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喜讯从北京传来。8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揭晓,25部作品和5名译者获奖。大理州文联《大理文化》编辑、白族青年作家、我校文学院2010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李达伟的散文集《大河》获本届骏马奖散文奖。
李达伟的获奖作品散文集《大河》,用充满诗性和灵性的语言游弋于现实之河与文学之河之间,对潞江两岸的人居状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书写。作者对历史性的现在进行描画与定位,从而进入反思现代性的论域,在古典哲学思辨中寻找真理、意义与价值的恒常基础,回归对自然、天理、良知的朴素信赖,在传统中重新解释传统。文字里充满了“探索性”和“实验性”,他试图为现代的思想困境寻找思想根基,被论者称为“怒江的诗性之书,云南的灵魂之书”。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增进各民族文学工作者的交往交流交融,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努力推出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反映中国各少数民族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设长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奖、翻译奖。长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和散文奖为作品奖,获奖作品各项均不超过5部。翻译奖为个人成就奖,获奖者不超过5名。
李达伟,1986年生,白族,现居大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益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有逾百万字作品见于《青年文学》《清明》《大家》《美文》《散文》《百花洲》《西部》《广州文艺》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暗世界》《大河》和《记忆宫殿》。曾获云南文学奖、云南省年度作家奖、滇池文学奖、《黄河文学》双年奖、孙犁散文奖等。(杨通洲/文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祝贺校友李达伟,喜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散文奖!岁月悠悠,师生情长!大江南北,理大学子竞风流!情情相惜,无论身在何方,学子与母校始终心相通、情相连。值此,我们刊发李达伟校友的一篇文章和文学院教授于昊燕对李达伟获奖散文集《大河》的一篇评论,以飨读者。
给心灵以辽阔
2010届校友 李达伟
拿到大理学院录取通知书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我都在离家有两个多小时路程的牧场放牧,那段时间焦虑、沮丧、迷茫等等情绪困扰着我,放牧的自由与舒适都不足以驱除那些微妙的情绪纠葛。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一片迷茫,我在补习和来大理学院读书之间犹疑着。那时我对大理学院的认识很片面,甚至几乎就是空白的。来大理学院之后,对大理学院有了一些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后,原来那些片面和浅薄的认识慢慢淡去,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大理学院的美丽、厚实与博大,自己的思想也被大学本身所滋养着,并改变着。我原来的目标至少要到省城,或者到外省去读大学,我不知道自己是想逃离一些什么东西,还是因为别的一些什么原因。那时对于阅读的兴趣渐浓。经过了几天的心灵挣扎之后,我放弃了复读的念想,我不敢保证复读一年之后就一定比那年考得更好,同时还有一个念想,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大学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好像真的当时的理由就这么简单)。这次的决定,无疑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只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而已。现在开始慢慢梳理人生中的一段时,来大理学院读书的决定,无疑是当时幸运女神的一次眷顾式的选择。每每回忆那段大学时光,一些无法言表的感激之情就会不自然地漫溢开来。这里只截取两个片段,虽然只算是采撷了片羽,却也可窥见大理学院对于我的影响之深之远。
大理学院的校园风景很美,一来因之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背靠苍山,面朝洱海,二来校园风景的建设也极具眼光和想法,一些美景在我读书之时就被建造着,在当时即突显出了美学于人的那种意义,而另外一些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发美,或者慢慢彰显出当时被埋藏着萌发着的美感。从大理学院毕业之后,也曾到过一些大学,超脱于情感因素外,真正认识到了大理学院风景之美,并深感那几年在那样风景绝美的校园里读书是人生一大幸事。现在我经常会抽时间,回到大理学院,沉浸在绝美如故,更准确些说较之昔日尤美的风景之中。樱花的怒放后绚烂的铺排,已成大理学院一景,在我们读书那几年,樱花还长得不是很高,花势更远不及这几年,现在每到樱花开放之时,游人如织,络绎不绝,今年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和岳母前往母校看樱花,经受了长时间的行车拥堵之后才来到了校园,但面对着樱花开放之绚丽,瞬间那短暂受到有些影响的心情便变得好了起来。而樱花盛放只是大理学院校园众多美景中的一景。读大学时,我在这个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我经常从图书馆里借阅几本书,然后就到图书馆旁边的小竹林,或者是人工湖,或者是其他角落开始阅读。我在阅读图书的同时,也在阅读这些自然美景,或者说我在阅读这些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阅读那些图书,双重的阅读不断重叠和繁衍,我的思想在真正意义上开始变得丰厚起来。直到现在,这样双重的阅读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日常。
