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之春》音乐会如一缕春风吹拂初冬的北京

新疆艺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新疆之春》音乐会如一缕春风吹拂初冬的北京

11月中旬的北京,蓝蓝的天空明媚如春,人们走出了雾霾的阴影,感受着温暖的阳光,洋溢着灿烂的笑脸。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她犹如一缕春风吹佛初冬的北京,首都热爱民族音乐的各界人士1200余人齐聚一堂观看了演出。

新疆艺术学院院长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副书记倪赛力,两院的附中校领导班子出席音乐会。中国音协副主席、新疆音协主席努斯来提·瓦吉丁,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原《人民音乐》副总编于庆新,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等音乐界知名人士,观看了演出。

本场演出汇聚了两校优秀的专业师生70多人,联合音乐会共7首作品,其中5首为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教师新创作的作品,通过两校师生的友好合作,用音乐语汇集中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新疆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文化。

音乐会在一首反映新疆各族人们美好情感绵延不断的《传说》拉开了序幕。这首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教师芮雪主创的音乐新作,通过新疆和内地的民间器乐组合演奏,表现了汉民族和新疆各少数民族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如用汉族的锣鼓配合维吾尔族的纳格拉(铁鼓)和达甫(手鼓),用都塔尔配合琵琶阮咸,使古老的木卡姆呈现出现代节奏,让这首充满新疆风情的动人“传说”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意蕴,将现场观众带入丝路文化和新疆壮美大地的画卷中。

音乐会同名曲目《新疆之春》倾情上演,展示了新疆多个主体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作曲者朱赫介绍说:“这首曲目融合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和锡伯族四个民族的音乐特色,抒发像春天般温暖、祥和的新疆之美。乐曲所流露出新疆大草原的宽广无垠、人民群众的热情快乐、和谐安宁都深深地感染了在场听众。”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由青年作曲家杨一博改编的,取材于新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吸收和融入了汉族与新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加以演奏,表现了塔吉克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一首表现维吾尔族大聚会的音乐曲目《心中的麦西来甫》是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贾悦老师的新作,艾捷克独奏与民族大乐队合奏交相辉映,令人印象深刻。

这次音乐会还在演奏形式上有所创新,用琵琶与热瓦普搭配演绎了喀什民歌《亚茹》,使这首表达爱情的经典民歌,以美妙的音乐呈现在听众面前,如泣如诉,别具神韵。在《木卡姆随想》的演出中,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们用维吾尔语伴唱,使乐曲耳目一新。新疆艺术学院附中冯庭明副校长介绍说,《木卡姆随想》这首作品是著名作曲家李黎夫老师历时大半年,经过数次采风,搜集众多音乐素材,整合了不同地区的音调旋律,数易其稿创作而成。作品采用自由的“随想曲”体裁形式为结构基础,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丰富的生活和故事,史诗性地抒发了木卡姆源远流长。

返场曲目《我们新疆好地方》情深意长,别具韵味。由《新疆之春》音乐会音乐总监、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常任指挥、硕士研究生导师刘顺老师牵着13岁塔吉克族小姑娘卡米拉·艾孜木的手,就像一对爷孙俩外出走在草原上,缓缓地来到舞台中央。刘老师先是为卡米拉·艾孜木打开麦克风开关,试试音响,然后弯腰递到卡米拉·艾孜木的小手上,一切准备就绪后,返身踏上指挥台两手一伸,优美的旋律奏响,卡米拉·艾孜木用稚嫩的童声领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哎,天山南北好牧场……”让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增添了新的魅力。

本场音乐会得到音乐界人士及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肖学俊、阎惠昌、于庆新、唐建平、沈诚等业内专家在听完音乐会后认为,两校师生的表演热情投入,音乐技艺扎实娴熟,这次两校间的成功合作,对中国各民族音乐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新疆之春》音乐会音乐总监、指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常任指挥、硕士研究生导师刘顺老师介绍,这场音乐会的七首曲目本身难度都较大,由中学阶段的学生演奏更属不易。两校学生在一起合练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基本达到了演出水平,非常难得。

中国管乐协会会长刘锡津表示,“这次音乐会对双方学校的孩子来说,是互相学习的机会,都是一场互补,看着孩子们演奏时那种快乐,和他们表现出来的艺术素质,我觉得非常的好。文化的交流融合和民族的团结是我们国家非常需要的。”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朱熊全部长说:“今天欣赏了一场很好的音乐会,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疆文化的理解,作品将五六十年代的素材,翻制成当今人们所喜欢的音乐语汇,在融合中有所创新,加上这些年轻学生朝气活泼的演奏,赋予了中华民族音乐一种新的生命力,很好,很不容易,难能可贵。”

新疆艺术学院附中校长夏凌说:“我们两校联合举办音乐会,旨在加强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与内地汉民间音乐的碰撞、交流与融合,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培育两校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意识,为他们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音乐会的举办和双方教育合作的逐步加深,也将进一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交流,尤其是对两校师生特别是青少年间的互帮互助、尊重理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通过这样的良好合作,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为推动新疆乃至全国艺术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新疆艺术学院附中教务科张雪梅料长和实训科季慧萍科长,是这次赴京演出学生的带队老师,她俩视学生如自己的儿女一样关怀备致,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生活用品的携带,演出乐器的检查,饮用水、早点、夜宵的发放都得她们操心、督办,吃饭是最后的、睡觉是最晚的,再苦再累,脸上始终挂着的是笑脸。她俩说:“当看到学生们专业水准的提高,良好台风的养成,音乐会的成功演出,就是我们的最大幸福。”

音乐会开始前,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沈诚和新疆艺术学院附中校长夏凌分别代表两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两校建立起了互动交流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两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等诸方面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是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张春贤书记“6·29”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对促进两校的专业建设,提高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签约仪式上,新疆艺术学院院长艾尔肯·阿不都热依木和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期望两校以此为契机,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携手共进。

新疆艺术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两院附中自去年10月达成合作意向后,双方院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互访和沟通,积极推动和促进两校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此次音乐会在筹备过程中,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更是倾注了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了尊重新疆艺术学院附中师生的生活习惯,学校腾出校史馆的房子,专门开设了清真餐厅,聘请了新疆籍厨师,让师生们吃上了和家乡一样的可口饭菜。演出结束后,还安排一天时间,带着新疆艺术学院附中师生前往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等地参观,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艾捷克演奏家、青年教师阿依努尔曾多次来过北京,但都因时间紧,没有去成天安门,尤其是瞻仰毛主席,是她一生的愿望。这次有幸来到了天安门,实现了瞻仰毛主席遗容的愿望,她激动的泪流满面,从纪念堂出来后还久久地沉浸在幸福之中,他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毛主席,是他领导着中国共产党结束了千年的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生活,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我们不能忘记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中国的安定,祖国今日的繁华是如此耀眼,身为人民教师的我,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不仅是自己愈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祖国!同时还要教育我的学生爱党爱国,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分子、反对恐怖主义。”全体师生在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前、故宫纷纷合影留念,把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定格为永恒!

这场音乐会,也引起了诸多新闻媒体的关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新浪网、网易网、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天山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维吾尔语广播网、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新疆本科院校-新疆艺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新疆艺术学院-《新疆之春》音乐会如一缕春风吹拂初冬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