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信,承载万千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美好祝福以及对边疆群众的深情挂念,令整个阿佤山沸腾!
沧源自治县作为革命老区县,在争取民族解放事业中,沧源老区人民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展现了阿佤山人民不畏强权、伸张正义、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光荣传统。
“班老回归”“班洪四大嫂”……阿佤人民的进步历程,赓续着爱国守边的红色基因与血脉。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班老回归的历史。
第一篇 班老人民心向党
班老(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34年1月22日,英帝国主义侵占班洪和班老等地区的银矿,于2月11日攻击班老寨,佤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用生命和鲜血捍卫阿佤山。1941年6月18日,国民党政府在重庆与英使换文,签订了中缅南段未定边界协议,划定了所谓的“1941年线”,班老地区被划给了英属缅甸,引起了佤族人民的强烈抗议。
20世纪的班老寨
佤族人民坚定不移心向毛主席、心向共产党,从未承认“1941年线”。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中缅交界的班老地区定界问题依然没能得到解决。期间,英、缅军官为说服佤族人民接受缅军领导,曾多次试图与班老、塔田等地区大小头人联系,对他们进行威胁、诱骗、派粮、派兵、送礼等,结果都遭到头人、群众的坚决反对。在一次座谈会上,胡忠华说:“我们死活不归缅甸,跟毛主席走,死也要归毛主席,就是缅甸拿钱来,我们也不要。”佤族头人也曾多次向缅军表示,班老是中国的地方,只接受毛主席的领导。
1953年12月17日,中国撤回因协助地区群众剿匪而驻扎班老地区的部队,坚守在“1941年线”上。撤军消息传开后,班老地区的佤族群众整日担惊受怕,非常恐慌,心想是不是毛主席、党中央不要他们了。班老头人迅速召集头人、王子、群众开会商量,大家都表示要不惜牺牲与缅军抵抗到底。而后,班老头人决定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并请一二〇团驻南腊部队将信转交。信中表明,在班老地区驻有外国官吏,而班老人民不愿接受他们的统治,在班老人民心中,班老地区只属于中国,希望毛主席能派解放军驻守班老地区。信的内容简短明了,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边疆地区人民对党中央、毛主席的信任和对祖国深深的热爱。
得知此事后,中共云南省委和缅宁地委高度重视。1954年1月5日,中共缅宁地委、缅宁边防区成立工作组,深入班洪、班老地区开展解释和教育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工作组人员与胡忠华、胡玉堂等佤族头人代表进行真诚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头人和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表明毛主席时刻关怀着佤族人民,并对其历史上反英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的行为予以表扬;二是向地区头人解释,当前国家撤军完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根据佤族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的,避免佤族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三是说明中缅是有外交的,这一历史性边界纠纷问题,今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工作组人员做通了部分头人的思想工作后,又由胡忠华召集班老、塔田地区头人、王子共同参与会议,进行深入解释教育。佤族群众听闻工作组是毛主席派来的,“1941年线”内外地区的王子、头人共70多人主动前来参加会议。胡忠华在会上发言说:“毛主席不会不要我们的。”班洪、班老佤族头人也均表示要坚定不移靠拢政府,跟毛主席走,听毛主席话。通过工作组艰苦细致的努力,各地区王子、头人和佤族群众提高了思想认识,安定了情绪,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保卫民说:“我们决心跟着毛主席、共产党,与毛主席、共产党同死同活。”
1960年10月1日,中缅边民联欢大会
1954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四人回信。因班老地区当时属于未定界地区,云南省委建议由缅宁地委、缅宁专署党组向班老地区人民口头传达中央复信精神,转达党中央和毛主席对班老地区人民的深切慰问和关怀。信中写道:“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将随着祖国的建设走向繁荣和富裕的道路,卡瓦族也将和各兄弟民族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希望你们密切团结卡瓦族人民,为巩固祖国国防和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努力。”
一直以来,公平合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成为两国人民的迫切愿望。1954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在缅甸仰光发表了《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在坚持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缅两国进行了长达6年多的边界谈判,双方领导人从两国的困难出发,从解决边界问题出发,克服重重阻难进行多次互访,逐渐达成共识,中缅两国于1960年1月28日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协定》签订以后,中缅两国成立了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中共云南省委成立了“边界问题领导小组”。后由中缅边界勘察联合委员会组建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于1960年9月份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明确了界线走向和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及骑线村寨的调查工作。
通过党中央和班老地区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1960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联邦政府总理吴努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明确了班洪、班老部落辖区划归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班老人民回归祖国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回归当日,中缅边民2200余人在沧源勐董举行国庆节联欢,人民群众激动不已、热泪盈眶,心想共产党没有忘记他们、毛主席没有忘记他们。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的回信,现存于临沧市档案馆
从1960年11月18日开始,中缅边界联合勘察队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勘察工作,完成了145号界桩至177号界桩的勘察、树立界桩、绘图、标点、划线和各种资料的整理。1961年6月4日,根据中缅两国政府《边界条约》和勘察结果,中缅两国政府代表到达班老新寨,举行了班洪、班老所属村寨和“1941年线”各骑线村寨的归属签字交接仪式。佤族群众以最高的民族礼遇欢迎中缅两国代表进村,据班洪、班老地区工委1961年文件记录:“在寨子路边新盖撒拉房(凉棚),敲象脚鼓跳摆,撒谷花,献鲜花,几百人在寨外迎我们进寨。”今班老乡75岁老党员王老二(佤名:王尼章,系保卫国女婿)回忆说:“班老地区和平回归,联欢活动上我们不带刀、不带枪,只带自制谷花、鲜花,欢迎部队到来。”1961年6月5 日,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成立,胡忠华为主任委员,赵廷俊、胡玉堂、胡忠银、李华新为副主任委员,高耀新、赵元仁、肖老九为委员。
