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为适应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印发《关于开展胡格教育模式改革试验的通知》,学习德国在职业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先进经验,那么德国的胡格教育模式到底好在哪里?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哪些借鉴意义?经历过6年的实践发展,北京市相关试点专业又取得了哪些育人成果呢?
11月6日,《职教中国》播出第44集《引入国际职教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实践—德国篇》,邀请重磅嘉宾为您解读,同时老师、优秀毕业生、企业负责人等也从不同维度对胡格项目的落地情况进行了反馈,德国胡格模式的创始人托马斯·胡格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德中职教合作促进协会主席哈特穆特·马特斯也对项目进行了评价,欢迎关注收看!
本期嘉宾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所所长吉利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胡格项目负责人刘篪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胡格项目负责人张翔
精彩观点
1. 德国胡格教育模式的与众不同之处
胡格教育模式将非专业能力培养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和内容,并与专业能力培养高度融合,构建以培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培养独立、负责任、能够在团队条件下高效率解决问题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2.努力开展德国先进经验在北京本土化落地的有益尝试
由德国职业教育改革专家胡格先生领衔的职教专家团队,通过教学试验班的形式,尝试走出一条结合中国国情、代表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把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在中国落地实施,探索人文教育、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高度融合的课程和教学体系。
3.胡格教育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发生根本性变化
胡格教育模式要求重视的就是“隐性能力”,即非专业能力。各试验学校努力地适应这种变化,让学生全面提升沟通与展示、阅读与书面表达、人际关系与合作、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等非专业能力。
4.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胡格试验班的课堂上,不强求学习内容的多少,而强化学生充分的行动,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工作思维的训练,教师由过去关注教师的“教”逐渐更关注学生的“学”,由关注学生“学会”到更关注学生“会学”。
5.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把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品德和职业素养放到首要位置,考试内容也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来设计,考官也从企业而来,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培养目标。
编辑:宣传与网络信息管理处
来源:CE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