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本科培养
01
历史沿革
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之初即设生物学门。1922年,正式建生物学系,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应尚德教授任首任系主任。1978成立分子生物学研究所,1993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坚持“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又一次机遇。
如今的生命科学学院已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学科齐全、师资雄厚、英才辈出的发展态势,成为国家生命科学教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12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生物学在全国高校名列第八;2014年,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布发布自然指数(NatureIndex)科研机构和高校榜单,南开大学生命科学排名国内科研机构及高校第6位。
1922年 建立生物学系
1978年建立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1993年 成立生命科学学院
2000年生物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02
学科门类
国家级示范性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艾滋病研究中心
肿瘤生物学中心
公共实验平台
昆虫学研究所
生物学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
微生物学和动物学
国家重点学科
植物学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生物学天津市一级重点学科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
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生物学科拔尖学生
培养试验计划
(生物伯苓班)
学院本科专业每年有40%的学生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03
专业优势
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学科,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全球的TOP10十大科技进展,每年都有一半以上与生命医药领域相关。学院的多个专业涵盖了高端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应用和产业化、信息技术交叉学科等多种发展模式,在病原菌致病机理与进化、资源微生物与应用、动物系统学、昆虫学、植物激素与器官发育、植物资源与生理生态、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染色体生物学、干细胞与发育、结构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等学科方向优势和特色突出。
1、生物伯苓
专业特点:拔尖人才。 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伯苓班属于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年起实施),以小规模单独建班,每届招生20-30人,提供一流条件、配备一流师资,采取全新的培养方案,坚持小班制、导师制和动态制,加强国际交流和科研训练。
生物伯苓班学生培养方案采取模块化设置,设置“必修课模块”、“必选课模块”,在南开大学属首例,拓宽了学生选课空间和个人发展余地,保证学生在学期间能够充分参与科研训练和赴外交流,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理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奠定基础。
2、生物科学
专业特点:以理为主。学位:理学学士。
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与化学、医学等学科紧密相关,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起全方位作用。南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基础生物科学理科人才基地”,学生在学期间接受生物学科的各种基本理论的教学、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的训练。
培养的学生了解生物学科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研开发能力。在不同部门和领域从事生物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教学工作、科学管理及实际工作的能力,并有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潜力。
3、生物技术
专业特点:理工结合。学位:理学学士。
生命技术是多学科密切相关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利用生物反应,改造和提高产品来为社会服务,该专业人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和生物产业发展需求。南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并被教育部评为第一特色专业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培养的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生命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高级人才。
04
培养特色
在本科生中实行“学业导师制”,从一年级开始就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导师在学生的学业指导、科研创新乃至生涯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本科生的教育培养营造更好的环境和平台,是本科生培养阶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以学生为中心,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完善的奖助体系,设立国家奖助学金、周恩来政府奖学金、天津市奖学金、南开大学奖助学金等多种奖助学金,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生活动,“生命之美”学术论坛、科技文化节、系列体育赛事 、舞台合唱、元旦晚会、趣味运动会等,成为学生施展个性才华的舞台;践行“允公允能”精神,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学院与合作单位搭建社会实践和服务平台,每年组织相当数量的学生团队就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国家政策落实情况、专业发展、科技服务等开展实地实践调研,组织学生团体开展支教、灾难急救培训等志愿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学生团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学生个人或团队多次荣获创新创业奖励。
05
科研创新
创新训练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必须环节,近年来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科研、创业训练及科研训练项目,学生自主设计或承担课题,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创新实践氛围。
2016年以来,学生署名(前三作者)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并屡次在全国性科技竞赛中获奖。
2016年11月南开大学iGEM团队赴美国波士顿参加决赛,获金奖。
指导教师:宋存江教授、乔明强教师、全玉芬博士
2013级生物伯苓班:孟凡康、马欣宇、宋昕昊、刘霄
2014级生物伯苓班:董卓尔、赵香林、戴良提
06
毕业去向
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国家“十三五”发展计划把生物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学生就业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近年来,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继续深造为主,研究生以就业为主,就业单位有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外资、民营或三资企业,涉及医疗医药、生物化工、环保能源、检疫检测、教学科研、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学生以其宽广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欢迎。
生物伯苓班作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点班,毕业生去向以高比例继续深造著称。2013年至今,生物伯苓班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达95%,60%的毕业生赴境外高校或研究机构,35%的毕业生在内地高校或研究机构。赴境外深造的毕业生集中于美国、新加坡、香港、英国等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在分布上呈明显的聚集态势。
07
国际交流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致力于创新性生物科学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本科生在学期间的赴外交流是重要环节。近年来,生命科学学院积极拓展学生境外交流渠道,2017年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等签署本科生联合培养协议,涉及“2+2双学士学位项目”,即两年在南开大学学习并完成要求学分后,可申请后两年在国外合作院校学习,毕业后可获得国外大学学时学位,同时获得南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都柏林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伯明翰大学
学院与美国耶鲁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合作,每年选派并资助大量优秀本科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包括学期交换、暑期学习、科研训练、国际竞赛、学术会议等,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保障了困难家庭学生实现更高学业追求的理想。
