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达人武斌:眼睛有极限 创作无极限 ★
走进现代设计艺术学院武斌老师的工作室,迎面的墙上就挂着一只鹿头,细细看去,才发现是由摩托车零件和一段老树根拼接起来的,鹿角上挂着纸做的拉环,直指前方,像是随时准备战斗的勇士。谈起这件作品的来历,武斌老师笑了,用来制作鹿角的老树根是从乡下捡来的,千里迢迢搬回来后就一直放着,直到某天灵感涌现,才将它变成了一件作品。
工作室里摆着很多这样“无意间”所得的作品,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看似简单的拼凑,实际上包含了复杂的设计理念,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地选择、利用、改造和组合,从而赋予其一个新的形象及意义。
生在艺术世家的武斌老师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他从6岁起收集毛主席纪念章,如今收藏的大大小小的纪念章有上百枚。他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和专长,从年青时代就应关注身边的每一件物品,寻找它收藏它。如旅游时的门票、纪念章、剪报、图书等各类细小的物品,随着年岁渐长,回首人生,才能找到一条贯穿人生始末的“线”。
除了纪念章,武斌老师还喜欢摩托车,它是个性的象征,在他的工作室里停放着好几辆各式各样的摩托车,他亲自改装,并在其中一辆的车身上雕刻出带有民族风格的花纹。“在美国,没有一辆摩托车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个性文化的追求者,孩子从小就注重个性的培养与发展,自己的车也要与别人不一样。”思维因人而异,当代学生应该寻求与众不同的自我,培养差异性、创造性思维。“眼睛有极限,创造无极限。”看东西不能走马观花,而需要比别人多一些思维的过程,这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随着生命长度的增加,这个习惯会增加生命的厚度。
“设计师不能一辈子只做一个设计。”在他的工作室里,记者找不到两件相同的作品,每一件都独具匠心,风格迥异。在工作室的显眼处摆着一条“蜈蚣”,蜈蚣的身子是由放了十几年的废弃传送带改装而成的,它的脚则由废弃的医用镊子拼装起来,看起来很是霸气;在一个角落里挂着以伞骨为原型的“蜘蛛”,蜘蛛貌似静静地趴在墙头专心织网……而做这些作品的原料大多是武斌老师从旧货摊上淘来的,房间的深处还满满当当地堆着没有处理过的材料,常人眼里的“废品”在他手中加上很小的创意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形象,没有过多的人工雕琢,创意与实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参观后都啧啧称奇。武斌老师说:“我的设计旨在启发人们的创意思维,把身边的废弃的冰冷的物品,通过艺术创造,赋予它新的形象新的生命。现代设计必须依托艺术来支撑,没有艺术的设计只不过是个空架,没有血、没有肉、没有生命,更没有灵魂。”
遗憾的是,这个处处藏着惊喜的工作室在2013年7月19日的特大暴雨里遭受了重创,工作室里大部分的纸质资料都被泡坏了,不少作品也是“缺胳膊少腿”,最让武斌老师心痛的是从2007年起收集的学生作品都损毁了。如今,工作室正在逐步的恢复中,那里始终欢迎热爱艺术的人们前来参观与交流。
调酒达人班先海:品酒是一种情趣 调酒是一种生活
如果去到学校北院的那片小操场,你可能会在操场的一角看到一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在练习扔酒瓶,乍一看很是无聊,可慢慢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来了,酒瓶忽高忽低,时而在空中打个旋,时而停在表演者的手臂上。要想学习花式调酒,这个可是基础。这位技艺高超的调酒师,就是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的班先海老师。谈及与花式调酒的渊源,班先海老师特别感慨,当初从贵州来到昆明求学,因异地求学尤为艰辛,老师就推荐他去酒吧勤工俭学。刚开始对调酒没有多大兴趣的他,在慢摇吧看到花式调酒表演后对调酒逐渐产生了热情。作为一名酒吧学徒,他每天早晨要为调酒师打开练功房的门,等到晚上关门后才一个人偷偷地在里面练习。“第一天要洗很多的杯子,第二天师傅才会教一个动作。”当时条件艰苦,没有专业的酒瓶来练习,就拿啤酒瓶和红酒瓶代替,平时每天从早上6点练到晚上8点,周末还要兼职,在这样的强度下,不知砸碎了多少个酒瓶,最终才成为云南第一批能登台表演的花式调酒师。
“最初接触调酒确实是为了赚钱,真正喜欢上调酒是从2006年云南省首届调酒师大赛开始。”当时参加比赛的大多是云南省第一批接触调酒的人,班先海老师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最终脱颖而出,获得初赛第一名、决赛亚军的傲人成绩。台下的掌声,台上的聚光灯,一切都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从那一刻起,他就与酒分不开了。