我是看到了大理学院图书馆里面馆藏的图书的丰富,并在短短四年时间里被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书滋养着。最让我无法忘怀的是在大学里,遇到了几个在我写作中必不可少的几位恩师。先是当时教我们普通写作的赵淑琴老师,把我的一篇习作推荐给了恩师纳张元,恩师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字一字地帮我修改,并推荐给当时负责编辑大理学院报的老师张时胜,我的习作便在他们的关心下不断见诸于学报,现在已经不敢再回看那些稚嫩的文字,但那确实于我的写作是最为关键的和重要的启蒙阶段。我开始对写作有了强烈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因文学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在想如果自己去了别的大学读书,写作的这颗种子可能只会在心灵深处一直沉睡着。而太多说不清楚的机缘和运气,让我来到了大理学院,我那内心深处写作的这颗种子得以被唤醒。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保山市隆阳区的一个村子里教书,恩师纳张元依然经常关心并激励着我,当时还在民族文化研究院的赵敏老师也经常关心我,并跟我多次谈起文化与文学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关心和闲谈式的启发,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视野狭隘的写作变得有些开阔起来,这同时也让我在那几年在乡村的教书生活之余,暗藏着另外一点点改变当时生活的渴望。后来也正是由于文学,我才得以从保山调回到了大理工作。
每每忆及这些,总会觉得大理大学(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理大学)因了校园的美,以及像恩师纳张元一样众多优秀老师的存在,以及其他种种,而有了独属于大理学院的一种精神与风貌,同时于我们而言,也给了我们狭隘的心灵以滋养以辽阔。
哲思与语言的嫁接
——李达伟散文集《大河》评析
文学院 于昊燕
耐住岁月磨洗的散文,要有见闻、见解、情感、体验、思考等基础元素、机巧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富有穿透力的魂魄。《大河》用独特与精到的语言建筑出作者的在场感与志趣追求,映射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李达伟处于一个有意味的节点:白族民族身份、80末时代身份,边疆地域身份。在物质层面无限度发展导致虚无主义弥漫的众声喧哗背景下,如何在传统价值摇摇欲坠中把握新形势变化方向,确立充实的自我立场是个难题。福柯说:什么样的历史构成了我们的现在与现在的我们?我们的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历史之中?如何才能走出我们的历史性现在而成为另一个自己?李达伟的散文显然在进行历史性追问,他的散文充溢着思的涌动,如“在一个想象力异常喷薄旺盛的地域,我感觉到了童话的真实,童话在那些民间的口头中产生。因青山、绿水、田畴、村寨、树木、大江,民间产生了各种童话。我在那个世界里拾掇着各种各样的童话。在那个黄昏,在那个于我而言是旷古的黄昏。那必然是旷古的黄昏,我看到了在黄昏中,天地之间所完成的旷古的缝合。那是属于我的黄昏,那是人迹稀少的黄昏,我也只是那么一次看到了黄昏以那样的方式堕入那条大江,有声的堕入,江水哗哗流着。渡口上面的老人望着黄昏的堕入。那个老人无数次目睹了那样的旷古,于他而言,太过寻常了,自然世界突然被黄昏的柔光,以及江流的柔光吞没,那个老人可能也看到了自己最终的堕入,生命的终结,以及灵魂的最终堕入。”《大河》是李达伟对历史性的现在进行描画与定位,从而进入反思现代性的论域,这个论域层次丰富,第一层次,他在古典哲学思辨中寻找真理、意义与价值的恒常基础;第二层次,他回归对自然、天理、良知的朴素信赖,在传统中重新解释传统;第三层次他试图为现代的思想困境寻找思想根基。
李达伟散文的迷人之处固然与内蕴的挣脱虚无主义的现代性丰富哲思分不开,但是,语境的质感,语调的流变,对新视阈、新技巧、新题材、新风格的探索也是构成李达伟散文的个人气质重要部分。李达伟的语言叙述有一种陌生化又似曾相识的错杂效果,通过个人化语境与民族心理、外来文化杂糅后叩响人们迟钝的神经。一方面,李达伟的语言具有捕捉本质特点的敏感性,文笔细致,叙事风格冷静多彩,比如,“原始的群山。原始的大河。寂静。当无法准确阐释寂静的时候,当真正渴望清凉的时候,想暂时避开世象纷乱的困扰的时候,就进入一片原始的密林。”短句与长句的衔接,呈现出描述的冷静与思辨的深沉,具有节奏跃动的快感,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收放自如。李达伟通过文字作为载体表达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叙述潞江坝的原生态故事,与现实建构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虚实相间之中,以语言的诗性,感觉的灵性,传达温情与伤痛混合的韵致,书写乡村嬗变的艰难与痛楚,以及这种艰难痛楚对于个体生命的磨砺。另一方面李达伟对平庸的话语保持着一定的警惕,力图保有个人审美的独立品格,以语言的鲜活品质与个性气质去赢取读者注目。比如,“我出现在许多密林之中,只为看溪水,只为看某片芭茅草,只为在某条林中路上安静地行走。在这些许多人看来直接就可以忽略的微小里面,我收获了最重要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比什么都重要。内心的某种真正的释然。我喜欢那些不是静物的自然,而是一个活体、活跃的自然。你同样在寻找着寂静,你也成了那些深入原始密林的人中的一员,那时你可以是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个,那时你听到了大河的声音,你说大河的声音是寂静的。寂静对于我们早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将会发现寂静的真正重要,你如是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李达伟侧重语言符号的自身排列,努力卸除赘语负载,运用复调叙述的技巧,抒情与思辨交错,使语言形式在平白之中通过排列具有新生功能与塑造功能。
李达伟立于生命的视角与立场,加上现代性的反思与历史性的追问,使其散文更加丰富与厚重,也更富于穿透力和张力,细腻的笔触里有热望与落寞、忧伤与欢喜、躁动与平静,最终形成祥和的平衡,让人读后感受到山路十八弯之后来到辽阔平原的豁然开朗,有一种顿悟的舒畅。
部分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作者:杨通洲 李达伟 于昊燕
责编:王平
校对:王平
终审:刘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