外壳蛋白发生了变异,而病毒的外壳蛋白就是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地方。“虽然病毒发生了变异,但和其他的突变株一样,该病毒所携带的基因仍是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而普通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虽说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但这两类病毒感染人体的机制不同、病毒复制的过程、基因组的结构也不同,所以不会融合在一起。”她说。
口罩熔喷布层数越多,防护效果越好?
真相:选对口罩,一层就能达到防护效果
德尔塔余威不减,奥密克戎又来势汹汹。面对传播力越来越强的新冠病毒,有不少商家开始售卖“加厚口罩”“多层熔喷布口罩”,号称多层熔喷布口罩防护力更强。还有人外出时会佩戴多个口罩,觉得这样防护效果更好。
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选择正确的熔喷布口罩,一层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但如果选了不合适的口罩,再多层、再厚也可能没有防护效果。”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教授钱晓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口罩能起到防护作用,最核心的就是依靠熔喷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熔喷布技术得到了极大提高,合适的熔喷布一层就可以抵挡新冠病毒。
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由超细纤维组成。医用防护口罩用的熔喷布纤维直径更细,可以达到1到4微米,形成的熔喷布孔洞也非常纤细,使新冠病毒无法通过。
“有些口罩,比如医用外科口罩、防雾霾口罩等,即使内部含有熔喷布,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不同,对新冠病毒的防护能力也有限;而单纯的棉布和纱布口罩,无论有多少层,都不会增加对新冠病毒的防护效果。”钱晓明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或者佩戴口罩的时候,不应把关注点放在口罩厚度或层数上,而应关注购买口罩的防护类别。若为了抵挡新冠病毒,就该购买医用防护口罩或N95口罩。
佩戴多个不合适的口罩,不仅不能预防病毒,反而可能会给自己添病。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明确指出,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会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钱晓明最后提醒,想要提高口罩的防护效能,除了需关注口罩的防护质量之外,合理佩戴也十分重要。正确的佩戴方式应该是,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若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潮湿,就需及时更换;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在医院等环境中使用过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不要内外反戴口罩。
两个故乡 两份牵挂
2021年12月28日,今晚报第5版以《两个故乡 两份牵挂》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两个故乡 两份牵挂
本市高校陆续迎来寒假,外地大学生纷纷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会为家人准备什么礼物和惊喜呢?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大三学生、云南临沧白族姑娘赵晟利用课余时间专门录制视频,准备带给家乡的父老,为他们介绍自己的第二故乡——天津。
自从到天津求学,赵晟就有了两个家乡,两份牵挂。她希望把家乡的美丽和发展变化介绍给更多人知道,让大家了解美丽的云南、美丽的天津。
放假回家前,她用手机拍摄下津城的美景,记录下自己的校园生活。她还计划在寒假期间,走进云南的民族村寨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并把这些非遗项目带回天津进行推广,重塑它们的艺术人文价值,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民族瑰宝。她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天津和云南的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图为赵晟在学校为同学介绍家乡的非遗工艺品。
本报记者张立摄
廉洁文化作品展
2021年12月27日,今晚报第2版以《学党史 颂廉洁 传家风》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学党史 颂廉洁 传家风
连日来,天津工业大学清廉校园建设暨“学党史颂廉洁传家风”廉洁文化作品展在该校举行。展览汇集了全校师生138件书法、绘画、摄影等相关主题作品,丰富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营造了尚廉戒贪、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
本报记者张立摄
2021年12月20日,天津教育报A2版以图片新闻形式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连日来,天津工业大学清廉学校建设暨“学党史.颂廉洁传家风”廉洁文化作品展在该校举行。展览汇集了全校师生138件书法、绘画、摄影、漫画等相关主题作品,丰富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营造了尚廉贪耻、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图为12月15日,师生在进行参观学习。
刘东岳 摄
学生筛查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2021年12月22日,天津日报第10版以《学生筛查抑郁症你了解多少?》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学生筛查抑郁症你了解多少?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姜凝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谷岳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通过冥想训练、“相见欢”“镜中人”等互动游戏,有效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
教育部日前对全国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眼下各高校考试周相继到来,特别是本月底研究生考试将至,常有大学生表示“觉得自己备考期间压力特别大,头发一把把掉,都快抑郁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究竟怎样?什么原因诱发抑郁?对于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老师、家长、心理专家有何看法?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走访。
抑郁症筛查怎么筛?如何保护学生隐私?
