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云南省丽江市。经过18年的建设发展,学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连续多年被评为云南省“平安校园”和“文明学校”,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届“文明校园”,还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和“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个荣誉称号,跻身全国一流独立学院之列。
办学理念好,坚持育人方向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院深刻认识到,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校,都是社会主义高校,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校,都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学院要培养的人,同样是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学院明确提出要严守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两条红线,要坚持平安办学和优质办学两个基本理念,要落实对教师和对学生的两个严格管理,要传承团结奋斗和创先争优两种宝贵精神,要巩固组织力和执行力的两个传统优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
领导班子好,形成育人合力
建院18年来,学院投资举办方从未变更,董事会坚持“于名山名城办名校,把学院建设成全国一流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逐年加大办学投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按照《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章程》依法办学,不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大力支持学院党政独立自主进行管理。学院党政主要领导进入董事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实现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参加院务会(董事会领导、学院党政领导参加)和院长办公会议(学院党政领导参加),参与学院的重大决策;院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党委委员,行政副职和党委副职有一人实现“双肩挑”,通过参加学院党委会议、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委中心组学习,以及实际参加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切实有力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上,董事会、行政领导班子和党委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形成育人合力。
校园环境好,营造育人氛围
学院坐落在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荣誉的古城丽江。占地1200余亩的校园北接国家5A级风景区玉龙雪山,西邻闻名天下的束河古镇,南靠丽江市区,东被葱绿群山拱抱。站在具有纳西民族和大理白族建筑风格的校园之中,仰望玉龙雪山,俯瞰流水潺潺,朝闻书声琅琅,夕听沙沙笔响。园林式校园与丽江古城遥相呼应,现代理念与传统风格融会贯通,成为玉龙雪山之巅一颗闪亮的教育明珠。
18年来,董事会高度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占地1200亩的独立校园,30余万平米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660万元,馆藏图书175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7亿元以上。学院体育文化设施完备,后勤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拥有云南省高校中唯一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校园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入选教育部学信网评选的“全国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银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和“云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资队伍好,提升育人质量
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稳定人才为基础,以培养和引进人才为重点,以用好人才为目标,通过内涵优化、政策牵引,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敬业进取、骨干稳定、数量充足、业绩显著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学院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和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均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指标要求。此外,学校还从全国各地聘请高校优秀教师及相关企业行业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近年来,一大批专家教授、中青年教学骨干从祖国四面八方加盟学校,壮大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学院自己培养的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学历和职称上不断提升,成为学院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学校还聘请各学科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高级智囊团,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担任教学督导,监控、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在近两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决赛中,学院获奖数量和获奖层次位于云南省民办高校前列,充分体现了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管理好,彰显育人成效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平安办学、优质办学”理念,培养基础好、素质高、技能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打造“金课”;集中资源办好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打造“金专”。各专业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实行“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结合学院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一是在学分学时的设置上,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总学分学时比例,除外语类专业不低于15%外,人文社科类专业不低于25%,艺术和理工类专业不低于30%.二是科学合理的安排课程体系,各专业都安排了一学年或一个学期训练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三是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科研成果、学业职业竞赛奖励、创新创业活动、国家职业考试的认证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四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起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技术技能共四级平台,公共必修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践及技术技能七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学院与国内外单位相关行业、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56个(省内110个、省外46个),平均每年可容纳实习学生5760人次,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
先进的办学理念、卓越的领导班子、完善的办学条件、优秀的师资队伍、特色的教育模式、丰富的校园文化孕育出学院丰硕的办学成果。18年来,学院已累计培养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在最近几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中,学院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并荣获省级“高校集体奖”;在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教育厅颁发的“特别贡献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都有旅院学子的身影,并屡获大奖。
18年的探索与成长,学院重内涵、重质量、重创新,坚持专业设置突出时代特色、教学科研突出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突出应用特色、内部管理突出创新特色,走出了一条立足滇西北的特色发展之路。
18年的沉淀与发展,学院以人为本、开拓进取、悉心培育、热心服务,为广大学子搭建平台,提供空间,引导广大学生自尊、致知、正义、力行,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18年的改革与创新,学院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认真书写独立学院改革发展奋进之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民办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END
云大旅院报出品
欢迎提供资讯线索和投稿
投稿邮箱:2128145815@qq.com
YDLYB
讲述旅院、倾听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