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以来
很多人每天刷新页面浏览新闻
陷入信息超载引发的焦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恐慌就像病毒一样
悄悄地入侵人们内心的角落
在这个特殊时期
做好心理调适、持有积极心态很重要!
测一测
疫情期间的心理状况
1.你是否有以下因害怕疫情而产生的身心反应?
认知:害怕自己或家人被感染;担心疫情难以控制;担心就医困难、物资短缺等。
身体:头晕、胸闷、食欲不振、不舒服等。
情绪:恐慌、害怕、担心、焦虑、压抑、情绪波动较大等。
行为:频繁刷屏查阅疫情的相关信息,过度清洗、消毒、测量体温,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等。
2.你是否有以下因久居家中而产生的身心反应?
认知:由于外出活动减少、无法走亲访友显得很无聊;在家待着无事可做,常睡懒觉、打游戏等。
身体:头晕、疲乏、无力、不舒服、身体素质下降等。
情绪:无聊、枯燥、压抑、孤独、郁闷、烦躁等。
行为:昼夜颠倒,生活无规律;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生活较懒散;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机体活动大大降低等。
心理调适建议
面对突发的疫情,如果你和家人出现上述反应,两周左右均属正常范围,要允许本能的警觉状态,接纳当下的焦虑状态,并坚信我们一定可以逾越冬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No.1
做好卫生防护,保持镇定心态
学习防护知识,坚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从正规、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消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积极配合社区、学校的调查统计工作;保持希望感和信念感。
No.2
做好心理调适,建设积极情绪
保证充分的休息,定时而非实时关注疫情信息,学会自我鼓励,积极交流倾诉,增加社会支持,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尝试呼吸放松。
No.3
做好自我管理,合理安排作息
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节奏,避免昼夜颠倒、睡懒觉、沉迷电视或网络的行为;科学计划并高效率地学习;适当运动(做操、瑜伽等),增强免疫力,减少精神紧张;健康休闲,读书、看电影、整理物品或规划新一年的生活,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
No.4
做好心理自助,保持身心安稳
助人从自助做起,做好自我情绪监测,并正确处理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积极进行自我对话、自我肯定;遇到心理问题,可寻求专业帮助。
可能遇到的
心理困境及疏解建议
Q1
疫情发生后,我经常处于恐慌和焦虑之中,一个咳嗽都怀疑自己是否被感染,我该怎样应对这种恐慌情绪?
建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等知识,科学有效地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就可以大幅度缓解内心的不确定性,减少焦虑感。
此外,可以通过接纳情绪、合理宣泄情绪、向他人诉说等方式来缓解恐慌,让我们在疫情中更好地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最后,要从官方渠道准确了解疫情,不轻信任何非官方渠道的消息,更不能转发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
Q2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这次疫情的新闻,各种真假消息让我紧张心慌,可还是忍不住会去刷,导致心情越发焦虑。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种焦虑呢?
建议:请大家相信政府公布的权威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了解疫情,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消息,防止由于虚假信息增加自我恐慌感,同时要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必要时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关注的频率,比如一天中哪个时间段专门用来看疫情信息,其余时间不去想这件事。适时轻视一下,做一些让自己放松休闲的事情。很多时候恐惧和焦虑并不是因为信息缺乏,而是信息过载,不断更新的信息也在不停拨动我们的神经,如果你属于容易焦虑的人,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
要改变自我的认知,用长远的目光看待短暂性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Q3
作为一名学生,在疫情期间天天居家,我们要怎样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建议:第一,经常通风,呼吸新鲜自然空气。新鲜的空气、流动的风和令人愉悦的自然气味都能够带给人们积极的感知体验。
第二,让视野拥有一些绿色。比如鲜花、植物、盆景和鱼缸等,如果家里没有这些绿色空间,也可以去阳台上看看周边的绿化景观,调节心情。
第三,增加环境中能够分散注意力的积极因素。在居家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室内环境做一些微调,比如通过手机、电脑播放音乐;在自己随手触及的地方放上喜欢的书籍和零食,调节心情。
Q4
疫情爆发后,在家中隔离十多天,内心十分压抑,我该如何应对?
建议:目前疫情严重,须继续在家自我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可以做一些能让自己感觉愉悦的事情,丰富生活,例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运动等,有效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此外,在家隔离或许也不失为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技能。
Q5
我的亲人在这次疫情中被感染了,我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
建议:首先要接受亲人被感染的事实,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如果不能面对面关照被感染的亲人,可以通过电话给他/她鼓励与支持,倾听他/她的负面情绪,不要让他/她产生被疏远、被歧视的感觉,要像往常一样对待他/她。
如果你现在出现了强烈的焦虑、恐惧等情绪且无法自我调节,建议你去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Q6
疫情发生后,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失眠、做噩梦,我该怎么办?
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他/她入睡前,让亲人陪伴一会儿,跟他/她讲讲话,或让他/她听轻松音乐。
如果他/她中途做噩梦惊醒,可请亲人陪伴在他/她身边,帮助他/她再度入睡。早晨醒来后,要告诉他/她做噩梦是正常的,不要过分担心。
如果他/她持续每天做噩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Q7
如果我要寻求心理帮助,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找到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建议:你可以从行业协会寻找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如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协会等,也可以从学校寻找专业心理辅导老师,或从当地医院寻找心理科医生、精神科医生;许多高校、心理卫生机构针对这次疫情开设了心理辅导热线电话和网络服务,你可以拨打这些热线电话或寻求正规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全国各省免费心理援助热线见小程序)
面对疫情
专家给小云彩的几点建议
在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的是面对的勇气。同样,在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面前,我们也需要勇气。既不要放大,也不要忽视自己及他人的身心不良感受和情绪。要告诉自己,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应激反应,接受这种感受,接受这份焦虑恐慌和不确定,坚信春日的暖阳定能驱散阴霾。
专家建议
我校特聘心理咨询督导专家赵建新教授给云财学子的几点建议:
1.
对自身及亲友的身心健康状态要有敏锐的觉知意识与及时调整意识。
2.
面对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事件,焦虑恐慌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带着这样的情绪,也可以继续正常生活。
3.
关注主流渠道信息,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自己吓唬自己。特别提醒大家不要看来源不清晰的新闻及易诱发负面情绪的文章。若个体长时间接触大量真假难辦的信息,很容易引起认知失调,更会诱发焦虑和恐慌。
4.
多与家人共处,相互支持。珍惜这段时间,在家好好陪陪家人,说说过去一年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把注意力从外部转移到自身来,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5.
如有需要,请积极求助于专业身心医疗机构。
6.
启动心理正能量,请相信科学,理性应对;相信国家、共战疫情。
春天已至,冬日渐远。积聚力量,静待花开。小云彩们,继续加油!
如果你对自身身心反应仍有困惑,请扫码下方二维码进行自我评估。
云南财经大学
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
在你身边
高老师QQ:1198025925
李老师QQ:1457408192
龙老师QQ:224161730
冉老师QQ:498473538
内容由学生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整理提供
主要参考来源 |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网站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推文
北京十五中学生发展中心推文
排版 | 宋美璇 张文静
封面图|张文静
编辑 | 吴炳昕
实习编辑 | 张文静丁紫怡 王照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