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训结束了,
各位一期编导专业的崽崽们
现在应该都平安到家了吧!离营的第N天,
你们导师还有些话想对你们说~
不想看看嘛?
hello~,各位,我是李蒋玥!这次集训主要担任的是集训导师一职。
高考成绩:350(一本线314 总分440比值1.11)
录取院校及专业: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电影学(制片与市场)
主要监督学员们的上课情况、协助授课老师完成课程的讲授以及帮助学员们解决除了学习外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上的问题。
曾经我也是一名艺考生,也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集训。这是我整个艺考经历中最宝贵的财富。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的“沙雕姐妹团“,我遇见最爱的wake小朋友,还有我当时的导师康康老师,以及其他13个珍贵的小伙伴。和他们一起看过的电影,在宵课上讨论的奇奇怪怪的有趣论题,一起写剧本、排练剧目,一起做图片蒙太奇的训练,一起做公众号的文章,是他们帮助我完成我个人的突破,我们在一起共同努力的那段日子是我最美好的艺考时光。
晒一下我们集训时候的样子~~
再次回到集训场,熟悉的场景甚至是熟悉的味道都让我想起两年前那个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自己。说实话,身份从学员转变为导师我是紧张的。正如我在结营晚会的视频里说的那样,我很担心,担心我不能给到我的学员们他们想要的帮助,担心有我会有幼稚、冲动的时候,又怎么能作为一个导师去带领学员们一起进步呢?但是经过这半个月,我看见组员们的成长以及他们给我的反馈,我觉得,我应该交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康康老师问我,觉得当导师最困难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责任感。
作为学员来学习的时候,我需要管的就是我个人的学习,我只需要对我自己负责就好了。于是我每天早期背文常,上课认真听讲,迅速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状态。
可是作为一个导师,我需要对我的组员们负责,无论是学习上,还是身心上。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我更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因为状态的调整比成绩的直观体现更为重要。我最喜欢湃乐思的一点,就是导师匹配小团体的这样一个模式,它能很好的兼顾到每个学员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上的某些问题。作为导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员们看在眼里,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无论是情绪还是言语的引导。因为你的一句建议或者批评,有可能影响到学员的情绪和选择。
其实在集训开始我就有一次情绪的失控,就是在学员导师双选的时候互相双选配对成功的孩子因为分班原因被调走,我一下子没有控制好自己,因为真的很喜欢那些孩子。在稳定情绪之后,我迅速回到工作状态,作为导师,不能像学员一样随心所欲,而是要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任务是帮助每个孩子完成突破与成长,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其实,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我没能配对成功的这些孩子也都与我成了好朋友,所以,控制好情绪,是我当导师学会的第一课。
最后一天,看着面试场上我组员们”蜕变“的表现,还有最后晚会上大家齐心协力忙前忙后的模样,我真的发自内心的骄傲。第一次体会到,不是自己站上领奖台却好像自己拿了金牌的教练一样。以前的我,是自己给自己骄傲的资本,第一次觉得,看着别人在自己的陪伴下获得突破与别人的肯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最后的话:
你们初来时,我对你们说:能有自己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相信你们现在对这句话应该更有感触吧?对于学习的一些建议,我都在给你们的信中一对一的交付给你们了,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了!
“改变的确很难但结果值得冒险。”用尽全力去追寻自己热爱的事情吧,我在不远的未来等着你们!我们北京电影学院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