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经管】 走在教学改革路上,坚定不移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多彩经管】 走在教学改革路上,坚定不移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如何推动大学质量的“硬指标”高速增长、“软实力”显著增强?面对这一疑问,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已先于部分院校,踏上改革之路……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创建于1992年,是云南省最早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之一。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成为云南省首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试点的6所高校之一。

经过25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民办高等院校。学院先后获得“中国民办教育优秀学校”、“云南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5A级社会组织”、“云南省2015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

“其他课程基本都是老师讲,或者即使我们动手做,也是单一的某个岗位业务的重复。但这个课程不一样,我们为主,而且我们的团队决策可以决定排名,大家很有参与的意愿和积极性。”

“老师,我们周末要考助理会计师了,但大家还是选择来上你的课,因为助理会计师可以毕业以后再考,但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只有一次。”

“老师,我发现我们班以前经常旷课的同学都来上课了,而且他们团队的成绩还不错呢。”

“老师,我发现这个课会上瘾,我晚上不把我们团队的方案做出来,根本睡不着。而且我们宿舍晚上会讨论到很晚。”

……

最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有门课成了学生间热议的话题。

这门课是教师郭胜青的《ERP商战沙盘实训》。他曾与其他院校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交流,发现课程存在共性问题:学生学完之后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我们如何高效地让学生学会实训技能?如何通过案例与实践让他们深刻理解实训背后的意义?”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郭胜青按照课程软件模拟平台设置了7个典型任务,并对每个典型任务设置了目标和考核标准。如模拟采购业务,细分为模拟生产目标的确定、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的预定与入库三个子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学生扮演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财务总监。在此任务中每个岗位的职责和目标都清楚列示,压缩了教师“手把手”的时间,提高了“育巧手”的效率。

接着,为解决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郭胜青基于“很难做到与任何单一的职业产生联系”的课程特点,又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如组建ERP商战沙盘工作室,建立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让课程普惠更多学生,然后与每年的ERP商战沙盘“校赛——省赛———国赛”的无缝对接,形成“赛前头脑风暴———赛中全身心投入———赛后全员总结”的模式,将比赛中固定套路———传统思维与新套路———创新思维相结合,并通过思维记录的方式将经验保留并传承。同时,通过定岗实习为企业提供社会服务。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的方式增加学生对课程核心思想的领悟和应用……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

图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参加云南省ERP沙盘模拟大赛

其实,这只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很多教学改革探索中一个很小的尝试。

自建校起,学校就确立了“厚德尚行”的校训、“以爱育人,实践致知”的校风。在践行“提速先提质”的基础上,近两年,为响应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学校更是将“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学校先是紧密结合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滇中产业新区经济结构特点、发展趋势及人才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已有学科,通过实施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错位发展,建设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群),形成6个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特色鲜明且在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学科专业(群)。

为保证学生学有所用、学能所用,学校还进行一系列改革,争取人才培养做到“四个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建立了教学生“会做人”的通识教育平台和教学生“能做事”的专业教育平台。统筹好专业培养口径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两者彼此兼容,彼此渗透,让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建立了以专业实践应用为主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院工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达到40%以上,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时要达到30%以上,且实训实习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学院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将第二课堂作为全面素质培养与潜能发展的大课堂来建设,校级层面固定通识类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以及考核标准,二级学院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第二课堂教育载体及内容,使之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彼此衔接,高度统一。

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的融合。各专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人才培养过程融入企业生产、管理、服务流程价值创造过程中,将专业综合实践课、毕业实习、专业见习以及专业核心课的部分实践内容安排在企业中完成。对于技术应用、技能掌握要求较高的专业,积极建设仿真模拟实训中心,让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的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目前学院搭建的经济管理类商业社会环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已被省级立项。

课程改革及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基于此,学院以“教学任务工程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指导思想,开展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各门教改课程坚持以行业标准为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设计课程体系,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践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的课程改革已取得了诸多成效。2015年全国课程建设联盟课程评比活动中,学院推送的5门课程,1门获得特等奖,3门获得一等奖,1门获得二等奖,得到教育部师培中心、职教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在全国VBSE本科院校骨干教师全国说课大赛、首届“全国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学院教师多次荣获一等奖。学校获得云南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学院共建成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校级精品课程14门,网络课程800门、编写和出版教材31部。

在互联网浪潮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同样不惧挑战、迎战而上,紧跟时代步伐。

学校积极推行“课程+互联网”的模式,发挥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大力推广“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启动混合式教学改革工作,实现了部分通识教育课、专业课程翻转课堂的尝试,得到师生的支持与点赞。

为保证教学不与实际脱钩,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合学院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同时,学校还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推进问题导向教学法、项目驱动式的学习、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工学交替等教学方法和理念的采用。

研究能力是一所学校源源不竭的动力。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化发展,实现“树职教典范,立百年名校”的愿景,学院还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强化教育教学课题的申报与研究。近五年,学院教师共完成省厅级课题85项,出版教材、著作31部;发表学术论文2690篇,其中核心论文145篇;获得专利授权46项;省级“质量工程”69项。教授张开宁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机构养老的需求与供给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民办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质量。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已先于很多学校走上这条路,并将继续前行,越走越远……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云南本科院校-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办-【多彩经管】 走在教学改革路上,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