1961年10月13日,中缅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终于全面得到解决。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面对外来侵略,班老人民奋起抗争,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面对国民党政府签订“1941年线”事件,班老人民强烈抗议,据理力争,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们身上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热血,维系着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维护着祖国的领土主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边疆儿女为边疆繁荣稳定和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 党的光辉照边疆
2008年,班老乡边民互市一条街
一、当家做主站起来
回归时的班老地区,原始、奴隶、封建等多种因素并存,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民饱受战乱、疾病的折磨,生活极其艰难。人民依旧采用“刀耕火种”这种落后生产方式,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野菜,肉食靠打猎。交通的闭塞、语言的障碍更加让班老地区几乎与世隔绝。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几乎没有,只有极少部分头人子女能到班洪的甘勐学校接受教育,对普通民众来说受教育是一种奢望。疟疾、痢疾等多种传染病频发,群众治病只能靠“求神拜佛”,听天由命,班老一度成为“一高两低”(人口出生率高,存活率低,人均寿命低)地区。封闭落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瘟疫肆虐成了当时班老地区的真实写照。1961年6月4日,中国正式接管班老地区,从此,班老经济社会翻开新篇章,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佤族人民群众向来都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牵挂,面对直过民族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把稳定边疆、发展生产和科教文卫等事业作为班老地区回归后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平稳过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地委的工作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中央提出的“稳定人心、安定秩序、发展生产”的方针和“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保卫祖国国防,发展人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接管工作目标任务,1961年1月中共云南省委边疆工作委员会印发《关于接管班洪、班老和片马、古浪、岗房地区的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在思想上、组织上、政策上做好接管工作的准备,还提出“做好大小头人的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给予一定补贴,影响较大的在政治上作适当安排”“经常举办物资交流会,吸引新区群众参加,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具体政策,认真做好缓冲期的各项工作。1961年6月,云南省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提出“保护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各民族内部制度,维持现状”“免征税,免交公粮”“维护中缅两国边界友好关系,边民可以按习惯自由来往”等“十条政策”,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班老地区从“封建领主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是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稳定民心。班洪、班老地区行政管理委员会团结头人、群众和各界人士,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做通头人、宗教上层人士的思想工作,过渡期保持头人的地位、特权、地租、债务等不变,组织头人群众到北京、昆明参观学习。头人一再表示要听政府的话,并主动邀请班老地区工委委员到村寨指导工作,村民不仅没有外迁,在半年时间陆续回迁15户57人。另一方面,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帮助修建缅寺,为民族群众赶摆等宗教活动提供方便。
三是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条件,顺应民意。帮助村民新盖、修补住房,无偿向人民群众发放碗筷、棉布、粮食等物资,让群众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应人民开田开沟诉求,组织修建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扩大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紫胶、茶叶、芝麻、苏子等经济作物。勤劳的班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修水利,开新田,积极扩大生产,1962至1965年,班老地区农田面积由7373亩增加到11269亩,增长了53%。班老地区工委向村民提供耕牛贷款,鼓励饲养猪、牛、鸡等家畜家禽。据沧源县1965年农业生产综合年报表显示,1965年班老地区人均粮食达到305公斤,高于全县人均粮食产量38公斤。班老地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生活有所改善。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和健康水平。1963年3月,兴办班老地区第一所学校——班老完小,1970年9月开办初中班,让孩子们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1967年,班老辖区6个村均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医疗站采取以巡回治疗为主、下村下田送药、开展民族免费治疗为辅等方式,疟疾等疾病季节性爆发的增长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死亡率大大降低,直接保住了青壮年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同时,经常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变群众卫生观念,部分群众开始相信医学,不再相信鬼神和巫师。群众高兴地说:“旧社会国民党不管群众的死活,现在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让我们懂道理、讲卫生,生病的人也少了,今年(1963年)的粮食比往年都丰收。”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头人、群众更加相信共产党,靠拢共产党。整个班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到处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不由赞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阿爹阿妈”;“共产党说的做的都一样,对待男女老小很好。”
班老的回归,让班老人民迎来了从积贫积弱、受尽压迫到当家作主站起来的第一次飞跃。
2008年,班老乡木薯种植喜获丰收