近年来,学生赴外交流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2017年参加海外交流项目本科生分别为33人次、38人次、39人次,2016届-2018届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分别为33人次、39人次、45人次。
2014年起,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本科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简称iGEM),该赛事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性学术竞赛,每年超过200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近3000人,代表队于每年11月赴美国波士顿参加决赛。
南开大学代表队2015年获铜奖、2016年获金奖、2017年获金奖。
08
风采展示:2017届生物伯苓班
2017届生物伯苓班毕业生共21人,在学期间有22人次参加海外交流项目,毕业后11人选择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国际一流大学或研究所深造(1人因身体原因正在申请赴外学校);10人选择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所深造,继续深造率达100%。
张远
河南商水第一高级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英国牛津大学国王学院(交流:2015.08)
英国牛津大学(交流:2016.07-2017.01)
英国牛津大学(境外深造)
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赴牛津大学化学系接受科研训练并承担科研课题研究,承担实验室实习本科生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工作。
学生交流感悟:“此次交流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巨大进步与成就,也使我坚定了学业完成后归国工作的信念。”
韦怡冰
西安市铁一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2015.08-2015.09)
美国哈佛大学(交流:2016.09-2017.02)
美国波士顿大学(境外深造)
自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赴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科研训练并承担科研课题“伤害感受器在肺部抗菌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学生交流感悟:“亲身体验到了世界一流名校严谨治学的理念和活跃的科研氛围,同时也体会到了哈佛大学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对学术价值与个人价值的鼓励。”
敬秋雨
四川省金华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香港科技大学(交流:2016.12-2017.05)
香港科技大学(境外深造)
自 2016 年12月至2017 年5月赴香港科技大学Angela Wu教授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二代测序的方法检测重度败血症病人血液中游离的微生物DNA组成)。
学生交流感悟:“很多事情没有统一的答案,适合别人的方法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要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 考,敢于尝试并且注重细节,要以匠人的心态做实验,同时以一种艺术家的精神做科学。”
赵玮璇
河北省正定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交流:2016.07-2016.08)
北京大学(升学)
自 2016 年7月至2016 年8月赴英属哥伦比亚比亚大学进行“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及“重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
学生交流感悟:“增长了见识,领略了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口语水平,在国内学习英语的时候,开口太少。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让自己看见自己的成长,我觉得什么都值得了。”
张可嘉
天津市耀华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交流:2016.07-2016.08)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境外深造)
自 2016 年7月至2016 年8月赴英属哥伦比亚比亚大学进行“神经生理药剂学”和“神经精神病学” 课程学习。
学生交流感悟:“UBC之行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感受到了国外大学的研究氛围,更磨砺了自立自主的能力,拓宽了眼界和见识,最重要的是,它让我确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我以后的发展道路的选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霄
北京师大二中附中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日本北海道大学(交流:2014.10-2015.03)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竞赛:2016.10-2016.10)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境外深造)
自 2014 年10月至2015 年3月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应用分子昆虫学实验室交流学习。
学生交流感悟:“这次交流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强化了我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锻炼了独立自主性。最重要的是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舞台之广大,近距离了解了国外科研的状况,发现了自己与预期中的差距。”
宋昕昊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日本北海道大学(交流:2014.10-2015.03)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竞赛:2016.10-2016.10)
美国莱斯大学(境外深造)
自 2014 年10月至2015 年3月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家畜遗传繁殖学实验室交流学习。
学生交流感悟:“通过这次为期一学期的交流,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开拓了国际视野,更坚定了未来从事科研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孟凡康
河北省河间市第一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日本北海道大学(交流:2014.10-2015.03)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竞赛:2016.10-2016.10)
中国科学院大学(升学)
自 2014 年10月至2015 年3月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植物生理与生态学实验室交流学习。
学生交流感悟:“这次为期半年的国际交流,不仅仅让我在科研能力上有所突破,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视野,这也坚定了我从事科研事业的决心。”
马昕玮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耶鲁大学(交流:2016.07-2016.09)
美国宾尼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分校(出境深造)
自 2016 年7月至2016 年9月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遗传学系干细胞中心In-hyun Park实验室参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分子机制项目的研究。
学生交流感悟:"经过此次耶鲁之行,我体验到了世界一流大学对科研的严谨与热爱,认识到了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经验。"
杨君青
郑州外国语学校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香港中文大学(交流:2016.12-2017.05)
香港中文大学(出境深造)
自 2016 年12月至2017 年5月赴香港中文大学冯波教授实验室接受科研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的诱导重编程)。
学生交流感悟:“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不但学习了许多实验技能、对科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对香港的风土人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
张孟贤
安徽省安庆市浮山中学
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2013.09-2017.09)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交流:2016.07-2016.09)
清华大学(升学)
自 2016 年7月至2016 年9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立峰教授实验室参与X染色体失活的相关项目研究。
学生交流感悟:“人一定要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坚持着自己的工作事业;以前总是会习惯性地依赖他人,有什么麻烦的事情都希望有别人的帮忙指导,在一个陌生国度独自一人生活,我意识到靠自己也是可以的,通过这次历练,我第一次真正学会到了坚强与独立。”
南开生科欢迎你的加入!
来源: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
编辑:庞美
审校:吕雪艳 黄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