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
li
立
qiu
秋
立秋颂
一宿秋风未觉凉,
晨起白露满叶稍。
微风又扫普院叶,
又是一年立秋时。
一叶落知天下秋
今年8月7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立秋在大暑之后,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对中国人来说,立秋的重要性在于暑去凉来,预示孟秋时节的来临。但此时夏伏的暑气并未马上消失,“秋老虎”的余威甚于夏热,立秋因此又称交秋。因处在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所以既需要避暑又要注意防寒。
立秋三候
一候 | 凉风至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虽身处南国,亦有所感。凉风所至,叶感而落。
二候 | 白露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汉刘熙在《释名》中释露为“虑”,草木感知寒冬不远,凋零而忧,故白露满千枝亦成一种悲怆之美。
三候 | 寒蝉鸣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秋蝉在秋凉后发声困难,自知生命将尽而发声愈加凄切。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
敲黑板,又到冷知识科普环节
普院智多星快看过来
看看你知道多少关于立秋的小知识
1.你知道节气日期如何推算吗?
根据国际约定公式(并不是):[Y*D+C]-L
其中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计算过程中四舍五入取整数。
举个栗子:2020年立秋日期=[20×0.2422+7.5]-[20/4]=12-5=7,8月7日就是立秋。是不是很腻害!
2.什么是“秋老虎”?
秋老虎可不是动物,是一种气候状态。在气象学上将三伏以后短期回热并持续高温称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有迟有早,有时会来了去,去了又回头。
3.立秋各地有什么传统习俗吗?
● 秋社
秋社原为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唐韩偓在《不见》中有过相关记载。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夏天炎热,难有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温度降低,胃口大开,可以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民,由于地势复杂,山地多而平原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 食秋桃
在今天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吃秋桃的说法,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普院人的立秋养生宝典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精神调养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如遇不顺感伤之事,应主动自我排解,尽量避大喜大悲。同时注重精神食粮的摄入,多做加法,多进行反思才能厚积薄发。
起居调养
换季养生,要既有内调也有外养,既要防寒又要避暑。普院人可以早起晨读晨练,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
饮食调养
普院人可以多吃果蔬调养身体,收敛肺气。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发散辛味之品。同时进补要适度适量原则,否则物盛则衰,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立秋
秋字共九笔,一笔代表财富,一笔代表收获,一笔代表开心,一笔代表快乐, 一笔代表健康,一笔代表舒畅,一笔代表平安,一笔代表顺利,一笔代表如意。夏日的遗憾一定会被秋风温柔化解,夏去秋来,祝你笔笔是潇洒,笔笔都满意。
END
普洱学院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案 | 彭青龙 易莎
图片 | 网络
排版| 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