“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相当于把抑郁症防治关口前移,有利于推进青少年抑郁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吴捷建议,筛查前应先对筛查工作具体实施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伦理培训,对测量要求、结果解读等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以确保筛查工作科学、有效、合规;同时,筛查前要做好知识普及和传播,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而非一味劝退,消除以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为耻或对之讳莫如深等错误认知;此外,须配套相关措施,切实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比如体检报告只允许事先规定的有权限人员查阅和使用、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使用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等,以免让学生患抑郁症的情况公开化、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现在有些家长对抑郁症不理解或不清楚,有的家长抗拒心很强,即使在孩子生病求助情况下也拒绝让孩子参与检查;有的家长疑惑很多,甚至在孩子确诊后还抱怨孩子为什么得这种病,这也容易让孩子病症加重。”吴捷说,随着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应该引起更多重视和关注,但要把政策制定的良好初衷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保障与促进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需家长、学校、政府、医院等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给予学生更多心理关注,共同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大学生
“心事”不容忽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年人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其“心事”值得各界关注。
“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要之举。”兼任天津医大总医院临床心理科专家、医大二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的天津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富强教授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增多,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抑郁症尤为突出,目前我国抑郁症的现状是就诊率低、患者逐渐年轻化。“抑郁症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人格因素、沟通不畅等不良家庭环境、缺乏关注和情感温暖等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就业、升学、人际关系、恋爱等外部压力等,都容易导致大学生抑郁。青少年抑郁症若不及时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不仅会引起学业不良和社会性功能损害,还会引起难以挽回的后果。”在毛富强看来,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便于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估,能尽早发现青少年学生可能患有的抑郁症苗头,并及时提供心理辅导、科学治疗等,减少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意义重大。
“医学实践表明,抑郁症越早发现、越早防治,效果越好,大部分患者可重归正常生活。所以对待抑郁症应该像对待感冒一样,主动找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不要自己乱吃药。”毛富强说,冬季是抑郁症高发时期,预防患抑郁症,除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外,家长也要注意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氛围,避免将自身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增加其安全感,倾听并接纳孩子在社交方面的困扰、引导其与他人融洽相处,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教其有效调节情绪。
“还应通过更多宣传和科普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毛富强说,医大除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还会通过心理相关课程教育,普及科学知识;通过组织内观疗法体验培训、医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学生互助团体活动、个体与小组咨询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控技能,以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健康。他提醒,若确诊抑郁症,患者要主动到专业医院求治,因为有些中重度抑郁症仅靠调节情绪无法痊愈,须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调整,才能帮助患者走出阴影、拥抱阳光。
老师
不给患者贴“标签”
“不少人以为患上抑郁症是意志力薄弱的体现,导致许多抑郁症患者难以消除病耻感、不安于看病治疗,这源于人们对抑郁症缺乏了解,以及对患者痛苦程度的错误认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教师潘元青解释说,“让一位抑郁症患者和亲近之人坦白自己精神方面的问题,并不比坦白羞于启齿的痔疮问题容易。如果你向一位不了解抑郁症的人坦白自己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方很可能会给你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所以为避免抑郁症带来的社会污名化问题,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选择伪装自己的生活,或直接远离社会。”
“不同于抑郁情绪,抑郁症不仅包含情绪沮丧消沉,还有丧失兴趣、疲倦、失眠等症状,需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评估诊断,不能对学生群体或个体进行非专业的简单标签化。”潘元青表示,抑郁症并非罪过,预防教育是降低社会对抑郁症污名化防治的重点工作。医疗卫生保健提供者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与决策系统工作者要善于挖掘抑郁倾向学生人群的心理特质,找到抑郁障碍认知教育的关键点和敏感指标,对不同层次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进行长期心理疏导和教育宣传;大众媒体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可引导全社会正视抑郁症是种疾病的事实;患者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在意识到自身生理、心理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确诊、接受治疗,共同改善对抑郁症的认识污名化现象。
“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抑郁症问题,近年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对青少年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控提出明确要求。”潘元青说,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提出,到2022年底要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今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保障管理,包括开设必修课、开展心理测评、健全预警网络、配备专职教师等,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多重保障;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强调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要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家庭
增强意识注意方法
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们普遍认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面对孩子的不良状态,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矫情、脆弱,导致孩子关闭与父母的沟通渠道;有些家长想帮助孩子改变,却因方法不当,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做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南开大学学生工作系统一直坚持的工作标准。家庭教育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家校共育可以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近10年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若使一个有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状况得到较妥善处理,除需学校学生工作、安全保卫有关部门、学院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室友等多方发力,还应加上家长的有机联动。家庭的作用是个关键因素,孩子出现抑郁,往往能从其成长经历中找到关键原因。”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高琪说。
高琪曾遇到几个案例,学生长期抑郁,十分痛苦,已尝试实施自残行为,联系家长时,孩子家长却表现出不相信、不理解、不配合的态度,“我们深入沟通了解后发现,这种反应往往并非家长不够爱孩子或不支持学校工作,有的父母是因不了解抑郁症;有的家长是因抑郁症病程长、易反复,加之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心理上无法承受或缺乏应对办法,才会有如此表现。经过沟通,引导家长意识到精神疾患与感冒等生理疾病一样是正常现象,而抑郁到自伤的孩子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本性又善良内向,所以才会出现‘一时卡住’的状况,家长要和学校一起,坚定信心,用爱作‘药方’,治疗及时、应对得当,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来。否定孩子痛苦或简单粗暴对待,会让孩子感觉不被接纳和包容,从而加重病情。”
“如果只做孩子的心理辅导,而不改善其所处环境,孩子会恢复较慢或存在复发隐患。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在开展抑郁症状同学的危机干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学会爱的表达,为孩子恢复营造良好环境。”高琪说,我们也为人父母,十分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都是父母大量心血,作为基层辅导员,我们要引导家长认识到:孩子不是在胡闹,而是真的痛苦到一定程度了,孩子本身还是上进、善良的,只是现在遇到学业不如意、人际交往障碍或失恋打击等,一时无法接受,才出现这种状况,若能得到家人的宽容和帮助,孩子是可以恢复过来、拥有美好未来的,学校想帮到孩子,也希望家长一起努力,“与家长达成不抛弃不放弃的共识、用正常眼光看待孩子、共同引导孩子重塑未来会光明而非无路可走的信心,是很重要的。”
“有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都是成功人士,孩子也会出现抑郁的情况。”高琪说,这种情况多因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在孩子身上投入、令孩子能感知到的关爱不够,关注更多的往往是成绩而非孩子本人,“这类孩子在学校与家庭双重高压、一元化考核指标的状况下成长起来,一旦学业遇挫,很容易全面否定自己,出现较严重的抑郁状态。若负面情绪未及时排解,加之父母不给予孩子理解和支持甚至责备孩子,就会加重孩子的抑郁症状,使其越发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感等,出现长期失眠乃至自伤行为。”
“这类孩子的父母常会表示:我们每天那么忙、那么累,还不是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条件,怎么孩子还这样……我们跟孩子父母沟通时会引导他们反思:父母的初衷是爱孩子的,只是爱孩子的方式到底让孩子感觉是爱还是压力?庆幸的是,不少父母意识到这点后幡然醒悟,表示愿意改变,和孩子共渡难关。”高琪说,做一个孩子的工作,牵涉到一个家庭的平安和幸福,要注重人文关怀,用爱的心态来对待。
高琪认为,“心”病还须“心”药医。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她的团队会引导孩子学会跟大人进行交流:“比起同龄人,长者或许能给予更有效的指导,所以遇到情况不要把自己闷起来,可以尝试跟你能信任、交往起来感觉很安心的长辈聊聊你的遭遇。”她也会引导家长提升与孩子的相处技巧:有的孩子跟家长说自己很痛苦,家长却认为“这不算事”,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难过没被看到或被否定,从而更痛苦,再遇到类似情况也就不会跟大人诉说了。这种情况,就要唤起父母的爱心,才能对孩子的改变有帮助。“2013年至今,我们不断巩固、完善这样的沟通和工作机制,帮助了多名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正常完成学业,避免了严重危机事件发生。”
“学生抑郁,追根溯源,要看其家庭和成长环境。”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专职教师郭佳认为: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庭不可缺席!
