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近日联合国发布的关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和精神卫生问题的政策简报称,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表明,迫切需要在今后数月大幅度增加精神卫生服务投资,否则将会面对精神卫生问题明显加剧的风险。
特定人群特别易于产生与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的心理困扰。面对繁重工作、生死抉择和感染风险的一线卫生保健工作者首当其冲。疫情大流行期间,中国医护人员报告的抑郁症(50%)、焦虑症(45%)和失眠症(34%)的发病率很高,在加拿大,47%的卫生保健工作者报告需要心理支持。(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7月7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经警方查明,该事件起因为公交车驾驶员蓄意报复社会,把生活中遭遇挫折受到的情绪通过采用极端的方式去报复社会,给别人也带来了不幸,这起事故使心理健康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在合著的《变态心理学》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异常心理
人们的心理活动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但是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或人们在这变化中心理活动的某些环节发生了适应不良或其他的病变,就可能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变得异乎寻常,也就发生异常/变态心理现象。
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有心理异常的个体经过系统的治疗,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因此,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会永远并存。
维护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修养
提高心理素质
接受心理教育
学会心理调适
主动向人求助
社会发展迅速,随之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急剧增长,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凭借较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科学保持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
图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
版面编辑:陈锦雯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