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关注 | 《红色印记》第76集:大三线的“争气铁”

大理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理大关注 | 《红色印记》第76集:大三线的“争气铁”

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我是革命文物讲述人、主持人朱广权。我要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三线建设时期贵州水钢生产的第一炉铁水铸铁样品,产于1970年10月1日,被当地人称作是“争气铁”。

艺考

△水城钢铁厂第一炉铁水浇铸的铸铁样品

这块铸铁样品,长12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黝黑发亮,中间带着一个凹槽。它被静静地摆放在六盘水的首钢水钢创业馆里,透过它仿佛看到荒凉大山里艰苦创业的三线建设者;仿佛听到回荡在山林间的机器轰鸣声。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决定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产业逐步迁入三线地区。而所谓“三线地区”,是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涉及我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由此,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拉开帷幕。

“好人好马上三线”!从1964年开始,大批沿海省市的工厂和全国各地的工程能手、技术骨干、科研专家、解放军战士、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们背起行囊,满怀激情,肩负使命,走进崇山峻岭、荒沟密林。

艺考

△三线建设时期的水钢建设者

贵州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有“西南煤海”的美誉。1966年,国家批准贵州水城钢铁厂筹建。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水城钢铁厂选址于贵州水城青杠林,对外称青杠林林场,代号603工程。

艺考

△工人们自力更生修建简易住房

徐春刚1968年从辽宁本溪来到水城钢铁厂,那一年他22岁刚刚毕业。回忆起当时的生活,他说,小县城里很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吃上一顿豆腐就是改善生活。但因为有了建设祖国的激情和热血,大家都干劲十足。

徐春刚:你想想小县城也就一两万人口,建设大军,水城就来了8万。我们自己搭席棚子,搭帐篷,不管干部工人都是吃一锅饭,住一样的房子。

艺考

△田埂上、水塘边就是工人们的洗漱间、食堂

炼铁需要高炉。水钢炼铁的一号高炉,是1919年日本在华掠夺东北资源时修建的、解放后归属鞍钢的二号高炉。这台高达22米的庞然大物被拆解编号后,跋山涉水,从东北抬进六盘水。

艺考

△102岁的水钢一号高炉现在已经成为珍贵的文物

今年82岁的黄震泽当时担任一号高炉工长,他说,不光是高炉,钢厂的建设处处离不开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黄震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头进行。所以在施工的现场需要有开山、修路,还要有人员。三线建设里头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把相应的铁路给它修通。没有铁路,那么大的高炉,你就是拆成多少块他也运不来。高炉的生产,不单单是高炉本身这一块,还有原料运输等等。

艺考

△火车通到水城站

1966年7月26日,水钢一号高炉破土动工。工人们用火一般的劳动热情投身工厂建设,没有加班工资,没有工作界限,抬设备,卸车皮,什么都做,没一个叫苦退让,没一个计较埋怨。彭海泉曾和雷锋是志愿服务队的队友,他说,在这里处处可见甘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彭海泉:那个时候的一块砖,一袋沙子,一袋水泥,所有的建筑、机械、工具都要人工运进我们的施工工地。抬设备到施工现场,要从水城东站,经过一条羊肠小路。白天,你有自己的工作,你去完成你的任务。到了夜间,一吃完晚饭,6:40准时集合,排队一直开赴到修路的现场,到东站搬运物资。每天晚上要搬两趟,都是晚上11点结束。

艺考

△工人们人抬肩扛搬运水泥电杆上山

1970年10月1日,是水城钢铁厂的节日。这一天,容积568立方米的“水钢一号”高炉正式出铁,奔腾的铁水,跳跃的铁花儿,格外壮观,人们的欢呼声在群山间久久回荡。

艺考

△水钢第一炉铁水出炉时的炼钢工人

当时19岁的宣传干事林桂梅,就在第一炉铁水出铁现场,那天,热火朝天的场景让她至今难忘。

林桂梅:一高炉出铁的时候,铁水流出来,大家都很兴奋。大家这种兴奋的心情是掩盖不住的。

据统计,从1964年到1980年,在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三线建设中投入了2000多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左右;400万人跋山涉水,来到祖国的大西南、大西北,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实现了全国工业布局的纵深化。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研究室主任 何酉食:国家搞三线建设是举全国之力投入建设,总共贵州省是91个大型项目。涵盖的是国防、煤炭、建材、基础性行业,构成了现在整个贵州现代化工业的脊梁。

艺考

△如今的首钢水钢集团二轧螺纹钢轧制生产线

今天的六盘水,从“江南煤都”变成了“中国凉都”,水城钢铁厂也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岁月流转,沧海桑田,一部三线建设史,就是共和国开天辟地的奋斗史。“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则是那段历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艺考

△蓬勃发展的新城——六盘水

吴杨:我是首钢水钢创业馆解说员吴杨,作为三线人的第三代,每次讲起老一辈人创业的故事,我都被深深的感动。我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解说员,讲好三线故事,传承三线文化,把三线精神转化为我们建功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来源:共产党员网

责编:王平

校对:王平

初审:付智敏

终审:刘翃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云南本科院校-大理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大理大学-理大关注 | 《红色印记》第76集:大三线的“争气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