“一个对孩子好的成长环境,是父母要给予一定程度的无条件的爱,这样能让孩子心里踏实,觉得‘我是有价值、有人爱的’。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让其在潜意识里认为‘我只有做好了,才能活下去’,但人生总会有困难和挫折,当孩子发现怎样都做不到之前那样优秀时,便会一下子撑不住了。”郭佳呼吁,希望家长能及早认识、与孩子良好沟通,不要等孩子出现抑郁等严重情况才反思。
在郭佳看来,良好的沟通包括家长的宽容和尊重。“有的家长给孩子设置的期待太高、太主观,其实家长应尊重孩子本来的个性、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孩子只有按家长的期待才能过好人生。”还有的家长本身较情绪化,遇到问题歇斯底里,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不敢跟他们沟通交流的,“家长不妨学些心理健康知识,适当做些自我调节,让自己达到情绪健康、认知健康的状态。”
“家长也要增强防范抑郁症的意识。”郭佳说,可以细心观察孩子吃饭、睡觉是否正常?是否总是食欲不佳、休息不好?有没有对原先喜欢吃的、玩的都没兴趣了?这些征兆都要引起关注。家长还可以带孩子适当做些运动,有利于释放压力、锻炼心理品质、增强体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此外,若孩子的直系亲属有抑郁症的情况,也需学校和家庭其他成员多关注孩子情况。
高校
高度重视各有各招
天津工业大学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机制基础上,增加学生个体为第一环节,并将家庭和合作医院作为预防干预环节中的校外力量,形成校内5级、校外2级的“5+2”心理预防干预机制;不间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培训,尤其对心理委员、宿舍长(心护员)开展全员全覆盖培训,夯实预防干预机制各环节关键人员的专业基础;引进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平台,实现心理咨询、危机管理等各项工作电子化,大大提高工作规范度和时效性。
为帮学生有效缓解考前心理压力、以积极心态应考,天津理工大学近日举办“与压力共舞”考前解压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这是该校“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内容之一,通过完善五育融合、师生联动全覆盖的《幸福心理学》课程群,开展课内外一体化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不断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此外,该校根据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的要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7人,并建立了心理调节室和心理沙盘,基本具备了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筛查的硬件基础。
针对病耻感,师大每学期都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阶段性的心理讲座等多种宣讲和科普宣传,向同学们说明:抑郁跟感冒一样,超过90%的人都会经历抑郁情绪,但战胜抑郁后整个人也会变得更坚韧、更勇敢,经历这个困难如同给自己加了一身“盔甲”,以后的人生或许比别人更优秀……这些正向引导,鼓励学生们发现自己或同学不对劲就勇敢说出来。对于一些学生担心抑郁需吃药的问题,则可向其科普用药知识:只要遵医嘱、及时治疗并配合咨询,大多数人预后良好。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改变其面对事件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以防复发。此外,师大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除个体心理咨询,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蒙眼过河”等学生间互动活动的体验和感悟,获得知识,达到心理上的改变和成长。
作为我市首批建设立项的标准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天职师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长期开展大学生线上线下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情绪宣泄、箱庭游戏、音乐放松体验、心理素质训练、放松治疗、职业就业咨询、发展咨询及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与天津市安定医院签订校医合作协议,全方位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天津体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联合各二级教学单位举办观影、沙龙、绘画大赛、原创歌舞大赛等各类心理活动,创立天体“U”你训练营素拓品牌,以提高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心理健康活动参与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影响力。
天津城建大学通过心理情景剧、心运会、心理美文朗诵、学校自编的“心理放松操”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开设暖心的“心灵成长训练营”,实现从入学至毕业的心理育人工作闭环。
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
2021年12月20日,天津教育报A2版以《本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激励大学生成为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本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激励大学生成为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报讯(记者曲彤)日前,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揭晓,南开大学李佩慧、天津大学叶展鹏、天津师范大学季昊钰、天津科技大学闫闻哲、天津工业大学赵晟、天津中医药大学杜昆泽、天津外国语大学郭力娇、天津城建大学褚茜雅、天津职业大学邵婉露、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孟凡钧等10名同学获得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并获得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老同志何国模出席并讲话。
参加终审会的30名候选人中,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追光者”,有以己所学投身国防事业的科研新星,有在药物分析领域攻坚克难的中医药人,有用文字与镜头讲述家乡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故事的白族女生,有弘扬非遗文化、播撒红色火种的思政宣讲员,有深耕心理育人模式的准教育工作者,有携笔从戎、用迷彩点燃青春的巾帼豪杰,有在创新创业之路上奋勇前行的科技尖兵,有多次斩获国家级“互联网+”大赛奖项的青马人,有立志技能报国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他们是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青年,他们更是练就过硬本领、勇挑时代重任的有志青年。
何国模在赛后总结讲话中,对本次比赛及所有选手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希望选手和在座师生深学笃行,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处;为国筑梦,要将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知行合一,要将所学专业知识、技术与实践有机结合,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旨在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天津市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选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先进榜样,激励广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奋发向上、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1年12月20日,“津门教育”公众号以《专题 | 天津工业大学赵晟:不负韶华,筑梦远方 | 大学生年度人物》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专题 | 天津工业大学赵晟:不负韶华,筑梦远方 | 大学生年度人物
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揭晓,南开大学李佩慧、天津大学叶展鹏、天津师范大学季昊钰、天津科技大学闫闻哲、天津工业大学赵晟、天津中医药大学杜昆泽、天津外国语大学郭力娇、天津城建大学褚茜雅、天津职业大学邵婉露、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孟凡钧等10名同学获得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这10位同学为何能从我市数十万高校学子中脱颖而出?他们有何过人之处呢?从今天起,请大家和教育小津一起来看看吧↓↓↓
赵晟,女,白族,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本科生。