二、改革开放富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班老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帮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山一地”划分到户、茅草房改造、“五个一”工程、“三村”工程、解“五难”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惠农富民政策,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转变发展方式,使班老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贫困面貌明显改变,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粮、扩经、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以“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方式发展橡胶、木薯、核桃、茶、竹子等产业,多措并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橡胶产业从无到有,种植面积从1980年的142亩发展到2011年的50186亩,产值834.98万元,成为振兴班老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采取“党政统筹、部门合力、社会广泛参与”的方式,不断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引进企业项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据统计,2011年班老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305万元,比1981年增加了3269.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3元,是1981年的50倍。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政策引导下,班老地区紧紧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大干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交通“瓶颈”,1978年班老开通了省级公路,1985年开通至县城客运,1990年4个村实现通车,1998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3年完成通县弹石路25公里……日益健全的交通网络让阿佤山不再孤单,也不再遥远。水利设施从无到有,1980年,建成班老小型水力发电站。2003年,新建上班老小型水库,群众用电难、灌溉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扶贫安居工程”“茅草房改造”等项目进行茅草房、叉叉房改造,解决了部分群众安全住房问题,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抓好“普九”教育工作,稳步推进职业教育。班老乡于1999年通过了县级扫盲验收,2005年通过了市级“普九”验收,2008年通过了省级“普九”验收,2011年通过“两基国检”验收,2012年全乡在校生达16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16%。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2年全乡有6个村医疗卫生室,各类基础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4%,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参与率达85%,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年全乡共有6个民间文艺队、18个娱乐场所、6个图书室,完成34个自然村广播电视工程,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认真宣传执行党的**政策,搭建起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维护了边疆民族的和谐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班老地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式,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还林和农田基本建设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合,通过实施“两山一地”政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改变了曾经“刀耕火种,毁林开荒”的落后生产方式,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1983年,根据省委〔1983〕38、39号文件规定和县委“两山一地”划分到户的工作会议部署,班老地区完成了“两山一地”划分到户的工作。各大队和生产队制定了不同程度的护林公约,例如,责任山和自留山任何人不得种粮食作物,责任山和自留山必须做到有伐有育等。分林到户后,群众高兴地说:“‘两山一地’的划分是限制毁林开荒、大锅饭的祸根,是让我们农民种好田、养好林。靠山吃山就是要养山。过去只吃山、不养山,毁林开荒搞得我们山穷水尽。农田包干到户后,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山林到户又将解决我们富起来的问题。”“两山一地”政策、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是制止乱砍滥伐、防止毁林开荒、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卫生、生态文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班老人民迎来了从贫穷落后到发展进步的第二次飞跃。
班老乡政府驻地全景
三、昂首走向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班老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紧跟党的步伐,沐浴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伟大光辉,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得一个曾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人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下足绣花般的功夫,全乡5个贫困村、5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43人建档立卡人口于2019年全部脱贫出列。至此,在快速发展60年后,回归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班老,大跨步迈入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产业帮扶政策支撑起“造血式”扶贫,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能增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要求,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班老地区围绕“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脱贫产业发展目标,确立起“白胶、黑猪、红鸡、绿菜、金(坚)果、黄牛”六大支柱产业。目前,班老橡胶种植面积达5.5万亩,产量4500余吨,产值4950万元,贡献全乡人均收入5885元,为如期脱贫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劳动技能,建立起乡、村“就业服务站”,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累计组织外出务工2068人次,既增加了老百姓的直接收入,又让边疆佤族群众开拓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比如,班老新寨村佤族女党员肖清,外出务工3年后,果断回乡创业,发展本地土鸡养殖业。