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某专业老师心里的“悄悄话”
“
前几天一个小松果把作业发给我,
说自己通过阶段性学习,
有了朗读这方面的“天赋”。
我嗤之以鼻!不以为然!这才学多久。。。
等我把她录音听完以后。
”
朗读者|松果播音提高一期 小武姑娘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那个快乐的老木匠就住在聂守信(聂耳的原名)家的隔壁——“成春堂”药号贴邻的木作工场里。那可赞美的好邻居!他不只善于用笨重的木料制作种种精巧的桌子椅子或是其他生活用具,使孩子高兴的是,他还能吹一口婉转动听的好笛子!木工和竹笛,这两者之间只要一种本领就足以使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感到迷惑和羡慕,何况这个老木匠一人兼有这样两种惊人的本领!
笛声嘹亮,悠扬,激越。小小的笛孔里飞出一串串迷人的笛韵。一圈圈笛韵的涟漪就在这条静静的甬道街荡漾,消灭在染满胭脂色夕阳的街道尽头。
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每天这个时候,老人做完了一天工作,就坐在工场一角,用他那一双全是厚茧的粗糙的手—可又是那么灵巧的手啊—拿起笛子呜呜地吹响。
啊,笛声为什么这样优美?老师傅你为什么吹得这样动人心弦?
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不可抗拒的手,向孩子招引。只要听见笛子清越的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作场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满脸渴慕的神气,一双聪颖的发亮的眼睛,像是要寻找什么童话中的秘密。
灰暗的尘埃浮动的小作场。孩子看见:在堆积如山的刨花、木屑和碎木料中间,淡淡的落日余辉照亮一个满头霜雪的老人,照亮他那一支因为年长日久变了色的笛子。就是这一支细细的毫不显眼的笛子,当它在老木匠手里吹奏起来的时候,忽然变成了魔笛一般,那几乎是神奇的。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啊!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歌唱太阳、微风和清晨—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又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成群鸟雀的啁啾声。
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也怎样歌唱。啊!要是他也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对,一定要学会吹笛子!
有一天,聂守信在“成春堂”楼上做完了当天的学校作业呆呆出神。因为没有听到老木匠的笛声,茫然若有所失。难道老师傅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出门去了吗?还是自己刚才忙着做功课没有听到笛声呢?可爱的小鸟怎么今天不唱歌儿了?
孩子急急下楼,到了隔壁的工场间,原来老师傅正忙着赶做一件大家伙,照例工作不告一段落,他是不愿中途歇下来的。老人全神贯注,仿佛在专心致志地创造一件贵重的产品,以致有人在门口带着询问的眼光定定地凝视着他,也丝毫没有觉察到。
孩子没有作声。看见老师傅忙得满头大汗,也就从旁眼快手灵地帮着做些零活,把一件件工具递给他。老木匠是个沉默的人,乍—看,甚至使人感到他是严厉的,然而在稍长时间的共同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达半个世纪的邻居之间产生了一种莫逆的友谊。
老人和孩子的友谊很快发展了。友谊的媒介是劳动和音乐。不久,聂守信从老木匠那里学会了笛子的吹奏法,自己也购置了一支苏笛,不但可以跟老师傅的笛声媲美,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咪起一只眼睛,谛视刚刚刨过的木条侧面的垂直线是否平直。这两种本领本来是可以同时学会的!
谢谢你——第一个老师!
点击查看原文
。
。
。
作业是由刚刚结束课程的,
「松果播音提高一期」的小武姑娘完成。
在迎战12月冲刺课程的11月,
小松果们不仅要投入到紧张的文化学习,
还要珍惜每分每秒巩固专业课,
日常提交作业是自律学习的关键哟。
发作业、上墙、名师点评,学习三连,
松果陪你,淦!
- 说归说 - 闹归闹 -
教学校长刘柠恺的评语要收到!
1、基调准确、用声舒适,细节呈现质量达到基本要求。
2、在监听中,吃字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基本功还是不够扎实,没有抓住很多音的音素构成特点进行处理,“的”有很多拖音的情况。共鸣调用不充分,例如“笛声嘹亮,悠扬,激越……”。
3、有些地方的处理还是有些问题,没有抓住文本的细节帮助听众来还原场景,节奏略显单一,比如“有一天,聂守信在“成春堂”楼上做完了当天的学校作业呆呆出神”。就很快的淌过去了,和第一段开头进行对比就有明显的差别。
4、在描述文本的时候有自己的固定节奏“每天这个时候,老人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就坐在工场……”。逗号句号是文本的逻辑标注符号,但如果严格按照他们进行停连处理,有的时候就不能很好的表达意思了。
5、重音处理上有自己的风格,还是略显单一,比如第一段“木工和竹笛,这两者之间只要一种本领就足以使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感到迷惑或羡慕……”,可以尝试切换更多的节奏。
《果果寄语》
听完评语别激动,下次一定要改正。
协调时间多插空,基本功底要注重。
进步在于发奋练,多说一句就是干。
本次上墙是小武,下次是谁你来定。
松果老师在线等,不改作业不完整。
(懂我意思吧,赶紧发作业!)
【松果课程】
【了解松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