自入学以来,她先后担任人文学院英语1904班学习委员、英语2004班学生班主任,学校“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第十期学员、第十一期学生班主任,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和CATT1三级笔译,获评2020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候选人(天津高校共9位)、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获第26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4项、第十六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9项、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二等奖等校级奖励22项、主持天津市大创项目一项。同时,她也是荣获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和“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两大顶级英语演讲比赛天津市双冠军的首位本科生。
赵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发挥个人专长,积极参加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主持学校“民族团结月”活动,参与“唱支山歌给党听”微视频录制,担任团中央民族团结宣讲员(天津共2人)、天津电视台《同学去哪里》节目主持人;利用假期走进民族村寨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家乡脱贫攻坚胜果,音视频作品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选用播出,并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阅读总量达600000+。
2021年12月13日,“津门教育”公众号以《聚焦 | 津门学子的榜样!本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聚焦 | 津门学子的榜样!本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
日前,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揭晓,经过激烈的角逐,南开大学李佩慧、天津大学叶展鹏、天津师范大学季昊钰、天津科技大学闫闻哲、天津工业大学赵晟、天津中医药大学杜昆泽、天津外国语大学郭力娇、天津城建大学褚茜雅、天津职业大学邵婉露、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孟凡钧等10名同学获得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并获得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市教育两委寄语青年大学生,希望他们胸怀祖国、同心向党、志存高远,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参加终审会的30名候选人中,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追光者”,有以己所学投身国防事业的科研新星,有在药物分析领域攻坚克难的中医药人,有用文字与镜头讲述家乡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故事的白族女生,有弘扬非遗文化、播撒红色火种的思政宣讲员,有深耕心理育人模式的准教育工作者,有携笔从戎、用迷彩点燃青春的巾帼英雄,有在创新创业之路上奋勇前行的科技尖兵,有多次斩获国家级“互联网+”大赛奖项的青马人,有励志技能报国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他们是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青年,他们更是练就过硬本领、勇挑时代重任的有志青年。
原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何国模在赛后总结发言中,对本次比赛及所有选手的表现予以高度评价。他希望选手和在座师生深学笃行,要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处;为国筑梦,要将个人的理想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知行合一,要将所学专业知识、技术与实践有机结合,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天津市高等学校“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旨在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天津市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选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先进榜样,激发广大学生坚定信念,树立奋发向上、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天津博士后携项目“打擂” 叫好又叫座
2021年12月20日,今晚报第1版以《天津博士后携项目“打擂” 叫好又叫座》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表现亮眼
引发企业浓厚投资兴趣
天津博士后携项目“打擂” 叫好又叫座
昨天,在广东佛山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进入第二天,“最强大脑”摆擂过招,选手们或声情并茂,或慷慨激昂,向评委及观众推介项目亮点。天津参赛选手表现亮眼,引来现场掌声不断。
比赛间歇,记者对天津选手进行了随机采访,大家纷纷表达了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信心和决心,期待以此次大赛为契机,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发展合力,加速推动前沿领域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关键共性难题。
“我国年进口石油超5亿吨,对外依存度超70%。页岩油与致密油作为新兴非常规能源潜力巨大,但开发技术制约了其发展。”来自中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博士后裴宇昕研究团队的参赛项目是“非常规能源高效改造技术”,该技术有何“过人之处”,又能为破解行业难题带来哪些新思路?据介绍,压裂是非常规油气开采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大港油田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创新研发的“自支撑压裂技术”为国际首创,其技术原理为液态自支撑压裂液在压裂裂缝内形成高强度固相,实现全裂缝支撑,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
裴宇昕成长于石油家庭,学成后毅然返回家乡天津投身石油事业。据他介绍,近年来,大港油田制定了人才强企八大专项工程,重点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该油田人才开发中心以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加大新兴创新人才引进,裴宇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中心还通过“企业专家+高校专家”双导师带徒活动,双向提升博士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这次大赛给了我们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让我们的新技术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裴宇昕对于未来信心满怀。
擂台上群雄逐鹿,赛场下硕果开花。在本次大赛中,天津多个项目脱颖而出,引发企业浓厚投资兴趣。截至昨日下午,共有四个项目“相亲”成功,现场签约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常务副院长宋丽梅,这次带着“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来参赛。该技术通过三维成像和检测算法,实现机器自主一体操作加工,无需人工编程干预调整。“传统制造业中,自动化是比较常用的技术,但它有一个短板,一旦工件形状改变,必须人为停下生产线,重新编程再继续运行。我们解决的就是这个痛点,面对不同样品,能够自动作出反应,相当于将自动化升级到智能化,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和大脑。”宋丽梅介绍。
由于该项技术瞄准了装备制造生产中的痛点,市场应用前景可观,大赛期间,宋丽梅收到了不少各地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在大赛专门设置的技术交易区,广东佛山一家陶瓷企业找到她,表示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该企业在瓷砖生产质检环节中,需要雇用大量品控工作人员对产品严格把关,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亟待提升,急需一个新的技术解决方案降本增效。听了对方的需求,宋丽梅表示,自己的技术不仅可以找出破损的瑕疵品,还能够在产品外观、色差等方面实现实时检测。“我们约定,先把一批样品寄到天津进行测试,如果满足需求的话,再继续扩大合作力度。”宋丽梅表示,“这次大赛不仅给全国博士后一个交流的机会,也给我们的技术和市场搭台架桥,让我们的科研成果真正实现落地应用,反馈于民。”
本报记者李杨
2021年12月19日,津云客户端以《揭榜领题“结亲家” 天津首批参赛博士后项目签约》为题对我校进行了相关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揭榜领题“结亲家” 天津首批参赛博士后项目签约
12月18日,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比拼正酣。经过首日角逐,多个项目在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企业的青睐,正式签署意向合作协议。其中,天津“相亲”成功、达成合作意向的共有4家。
企业发布重大技术需求和难度,“张榜”求贤;选手竞技“揭榜”,迎接挑战。此次大赛发布的“榜单”难题都是各领域内的“卡脖子”问题,考验的不仅仅是参赛项目的创新型,更要考察能否实现成果的落地转化。
参赛选手、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常务副院长宋丽梅这次带着“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来参赛。该技术通过三维成像和检测算法,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装上“眼睛”和“大脑”,从而实现机器自主一体操作加工,而无需人工编程干预调整。