期间,肖清积极主动参加省养殖女能手骨干培训班和农民科技培训养鸡培训班,带动村内10户养殖专业户,户均收益达3万余元,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越来越富裕。每当提起肖清这名党员时,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口称赞。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生态扶贫政策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对于生态环境特别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要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将生态扶贫视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2018年1月,国家六部委共同制定的《生态扶贫工作方案》,使班老贫困人民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许多实惠。班老位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都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保护区逐渐向内地延伸,对班老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维护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持续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和林业生态工程,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中获得收入,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截止2020年,国家累计发放退耕还林、地力保护补贴、天然林补贴等生态补偿金325.63万元,生态补偿建档立卡贫困户417户1674人,生态护林员66人如期实现脱贫。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以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为主的农村洁净能源扶贫工程,扎实开展村庄美化亮化工程,以“治污、治乱、治脏”为重点,新建排污沟5.5公里,新建公厕21个、垃圾池20个,安装太阳路灯216盏。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地区认真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让知识之光照亮每个佤族孩子的心灵。脱贫攻坚以来,班老地区没有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辍学,没有一个家庭因学习而返贫,全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1960年以前,班老地区只有部分头人及其亲属有机会接受教育,全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几乎为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教育扶贫系列政策,保障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19个校安工程项目落地实施,新建校舍10566.95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3442.7894万元。目前,全乡6个行政村均建有规范化村完小,在岗教师120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截止2020年,班老人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年左右。1972年,班老地区走出第一个佤族大学生肖庆明;2020年,班老新寨杨健明成为第一个研究生。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健康扶贫政策让班老人民能够看得上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按照国家出台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强化在档患病人群监管,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状况筛查,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四重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个人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5%,切实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和实行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2012年以来,班老乡建成标准化乡卫生院1所,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达1.2张以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606份。据村民口述,回归前的班老寨子里超过50岁的人很少,经过党和政府60年的努力,现在的班老地区人均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0岁。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安全住房保障政策让班老人民告别“茅草房”、“叉叉房”,住上了安全稳固的山间“别墅”。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是让亿万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两不愁,三保障”中的硬性指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于4类重点对象,严格执行国家农危改政策,科学鉴定危房、一户一策,分类推进。通过改造加固除危、原址重建、保护修缮提升、政府兜底等政策,实施“佤山幸福工程”、“新家园行动计划”和易地搬迁安置等工程,累计改造危房1188户,易地搬迁37户,危房全部排除,彻底解决住房透风、漏雨、不抗震的问题,一个“新村新房、宜居宜业”的崭新班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乡大干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佤族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归前,班老地区道路交通闭塞,人们出行、货物运输长期停留在人背马驼、肩挑、徒步的状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难以满足班老人民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经过60年的努力,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班老交通条件不断赶超跨越,班老乡通往外界的三级公路正加快建设,所有通行政村道路均实现硬化,实现了由“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土路到贯通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水泥路的巨大改变。据上班老村老党员王老二回忆说:“八九十年代,班老就只有一条公路,还是土路,去城里得走两天,还得在路上歇一晚。另外,我们住的房子也都是茅草房,上面住人,下面关牛,臭得很。现在好得很了,出门都不会把泥巴带到家了。”同时,大力发展邮电、广播电视等通讯设施,从1966年10月建立班老邮电所开始,到1967年开通班老乡广播,再到1982年8月小差转台的方式,解决了班老**看电视的问题,再到如今4G网络、宽带、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班老地区全面推进沿边小康村建设,努力实现富边、美边、固边、睦边目标。