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璀璨明珠”熠熠生辉——石河子大学发挥优势服务边疆发展纪实

石河子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国改革报】“璀璨明珠”熠熠生辉——石河子大学发挥优势服务边疆发展纪实

石河子大学

距离石河子大学70周年校庆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

仅剩

10

石河子大学

今年是石河子大学建校70周年。70年来,这颗西部边疆冉冉升起的“明珠”,在服务边疆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8月1日,记者走进石河子大学。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石河子大学立足区位优势,辐射区域发展,不断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的产教合作平台。同时,把产教融合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提升服务层次,为实现高校和地方互惠共赢和共同发展不懈努力,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石河子大学

维稳戍边——支援医疗卫生事业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病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着眼于新疆高校“维稳戍边”的使命担当,积极贯彻“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宗旨,以支援南疆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为实践平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机统一与相互促进,全力支援南疆薄弱的医疗卫生事业。

王远志教授负责的“地方感染性疾病诊断技术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布鲁氏菌病早诊试剂盒,先后赴第三师四十二团、四十一团以及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古勒巴格村、玛纳斯县清水河乡为2000余名各族牧民进行布病免费筛查工作,开展多次《布病防控》现场讲座,免费发放《布鲁氏菌病》双语宣传手册。同时,通过夜校给农牧民讲解《布病防控》和《蚤的防控》,受益人群达1000余人次。

该实验室还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盘活多方资源,依托兵团医院、阿克苏第一师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附属、实习医院,以及对口支援高校北京大学有关团队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数据分析、远程会诊协同机制,为第三师五十团和五十一团、第二师三十六团以及玛纳斯县清水河乡近7万名各族群众开展健康体检及健康宣教活动。

石河子大学

联合攻关——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据悉,石河子大学有一支获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的团队。该团队以国家战略及区域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为导向,开展以新疆煤、硅、盐等优势资源化工利用为载体、以高效化工利用技术为核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研发。目前,团队成员共有16名,包括长江学者张金利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获得者代斌、“兵团杰青”获得者魏忠等本领域优秀学者。

自组建至今,团队成员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等82项,发表科研论文364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制备了控制释放肥料、农药、解盐防病促生菌剂,为新疆农业肥料、农药的减施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考虑环境因素和外加流股的水热网络同时优化方法,为新疆流程工业的过程优化提供了工具。

这些年来,团队注重校企合作推动共性、关键、前沿技术联合攻关,促进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有机衔接、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例如,解盐防病促生菌剂能显著提高棉花和加工番茄出苗率、苗期病害防效、产量、品质优良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已在新疆推广应用3万亩;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综合利用镁渣技术,已在青松伊犁哈密水泥厂2000t/d熟料生产线得到推广应用。

此外,团队所有科研资源对社会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社会提供服务2000余次。同时,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每年开展安全、环保科普活动,发表科普论文等。

石河子大学

援外培训——搭建对外开放平台

本着“关心、细心、耐心、爱心”的原则,石河子大学自2006年开始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截至目前,共顺利承接实施34期援外培训项目,来自13个国家的676名官员和学者参加了培训,培训领域涉及公共卫生、农业水利、高等教育管理等。

通过援外培训的举办和实施,石河子大学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增强培训学员对我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我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认同,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好人民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目前,援外培训已经成为新时代兵团和新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使学员对兵团和新疆有了更多了解与认识,切实推动了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援外培训项目还作为桥梁和平台,服务兵团和新疆的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促进产业对接与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切实推动贸易畅通和资本融通。研修班的举办也进一步提升了石河子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师生外语水平,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发展,扩大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实现了多方互利共赢的目的。

石河子大学

立足兵团—汇聚不竭发展动力

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和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遗传背景等原因,新疆居民的疾病谱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例如,子宫颈癌、食管癌、Ⅱ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地方性砷中毒、包虫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由于地处边远、经济欠发达、卫生医疗条件有限和高医疗成本等原因,疾病的病程长、预后差、致死率高。

针对西部地方高发性疾病,石河子大学通过举办中国西部生物医学国际论坛,聚集国内外肿瘤、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骨性疾病等相关领域知名专家、院士、973首席科学家等,交流医学新理论、诊疗新技术,讨论未来发展的热点、难点等问题。

自2013年至今,该论坛已成功举办6届,先后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CHGB)、巴基斯坦 AYUB大学医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美国俄勒冈健康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癌症理事会等国内外医学院校230余名专家、学者先后来学院考察、访问,开展学术、科研合作。论坛共签署各项合作协议11项,引进国外专家12人,分别作为长江学者、绿洲学者和特聘教授来校工作。同时,共同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项,交流论文360余篇,举办学术讲座180余人次,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

“只有立足兵团、服务兵团、融入兵团,扎根兵团大地办教育,石河子大学才有不竭的发展动力。”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夏文斌告诉记者,石河子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特殊使命的大学。建校70年来,石河子大学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立足兵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责,为祖国发展、边疆繁荣培养了数十万名优秀人才。

石河子大学

“璀璨明珠”熠熠生辉。石河子大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紧抓机遇,融合发展,正在为更好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为建设区域特色高水平、国家“双一流”大学而砥砺前行。

石河子大学

来源:中国改革报

编辑:刘 婷

编审:赵 欣 周小斌

石河子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新疆本科院校-石河子大学-微高校-院校号-石河子大学-【中国改革报】“璀璨明珠”熠熠生辉——石河子大学发挥优势服务边疆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