提起自创的酒,班老师对一款名叫“七彩云南”的鸡尾酒记忆最为深刻。其实“七彩云南”是两款鸡尾酒,一款是在院校审核评选活动中即兴调制的,它由七种不同密度的酒调制而成,在一个杯子里呈现出七种不同的颜色,所以被命名为“七彩云南”。另一款则是在2010年CCTV-2《时尚街区》全国花式调酒大赛中调制的鸡尾酒,当时他用七个酒杯垒叠成杯塔,在每个杯子里放上干冰,并将七种不同颜色的酒同时倒入其中,一时间仿佛云雾缭绕,那时恰逢云南大旱,这款鸡尾酒寓意天降甘露,正是班老师对云南早日结束干旱的期盼。
一个调酒师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还要有庞大的知识框架并储备很多专业知识,班老师对各种酒的产地、密度、颜色、香气、口味都了如指掌,对各国的酒文化更是如数家珍。当初旅服餐厅的酒吧开业之际,班老师就打算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有着学术氛围的酒吧。在去过很多国家的酒吧之后,日本酒吧安静舒适的氛围让他觉得最是符合学校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老师和同学可以坐下来静静享受,在轻缓的音乐中不受他人干扰,或读书,或放松,或交流话题。
尽管调酒是班先海老师的兴趣,但他从来不为自己调酒。“调酒是以客人的口味为主,自己喝则只是个人意愿。”他会细心地根据客人的心情为其挑选合适的鸡尾酒,也会在客人微醺的时候送上解酒饮品……他个人的最爱则是一款墨西哥流行的Mojito,它以朗姆酒为基酒,配以砂糖、青柠汁、苏打水、薄荷和冰块调制而成,青涩中带有些许甜蜜。
饮酒是一种行为,品酒是一种情趣,调酒是一种生活。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一种悠悠的韵味。
⊙ 运动达人赵强:运动就是要接触阳光 接触自然 ⊙
财政与经济学院的赵强老师桌上一直摆着一个相框,相片里,赵老师和其他教职工身穿健美操的服饰,笑得很灿烂。那是2007年我校获得云南省教卫科工会健美操大赛云南省一等奖时留下的纪念,如今四五年过去了,赵老师仍对那次比赛记忆犹新,觉得那是人生中很难得的体验。
与体育活动有着很深缘分的赵强老师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接触足球了,初高中和大学时还代表昆一中与云南大学参加了当时的“萌芽杯”、“幼苗杯”、“希望杯”、“五四杯”等足球比赛,同时他也是云南省足球二级运动员。如今,赵老师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和当年的小伙伴们一起踢球,经常参加省市业余足球比赛,在学校里,他是校教工球队的队长,长期坚持足球训练和比赛。
学校足球场到2013年已经“服役”11年了,当其开始维护翻新的时候,赵老师掩不住自己的激动,他对这个新场地充满了期待,同时也谈到球场的使用与维护,“学校有硬件设施的良好条件就要珍惜,养成保护公共设施的自觉性,合理使用,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
除了足球,网球亦是赵强老师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最初父母给他买了两支木制的网球拍,他平时就对着墙练习,找球感。兼具速度与力量正是网球这项运动的魅力,现在,赵老师每天早晨7点去球场打球,不用刻意约球友,在球场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球场60多岁的管理员也打得一手好球,经常和赵老师对打。运动完1小时,赵老师就穿着运动服直接去上班,如果碰到下雨天不能打球,他就特别失落,因此他总是自嘲是“靠天吃饭”。
赵强老师的童年是在父母“放养”下度过的,兴趣便是生活的导师,在没有网络和电子游戏的过去,大家所喜欢的都是“接地气”的东西。“运动就是要接触阳光,接触自然,人在自然的环境中方能自在地运动,自然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和生活乐趣。”电子产品让很多孩子失去了接触大自然的兴趣。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也是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的黄金时期,同时,运动还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运动塑造形体美,带来健康,且使人精神愉悦、心理健康,它慢慢地引导人们爱生活、爱自然。在体育运动渐热的今天,赵强老师觉得运动不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哪怕是简单的散步、慢跑,只要能坚持就会有良好的健身效果。与其羡慕别人拥有健美的体型,健康的身体,不如付出行动,持之以恒。他也表示,选择运动项目前要对自己的身体有着明确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过度运动反而适得其反。
运动已经融入了赵强老师的生命,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给了他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来源:《云南财经大学报》第349期
作者:云财记者团 刘净净 桑杰 何沁霖 责任编辑:李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