自2019年以来,临沧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强力推进沿边小康村建设,班老乡围绕构建“沿边公路、经济发展节点、基层组织力”三套体系,打造“产业村、旅游民族特色村、较大村、口岸和边境贸易通道、边境维稳”五种形态,实施“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兴边富民”五大工程,重点以讲好班老回归故事,保护开发茂隆银矿营盘炼银遗址、班老前哨排战壕、龙头山抗英战场旧址、班老回归交接仪式旧址,建设“忠魂班老红色旅游环线”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整合边境派出所、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班老分站、驻军部队(驻军11连)、中心校、卫生院、6个边境村等11个单位党组织,成立了班老乡国门党工委,构建“党建引领、一方统筹、多方联动、齐抓共建”的一体化新格局,特别是在边境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共设立疫情防控卡点16个卡点,168名党员干部和240余名群众齐上阵,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质朴、勤劳的班老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的班老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刻都在发展。正如市委书记杨浩东同志所说“率先把沿边村寨建成小康村,让世世代代的‘守边人’率先奔小康,是我们建设最美丽地方的‘临沧答卷’。”
第三篇 听党话 跟党走 幸福生活在前头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此前仆后继、迎难而上、不懈奋斗。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回首班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回归祖国,奋力创造幸福生活的历程,汲取前进力量,继续走好新时代临沧长征路,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在梳理班老回归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厘清班老回归这一伟大事件必须从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给班老王、绍兴王、摩邦王、碗莫王的回信内容入手。中央办公厅的回信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是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将随着祖国的建设走向繁荣和富裕的道路,卡瓦族也将和各族兄弟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六十多年前党向边疆少数民族、向班老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各族兄弟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一个也不能少,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班老乡政府街道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这个优良传统。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说:“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党如期兑现对班老人民的郑重承诺,阿佤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对人民永怀赤子之心,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克服重重阻力,与缅甸联邦政府开展了长达6年的谈判,为班老地区回归祖国扫清了主要障碍,创造了政治前提;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紧密团结各族人民,通过艰辛努力为班老地区回归祖国创造了有力条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960年10月1日,班老人民回归祖国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自1961年6月4日中国正式接管班老地区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真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耐心化解群众之间的内部矛盾,积极发扬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续奋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班老地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迎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共产党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正如歌词里所唱:“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架起幸福桥。”
帕浪村芒黑新寨
1954年,中央办公厅给班老人民回信,信中写到:“希望你们密切团结卡瓦族人民,为巩固祖国国防和发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而努力。”这是党中央对边疆人民的殷殷嘱托和殷切期望,班老人民始终记在心头,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面对帝国主义侵略、“1941年线”事件,无数班老爱国人士与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抵御外辱,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向广大人民展示了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回归祖国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班老人民坚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彻底改变了原始、封建、落后的社会面貌,走上了和平、稳定、发展的道路。班老人民用实际行动回应了党中央的嘱托和期望,从此踏上了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倾听老党员讲述上个世纪班老人民的故事,说到他始终相信共产党、相信毛主席的时候,眼神中写满了坚定,诠释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坚韧与执着。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曾经英勇的佤族人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为保卫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为守护国家的珍贵矿产资源,手拿大刀长矛、土枪土炮与入侵的英军作殊死战斗的画面。又可以看到曾经在“刀耕火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极其艰苦环境下,班老人民辛勤劳作、努力生产生活的画面。我们为班老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壮举感到震撼,为根植于班老人民心中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到骄傲。
今天的班老充满生机活力,人民安居乐业,明天的班老无限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临沧各民族人民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继续发扬“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沧新篇章,描绘好新时代临沧发展新画卷。
来 源/临沧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