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信中提到:“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希望你们继续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等优秀教师的高尚精神,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一道,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教育工作者已经多次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师节问候,在每一次问候中,伴随着节日祝福的同时也有对教师发展改革的新部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的一生都在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坚持并守护着对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为了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劳、贡献了力量、奉献了青春,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新的伟大贡献。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岁月的江河激流匆匆。唯一不变的是,总有殷殷志士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总有拳拳赤子愿为民族负重前行。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用毕生行动诠释着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无视国外优厚待遇,他义无反顾、选择回国;为了国家重要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他不计名利、殚精竭虑;为了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黄大年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者,黄大年常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一名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才。在为学生设计研究方向时,他都要以学生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为重,而不仅仅仅从他个人的项目思考。黄大年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抱负,不要只以做国内的佼佼者为目标,真正的对手在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他告诫学生多读国际专业文章,安排学生参加国际会议,鼓励学生出国开阔视野,做“出得去,回得来”的科学家。他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他不求名利,甘于奉献,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
注重师德修养,永葆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一直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寻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高标杆。于漪近70年教书育人之“德、功、言”成果蔚为大观,无愧于“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她22岁开始教育生涯,六十多年来,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魅力。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深深地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地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学生今天的质量,就是国民明天的素质,更是民族后天的竞争力。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她曾说:“我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历程中,克勤克俭,做了一些工作。说到底,我就是坚守了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坚守初心使命,赓续无私奉献的精神血脉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教育是点亮芳华的事业,不仅美好着自己,还延续在学生最美的青春里,永远都不会老去。张桂梅17岁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在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期间,因为贫困山区教育的落后和不平等,因为“读书无用”“重男轻女”的观念,许多女孩的求学之路戛然而止。张桂梅意识到,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了低素质女孩成为低素质母亲,从而培养出低素质下一代的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教育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这坚定了她建立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决心。她四处奔走,不顾别人的误解和白眼,“像乞丐一样”筹集经费,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她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带病坚持工作,一直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建校以来,张桂梅已帮助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子圆梦大学。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偏远山区女孩的读书梦,她将身处大山中的女学生从贫困、封建思想中解救了出来,像一束希望的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了女孩的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初心不因来路遥迢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她一辈子坚守初心、坚韧执着、契而不舍,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燃烧成为民为公的火焰,无私奉献给了这份崇高的教育事业。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是在有限的人生中活出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最能体现生命的分量。从用毕生精力践行“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铿锵誓言的黄大年,到不仅一辈子做教师,还坚持“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再到等不来火炬,便自己做那希望之光,照亮女孩们前行的路的“大山守护者”张桂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的人生,用自己的青春智慧诠释着“一生只为一件事”的内涵,用真诚和善哺育着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的坚守与奉献,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与责任担当,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与桃李芬芳。他们的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我们要更加坚定教育人的初心使命,积极传承优秀教师的精神。
作者简介
武玲,1996年2月生,女,汉族,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20级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有勇”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被评为省级三好生,校级三好生,校级十佳学生年度人物,院级优秀共产党员等。
座右铭:人生有限,每一天都弥足珍贵,与其沉湎过去、恐慌未来,不如好好珍惜当下。
往期回顾
云小农们的内卷日常
凡心之所向 便一往无前
做“四德”教师 育“四有”新人
镌刻在成昆大地上的无字丰碑
云农一周大视界(11月15—21日)
主编|张俊逸)
编辑|杨佳雪(21环设)
排版审核|钱铖 陈江东 郑蕊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作者|武玲(20级预防兽医学研究生)
审核|孟晓爱 殷玉娇 普学启 曲家毅 杨颜竹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