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
中央宣传部2日在北京
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
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视频来源云南网
朱有勇,
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
这位在世界植物病理学界
赫赫有名的科学家,
却在他60岁那年,
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难以置信的决定
——离开他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
加入“扶贫大军”。
朱有勇(左)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接受采访(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在云南边疆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
60岁的他换上迷彩服、扛起了锄头,
跟老百姓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大碗吃饭、大口喝酒、大声唱歌。
“院士扶贫”不是口号、噱头,
更不是走马观花。
朱有勇一年中有100多天住在村里,
又几乎天天长在土地里,
而且一干就是整整四年!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朱有勇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朱有勇的同事、学生,村民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参加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上
朱有勇的同事、学生、村民代表
讲述了朱院士的几个“1”
让我们通过这几个“1”
走近这位
“不走寻常路”的院士
1个规矩
十年心血的科研成果,价值数亿元的巨大财富,免费让给当地的贫困百姓。
在朱有勇众多的科研技术中,
有一项“林下种植三七”的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不用一颗农药,
就解决三七容易生病,
无法连续种植多年的难题。
三七是名贵中药材,
尤其是无农药的天然有机三七
市场价格很高,
曾有企业开出10亿人民币的高价,
要买他的这项技术,
却被他严词拒绝了。
可朱有勇几乎没有多想,
就决定把这项耗尽
十年心血的科研成果,
这项价值数亿元的巨大财富,
免费让给当地的贫困百姓!
当时,朱有勇的这个决定,
让很多人非常不理解,
团队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为此,朱有勇专门开了一个会,
几乎是掏心掏肺地对所有人说:
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俸禄”,
我们科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
让所有老百姓受益吗?
从那天起,
朱有勇定下了一个规矩,
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
谋取个人利益!
1个条件
朱有勇在蒿枝坝开技能培训班,无论男女老少,不问出身学历,只要想致富就可以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免费上学。朱院士招生的门槛只要求一个条件:想不想致富?
为了保证村民脱贫不返贫,
朱有勇决定开办技能培训班,
由院士专家亲自给老百姓上课,
手把手地现场演示,
手把手地在农田里教学。
朱院士招生的门槛只要求一个条件:
想不想致富?
他的培训班不仅不收费,
还管吃管住免费发迷彩服和胶鞋。
他要求上课的学员必须参加军训,
克服因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
他和学员们一起吃、一起住,
在田间指导种植时,
一块儿犁地、播种、收获。
除了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
朱有勇和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
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
前后共计24个技能班,
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
学员们甚至开心地说:
咱天天跟在博士的身后学习,
咱也都是“博士后”啦!
1颗感恩的心
朱院士说,把科技交给农民,让农民富起来,回报他们对我们的厚爱。
从朱有勇驻村扶贫那天起,
到今天整整4个年头了,
如今,他已经成为澜沧寨子的一员。
朱有勇有些得意地对记者说:
现在我每天早上出去跑步,
村里的狗也不冲我乱叫了,
有时候还有几个狗狗尾随着我一起跑。
最让朱有勇温暖的是,
每天晨跑回来,
他的门上总是挂着
煮熟的鸡蛋、玉米、红薯等早点。
他感动地说:
我受到这样的厚待,
就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
把我们的技术好好教给他们,
让他们富起来,日子好起来,
回报他们的爱!
1首歌曲
一曲《实在舍不得》,让朱院士和农民兄弟姐妹们泪洒节目现场!
在发布仪式上
拉祜族兄弟姐妹
用一曲《实在舍不得》
表达对朱院士的感激之情!
朱有勇,
有勇有智有担当,
他的科研事业从泥土中开花结果,
也帮助落后地区拔除穷根。
身上有土、脚下有泥!
朱有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场上,
还有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
他们把汗水洒在了田野,
把论文写在了大地!
让我们向朱有勇院士,
和千千万万扎根农村,
付出艰辛与汗水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谢谢你们,辛苦了!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警官学院官方微平台●●●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