由于该项技术瞄准了装备制造生产中的痛点,市场应用前景可观,所以在大赛期间,宋丽梅收到了不少来自各地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在大赛专门设置的技术交易区,广东佛山一家陶瓷企业找到她,表示这项技术企业寻找了很久,特别感兴趣。长久以来,该企业在瓷砖的生产的质检环节中,需要雇佣大量工人来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查看,寻找瑕疵品。这就导致企业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视觉检测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宋丽梅听了对方的需求认为,自己的技术肯定能够帮上忙,不仅仅可以找出破损的瑕疵品,还能够在产品外观、色差等方面实现实时检测。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双方初步约定,先把一批样品寄到天津进行测试,如果能满足需求的话,再正式签订合同。
大赛首日,成功找到合作伙伴的还有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大赛,丹娜生物公开“张榜”提出了“基于恒温扩增体系的临床分子诊断POCT系统”的题目,希望找到实现核酸检测更加快速、准确、方便的技术。通过在比赛期间的考察,企业紧盯成绩突出的团队,一口气签下了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支优秀队伍的技术项目。丹娜生物董事长周泽奇说:这三只来自大学的队伍,技术过硬,实力相当,各有所长。所以企业决定全部签约。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谭硕团队此次参赛的项目正是“核酸即时检测技术”,能够实现核酸检测样本即时采集、即时检测、即出结果。她说,如果把技术停留在实验室内,直接转化的话各项成本较高,所以希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项目落地,把成本降下来,从而更好地服务抗疫工作。(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2021年12月19日,“天津人社”公众号以《博创“津”彩 | 揭榜领题“结亲家” 天津首批参赛博士后项目签约》为题对我校进行了相关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博创“津”彩 | 揭榜领题“结亲家” 天津首批参赛博士后项目签约
12月18日,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比拼正酣。经过首日角逐,多个项目在角逐中脱颖而出,获得企业的青睐,正式签署意向合作协议。其中,天津“相亲”成功、达成合作意向的共有4家。
企业发布重大技术需求和难度,“张榜”求贤;选手竞技“揭榜”,迎接挑战。此次大赛发布的“榜单”难题都是各领域内的“卡脖子”问题,考验的不仅仅是参赛项目的创新型,更要考察能否实现成果的落地转化。
参赛选手、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常务副院长宋丽梅这次带着“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来参赛。该技术通过三维成像和检测算法,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装上“眼睛”和“大脑”,从而实现机器自主一体操作加工,而无需人工编程干预调整。
由于该项技术瞄准了装备制造生产中的痛点,市场应用前景可观,所以在大赛期间,宋丽梅收到了不少来自各地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在大赛专门设置的技术交易区,广东佛山一家陶瓷企业找到她,表示这项技术企业寻找了很久,特别感兴趣。长久以来,该企业在瓷砖的生产的质检环节中,需要雇佣大量工人来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查看,寻找瑕疵品。这就导致企业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视觉检测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宋丽梅听了对方的需求认为,自己的技术肯定能够帮上忙,不仅仅可以找出破损的瑕疵品,还能够在产品外观、色差等方面实现实时检测。双方一拍即合,当即签署了意向合作协议。双方初步约定,先把一批样品寄到天津进行测试,如果能满足需求的话,再正式签订合同。
大赛首日,成功找到合作伙伴的还有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大赛,丹娜生物公开“张榜”提出了“基于恒温扩增体系的临床分子诊断POCT系统”的题目,希望找到实现核酸检测更加快速、准确、方便的技术。通过在比赛期间的考察,企业紧盯成绩突出的团队,一口气签下了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支优秀队伍的技术项目。丹娜生物董事长周泽奇说:这三只来自大学的队伍,技术过硬,实力相当,各有所长。所以企业决定全部签约。
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谭硕团队此次参赛的项目正是“核酸即时检测技术”,能够实现核酸检测样本即时采集、即时检测、即出结果。她说,如果把技术停留在实验室内,直接转化的话各项成本较高,所以希望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让项目落地,把成本降下来,从而更好地服务抗疫工作。(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天工大“科学实验站”助力“双减”
2021年12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天津发布”以《中学课堂里做起大学科学实验》为题对我校进行了相关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深学笃用天津行动#【中学课堂里做起大学科学实验】“最近有关航天的消息非常热门,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同学们想不想用3D打印机打印出自己心中的‘火箭’和‘空间站’?”昨天下午,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科学实验课“搬进”南开区实验学校,这是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该校签约共建课后服务共同体,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师生志愿者,通过开展“科学实验站”等方式,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让学生们在中学课堂里感受大学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播种科学梦想。
2021年12月18日,天津日报第5版以《“双减”工作重在落实 天工大“科学实验站”助力“双减” 中学课堂里做起大学科学实验》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双减”工作重在落实天工大“科学实验站”助力“双减”
中学课堂里做起大学科学实验
本报记者 姜凝
“最近有关航天的消息非常热门,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同学们想不想用3D打印机打印出自己心中的‘火箭’和‘空间站’?”昨天下午,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科学实验课“搬进”南开区实验学校,这是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该校签约共建课后服务共同体,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师生志愿者,通过开展“科学实验站”等方式,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让学生们在中学课堂里感受大学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播种科学梦想。
签约仪式后,天工大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及学生代表共8人分别走进南开区实验学校九年级的8个班,带领360余名学生动手实验、观看奇妙的实验变化、体验现代新技术,感受科技在日常生活、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看到空间站模型及通过3D打印逐步成型的火箭模型,学生眼睛都亮了。天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海辉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做了有关3D打印技术及材料的科普,并同学生互动,“你们长大后想不想去太空?”“我想登陆各种星球……”学生们积极回应。
“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3D打印技术已应用到医学和航天领域。”全程目睹了整个3D打印过程的九年六班学生李政霖说。
实验课上,同学们时而被大学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例子所吸引,认真思考着,时而动手操作,摆杯子、滴色素、观现象……忙得不亦乐乎。
“用粉末、水、色素和溶液,一会儿就做出果冻般的‘水精灵’,简直太神奇了!”“通过薄薄一层滤膜,就能将污水处理成可饮用的净水,真不可思议!”“原来真有能抗菌的纤维啊,回去要好好看看衣服标签……”实验课上,学生们连呼大开眼界。
“科学实验是让学生真实感受科技奥秘的有效途径,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动手操作会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启动科普助力‘双减’行动,让大学科研工作者走进中小学开展特色科学实验,普及科学知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从小培养科技自立自强信念,引导他们从关注知识积累转向能力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义平介绍说,今后还将通过共同体,在提供的课后服务中融入红色文化、阳光课堂、职业生涯启蒙等育人内容,将课后服务打造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
