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有这样一位老人,倾其一生,只做了一件事。
为有源头“天水”来,他用三十六年的时间,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的“生命渠”。
老人名叫黄大发,也被当地群众亲切的称为“当代愚公”。
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位于大山深处,过去这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贫穷的根子就是缺水。全村900多号人就靠一口老井打水喝,井水浑浊,难以入口。这里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粗硬难咽的苞谷沙饭是当地人常年的主食。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要想吃大米饭,大年三十才能有米汤喝。
1958年黄大发成为草王坝的大队长,为了实现吃上大米饭的梦想,23岁的他下决心要让村里的生活变个样。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
1962年,草王坝村的引水工程开始。要把山那边的螺蛳河水引过来首先要凿一条一百多米长的穿山隧洞,黄大发带领村民们用铁锤和钢钎,摸索着一点一点开凿。历经二百多天,隧洞打通了,但是由于水渠过于简陋,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但在村民们灰心失望的时候,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执念: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改变贫困现状。
在黄大发不折不挠的努力下,1992年,草王坝引水工程再次开工了。这一次建渠需要横跨三座大山和三处陡直的绝壁,在绝壁上面开凿要从悬崖顶上把人一点点往下放,然后悬在绝壁中间施工,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当时连请来的专业施工队都望而却步,但57岁的黄大发二话不说,把缆绳系在自己身上,让人拉着翻下了悬崖。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群众以黄大发的名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水渠修好后,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他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
2018年3月1日,83岁高龄的贵州“当代愚公”黄大发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在颁奖现场,主持人白岩松问黄大发:“您打算干到90岁还是100岁?”,黄大发铿锵有力地说:“活一天就干一天!”
一辈子,一条渠,一生求。
一渠动天下,感动贵州,感动中国。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汲清冷水,高风味有馀。
有人说他傻,可我想说的是,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底气、责任与情怀,这就是当代“愚公精神”!
甜酱精选
(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
—精彩视频—
2017毕业典礼|珠江版《成都》|肆月快闪
—大国工匠—
古法技艺|中联制造|两把刀|国家博物馆
—珠江视角—
拒绝诈骗|珠江新变化|跟着《人民的名义》学英语
—优秀专题—
请多指教|你,彷徨吗?|珠江一线牵|实习基地
—马季杯相声展演—
马季|“马季杯”新闻发布会|“马季杯”圆满结束|大学生
图文|刘祎平
排版|刘祎平
审核|校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