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连续发布了编导专业的导师后记
不断地有学生在问:
“我们摄制专业的两位男神导师呢?”
别着急!他们来了!
今天是你们的子桐导师哦~
艺考成绩:
四川传媒学院 录音艺术 全省第一
四川传媒学院 图片摄影 全省第二
四川传媒学院 影视摄影与制作 全省第三
南京传媒学院 录音艺术 全省第八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影视摄影与制作
全省第八
北京城市学院 影视摄影与制作 全省第八
高考成绩:386(省艺术类分数线245)
录取院校:四川传媒学院 摄影学院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
Hello Hello!我是周子桐,在这次暑期集训中,担任的是摄制方向的学生导师。主要负责监督学生的听课状态,与专业课老师相配合,巩固专业基础,辅助学生完成日常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关照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及生活状态。
每每在上课时看着这群青春少年认真听讲和拍摄的样子,内心免不得会有一分怀念,还有一分感慨,更有一分期待。
怀念的,是初识摄制的些许惊喜。高二那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居然还有这样的一门学科,可以系统地学习电影的拍摄流程,正巧那段时间刚刚十刷了哈利波特的系列电影,就怀着一颗期待拍出巨作的电影心,完成了从文化生到艺考生的转变,走上了和大家一样的茫茫艺考路。
子桐导师集训期间上课照片
怀念的,是2019年冬天十几个人的集训生活。同样来自五湖四海,同样也是未曾谋面,大家在一个教室里复习着半生不太熟的专业知识,接触着某位大佬不断普及的新奇领域。还记得那个时候的实拍课,两个板灯一架,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当时还在满眼放光:这就是学摄影的高级感吗,也太过可以了吧。不过不论条件怎样,现在想想,那段集训是学习专业以来最充实、收获最大的经历。也很幸运,遇见了珊珊老师带专业课,让原本些许枯燥的知识点不是那么乏味难记;遇见了各位大神,让我有向上追赶的动力。
子桐导师集训期间实践课照片
忽而今夏,已入大学的自己再次进入集训的环境,由学生成为导师的身份转换,属实是未曾经历过,即使与他们年龄相差不大,可真当站在他们面前时,又是另一种感觉。
在开营前几天,甚至是前几个小时,我仍在修改给他们展示的自我介绍PPT,总想着可以把自己的表达再简单亲近点,这对一向不太爱多说话的我可是个艰巨无比的困难事儿。也总会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怕不能给他们带去特别多的收获,怕有些专业性的知识过于生涩难懂......不过一切的紧张和担心之外,是他们十四天的顺利结束,每个人、每个小组都有着不小的成长和收获,也许我并没有带去太多的帮助,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包容开放的艺术创造环境,但他们相比于开营时候的自己,真的截然不同。
感慨的,是他们的“内卷”实在太拼了。可能这是个今年刚刚出圈的新词语,用以形容那些工作学习中的非理性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的状态。理论课上其实还好,到了实拍和后期课上,这种情况就愈发激烈,毕竟每个人效率不同,所以他们的“主动加班”成了每天让我最头疼的事情:制作作品集PPT一直到很晚、拍摄剪辑短片也睡得很晚...
2021摄制暑期集训合影
即便多次与他们提起这个话题,也尽我所能去合理安排他们每日的任务量,可还是阻挡不住这群“热血少年”。在真实的片场环境里,压力和工作量必然会比他们现在高得太多太多,可卷到这种程度是万万没想到的,只能希望他们真的真的可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善待自己。
指针一分一秒的走着,日子也一帧一帧的过着,十四天转瞬即逝,记得开营和闭营时我都有和他们讲: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过去的样子已然过去,当下提起精神,热切地去生活学习才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想要的未来,去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
时间很忙,不过幸好遇见,
与他们,与未来,期待更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