2021年12月18日,今晚报第1版以《博导硕导 中学开讲》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博导硕导 中学开讲
大学生与学生们一起感受“绿色生活——抗菌纤维”。
硕士生导师张青松与学生们一起制作“水精灵”。
硕士生导师刘海辉展示3D打印技术。
昨天,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大学生一起走进南开区实验学校“双减”课堂,开展“科学实验站”活动,通过现场演示,互动参与,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据悉,该科学实验课覆盖南开区实验学校全部初三年级,每个班配1名导师和1至2名学生助理,学生们可以动手参与实验、观看实验变化、体验现代新技术,感受科技在日常生活、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感受导师们严谨严格的科学精神。
本报记者李杨文张立摄
2021年12月17日,津云客户端以《“科学实验站”服务双减 博导硕导中学开讲》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科学实验站”服务双减 博导硕导中学开讲
为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进一步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12月17日,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心设计,选派优秀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大学生一起走进南开区实验学校,开展“科学实验站”双减活动,将科学实验带进双减课堂。
硕士生导师张青松与学生们一起制作“水精灵”。
导师们通过现场演示,互动参与,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播种科学梦想的种子。
博士生导师西鹏讲授“智能纤维与现代生活”。
硕士生导师刘海辉展示3D打印技术。
本次“科学实验”课覆盖南开区实验学校全部初三年级8个班363名学生,每个班配1名导师和1-2名学生助理,学生们可以参与动手实验、观看神奇的实验变化、体验现代新技术等,感受科技在日常生活、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感受导师们严谨严格的科学精神,在中学课堂里感受大学科学实验的盛宴。
大学生与中学生们一起感受“绿色生活——抗菌纤维”。
同时,大学生们与中学生一起分享“大学故事”,鼓励大家为未来美好的大学梦想而努力学习。(记者/张立)
2021年12月7日,学习强国客户端以《天津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走进鞍山道小学:“双减”进行时 课后服务亮点多》为题对我校进行了相关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天津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走进鞍山道小学:“双减”进行时 课后服务亮点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12月1日下午,天津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走进鞍山道小学,与学校携手搭建实践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组织育人、实践育人功能作用,助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图片来源:和平区融媒体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红色故事宣讲团成员,学生党员韩子恒以讲述党史故事、音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觉悟社背景、成员、经历等,寓教于乐,激发大家对于党史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讲述周恩来、邓颖超等英雄的事迹,用先辈的足迹,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跟党走,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红色印记。
宣讲团成员杜敬鑫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及优势,向大家展示一个个精细的医用电子设备,并逐个讲解其中的原理,同学们全神贯注,满怀期待地走进科学的神奇世界、领略科学的神奇魅力。小小的科学梦想,在这里起航,在同学们探求科学世界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粒种子。随后,郭越向大家展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措施、七步洗手法,宣传抗“疫”科普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
图片来源:和平区融媒体中心
本次课后服务的特别环节是手工康乃馨制作,志愿者向同学们讲解如何将折纸叠成花瓣的形状,并指导实践操作。活动在欢乐的笑声中接近尾声,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对志愿者们最好的回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自己亲手制作完成的康乃馨花束带回家送给父母,表达对家长的温馨祝福。
图片来源:和平区融媒体中心
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进一步丰富了“双减”政策后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手拉手的方式真正做到将政策落地升温、减负不减质,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了课后服务质量。(作者单位:和平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和平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马春霖 张瑜
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1年12月11日,天津日报第5版以《我市造血干细胞累计成功捐献293例 今年3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为题对我校进行了相关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我市造血干细胞累计成功捐献293例
今年3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
徐杨
本报讯(记者徐杨)昨天是中华骨髓库重启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这条爱的“红色生命线”让上万名血液病患者重获新生。记者昨日从市红十字会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已有37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总人数创我市历史新高。自2002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我市志愿捐献者已突破10万人份,累计成功捐献293例。
在中华骨髓库重启20周年之际,来自天津工业大学的小薛同学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位16岁的血液病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他也成为我市今年第37位生命接力者。我市自2002年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适龄志愿者伸出手臂为生命接力。29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有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有乐善好施的普通市民,还有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生、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和胸怀理想的高校学生。他们有着同一个名字“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他们用无私的爱心与奉献,为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天工温暖 助力冬奥
2021年12月7日,今晚报第5版以《“天工温暖”送给冬奥健儿》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天工温暖”送给冬奥健儿
由天津工业大学刘皓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组,负责为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加工轻薄、安全、稳定、可自动加热、控温的智能手套和面罩。经过两年多的不断优化,首批生产的200副手套、200个面罩即将完工,在经过保暖性检测试等环节后,将在本月分两批送到正在张家口冬奥训练场进行备战冲刺的中国健儿。接下来,团队会根据冬奥会组委会的动态需求,持续供应这一天工科技范儿十足的“保暖套装”。
本报记者张立摄
通讯员高泽宇文
2021年12月1日,CHINA DAILY以《High-tech gloves, masks to warm Olympic athletes》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High-tech gloves, masks to warm Olympic athletes
By YANG CHENG in Tianjin|China Daily
High-tech gloves and masks that can generate heat and control temperatures will be sent this month to Chinese athletes and coaches preparing for the Beijing 2022 Winter Olympics.
Researchers at Tiangong University's School of Textil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ianjin are speeding up production of 200 masks and 200 pairs of gloves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said Liu Hao,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and the head of a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working on clothes that will be able to combat the cold at the Winter Olympics in February.
Liu said they should arrive in Zhangjiakou, the co-host of the Games, next week.
Tiangong University has already provided 490 masks and 197 pairs of gloves made by researchers to the Chinese team.
Temperatures in Zhangjiakou fell to -30 C in January, and Liu drove with a team of experts to deliver the gloves and masks to the athletes on Jan 25 so they could test the products.
The masks and gloves to be delivered next week are the result of many tests and revisions since then.
Liu said they feature state-of-the-art technologies in heating components, along with flexible and wearable components and an intelligent temperature-control algorithm.
Sensors empowered by the algorithm collect body and outdoor temperatures and control the heating from 45 C to 65 C, he said, adding that is a major improvement on currently available products that require the wearer to set temperature controls manually.
"Inside the gloves, the circuits, serving as 'blood vessels' or 'nerves' and made of silver nanowire,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and some substances like high polymers, are made to be flexible to allow for natural movement, and are the key to transmit the temperature signals," he said.
The electronic signals are aided by tiny chips, and the heating materials and intelligent components are powered by lithium batteries.
Liu said the masks have two to four heating parts, while the gloves have one for each finger.
The components contribute 12.9 percent of the weight of the masks and 8.9 percent of the weight of each pair of gloves, and "will not hinder the movement of athletes", he said.
2021年12月1日,“中国日报”微博以《来自黑科技的温暖!#自加热手套面罩将送达冬奥训练场#》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来自黑科技的温暖!#自加热手套面罩将送达冬奥训练场#】由天津工业大学刘皓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组近期正在为2022北京冬奥会参会的中国运动员加工轻薄、安全、稳定、可自动加热、控温的智能手套和面罩。据了解,相关产品为“保暖面料+加热元件+锂电池”的组合,根据装备功能差异来内置不同数量的超轻物质制成的加热元件以确保运动需求,以算法科技支持以确保精准控温、以内置超轻纳米级芯片以确保装备可移动。200套面罩及200副手套将于12月初送达位于张家口的冬奥训练场,供运动员及教练员使用。(记者 杨成;摄影 高泽宇)
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2021年12月6日,天津工人报第2版以图片新闻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日前,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天津赛区赛暨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天津工业大学举办。图为参赛大学生在现场比拼。沈岳/摄
2021年12月1日,天津教育报A1版以图片新闻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11月27日,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天津赛区赛暨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天津工业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举行。本次比赛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分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意设计赛、水中机器人赛(水)、艺术机器人赛(陆)、空中机器人赛(空)四个组别。图为天津工业大学的参赛大学生进行赛前准备。
刘佳文 刘东岳 摄
2021年11月29日,天津日报第6版以图片新闻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图片新闻
姜宝成 摄影报道
图为天津工业大学参赛队赛前准备。
27日,由市教委主办的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天津赛区赛暨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决赛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17所高校的82支队伍以网络视频方式参赛。本届大赛主题为“智能服务创新未来”,分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意设计赛、水中机器人赛(水)、艺术机器人赛(陆)、空中机器人赛(空)四个组别。
本报记者姜宝成摄影报道
2021年11月29日,“天津教育”微博以《水陆空机器人 一决高下》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水陆空机器人 一决高下】11月27日,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天津赛区赛暨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天津工业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举行。本次比赛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分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意设计赛、水中机器人赛(水)、艺术机器人赛(陆)、空中机器人赛(空)四个组别。
2021年11月2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天津发布”以《水陆空机器人 一决高下》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水陆空机器人 一决高下】昨天,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天津赛区赛暨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天津工业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举行。本次比赛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分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意设计赛、水中机器人赛(水)、艺术机器人赛(陆)、空中机器人赛(空)四个组别。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2021年11月30日,天津日报第5版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市5所高校榜上有名》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市5所高校榜上有名
本报讯(记者 姜凝 张雯婧)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的公告》,公布了100个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我市5所高校作为典型入选,分别为:南开大学的“落好重点帮扶‘关键子’ 下好就业工作‘整盘棋’”、天津大学的“依托辅导员挂职锻炼项目 提升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就业引导能力”、天津工业大学的“构建四维云模式 精准高效稳就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引领方向 精准培养 为西部基层输送优质职教师资人才”、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构建‘333’就业格局 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南开大学在保证全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平稳的前提下,紧紧抓住重点学生群体,充分发挥“求职励行金”项目辐射力,以生涯指导驱动观念转变、以求职补贴激励就业动能、以多维助力提升职业能力、以榜样示范营造带动效应,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求职励行金”项目实施5年来,先后帮扶就业困难学生400余人,累计发放励行金66万余元。整体就业率超过95%,其中51.82%的毕业生赴重点行业领域就业,27.27%的毕业生赴中西部、基层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天津大学充分发挥辅导员桥梁纽带作用,让辅导员作为行业发展的“宣教员”、校企合作的“联络员”和人才需求的“调查员”,为做好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提供“第一手资料”,大力推进毕业生赴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就业。在辅导员们的引导下,学校一大批毕业生坚定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超过60%的毕业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就业。
天津工业大学积极主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以“互联网+就业”的新理念,构建四维“云就业”体系,为毕业生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该校依托“云平台”,打造“三全”就业工作格局;启动“云招聘”,奋力抢抓用好就业机遇;丰富“云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树立“云思维”,多元引导就业方向。该校2021届毕业生中,有近百名学生选择了基层项目,人数同比增加一倍。全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86%,居于天津市本科院校前列。
作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一直以来把担当融入血脉,以祖国需要为最高追求,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目标,构建了面向西部基层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体系。近10年,该校为西部输送了2590名职教师资,成为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2020届毕业生中,109名学生奔赴祖国的西部建功立业。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就业育人“三类保障”;就业—招生联动,各专业、行业、轨道交通企业、职业“四维联动”“三类模式”;重点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持续服务脱贫攻坚、创新服务“走出去”“三大战略”,为国家战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助力。近5年,学院毕业生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4%,专业对口率为79.3%。
2021年11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天津发布”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市5所高校榜上有名》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深学笃用天津行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市5所高校榜上有名】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的公告》,公布了100个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我市5所高校作为典型入选,分别为:南开大学的“落好重点帮扶‘关键子’ 下好就业工作‘整盘棋’”、天津大学的“依托辅导员挂职锻炼项目 提升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就业引导能力”、天津工业大学的“构建四维云模式 精准高效稳就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引领方向 精准培养 为西部基层输送优质职教师资人才”、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构建‘333’就业格局 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2021年11月30日,“天津教育”微博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市5所高校榜上有名》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发布 我市5所高校榜上有名】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名单的公告》,公布了100个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我市5所高校作为典型入选,分别为:南开大学的“落好重点帮扶‘关键子’ 下好就业工作‘整盘棋’”、天津大学的“依托辅导员挂职锻炼项目 提升国家战略关键领域就业引导能力”、天津工业大学的“构建四维云模式 精准高效稳就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引领方向 精准培养 为西部基层输送优质职教师资人才”、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构建‘333’就业格局 服务交通强国建设”。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表彰
2021年11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天津发布”以《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表彰 天津2名个人和2个集体获奖》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天津新闻#【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表彰 天津2名个人和2个集体获奖】近日,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的决定》,南开大学周其林教授和天津工业大学仲崇立教授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天津七一二轨道交通专业无线通信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和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集体,是国家授予专业技术人员的最高荣誉,旨在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专业精神,充分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和引导专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生动宣讲话变迁
2021年11月25日,“天津教育”微博以《生动宣讲话变迁》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生动宣讲话变迁】近日,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学院“朝化夕拾”宣讲团走进西青区精武镇智达里社区,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和大学生代表开展“讲天津故事,望今朝中国”学习宣讲活动。在老师陈芸的组织带领下,学生们讲述了天津的变迁和发展,内容详实、生动,加深了人们对天津城市历史文化和党史的了解。
2021年11月2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天津发布”以《生动宣讲话变迁》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各区风采#【生动宣讲话变迁】近日,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学院“朝化夕拾”宣讲团走进西青区精武镇智达里社区,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和大学生代表开展“讲天津故事,望今朝中国”学习宣讲活动。在老师陈芸的组织带领下,学生们讲述了天津的变迁和发展,内容详实、生动,加深了人们对天津城市历史文化和党史的了解。@天津西青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
2021年11月15日,“天津教育”微博以《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举办 实物制作组一等奖直接晋级国赛》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向上滑动阅览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举办 实物制作组一等奖直接晋级国赛】可智能巡检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仪、状如戒指的鼠标、可替代人工进行树苗种植的多功能植树机、海滩紧急救援机器人……11月13日,2021年天津市大学生TRIZ专项赛暨第六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决赛在天津工业大学开幕,来自全市15所高校共101支队伍的300余名学生同场竞技,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展示一个个创意十足又兼顾实用的作品。据了解,决赛作品分为实物制作组、创新设计组、生活创意组、工艺改进组、企业技术创新组及企业非技术创新组,其中大赛实物制作组的一等奖获得者将直接进入将于明年举办的全国竞赛。
· END ·
◆媒体天工丨我校李博副教授做客天津卫视《大家说理》栏目
◆媒体天工丨我校杨永利教授做客天津卫视《大家说理》栏目
◆2022年第一份天工日历,我们承包了!
天津工业大学
-TIANGONG UNIVERSITY-
封面 | 刘远征
排版 | 孟校枞
审核 |蒋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