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暖气,夏有凉风
食堂里的一日三餐
我们习以为常的感受着、享用着
而我们却不知道
师大还有一群“地下工作者”
他们穿梭、忙碌
在阴暗、潮湿、闷热的环境
他们默默地付出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其中的2位代表
一睹他们的风采
NO.1
设备巡检员
张华,后勤物业服务中心一名普通的维修工。
2013年进入后勤以来,张华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初出茅庐的维修工,成为了一名地下室设备管理骨干。8年时间,他解决过的维修故障近280余个,处理安全隐患120余项,精心呵护各类水电设备高效稳定运行,为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为维护校园秩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干一行爱一行,要做就做精”
2015年,凭借扎实专业的电工基础,沉稳踏实的干事作风以及对新知识敏锐的把握,张华被调整了工作岗位,成为仓前校区暖通给排水等系统设施设备巡检员。
与其他部门设备管理员不同的是,张华要面临的,不仅仅是整个校区3个锅炉房,4个中央空调冷冻机房、大大小小20余个水泵房,3个内河水处理机房共计近5000平米的管理面积,同时,他还要熟练操控各类水电设施设备的操作运行装置,包括各设备运行参数设定、电脑集控操作。第一次下到地下室,看到密如蛛网的“钢铁森林”、五花八门的各类阀门仪表,张华暗下决心,一定要摸透这些“铁家伙”们的“脾气”,成为驾驭它们的高手。他买来各类专业设备操作书籍进行自学,并随身带着笔记本,将每种设备的操作参数、数据波动情况全部记录下来,下班后再加以总结,从中寻找规律。遇到仪器设备上晦涩难懂的英文标识,他就虚心向厂家人员请教,并将各种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也都一一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武功秘籍”。随着工作经验的逐步积累,张华已经和这些“铁家伙们”融为一体,冬天增开哪些设备,夏天让哪些设备“休息”,哪套设备出、回水温度差异常了,哪台设备电机运转声响不对,哪些设施设备需要维修保养了,他都门门清,驾驭各种设备的本领也越来越强,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设施设备巡检员。
“明察秋毫,做个有心人”
数十把钥匙,被分成两串,张华每天揣在兜里,在校园各个地下室,按照巡检路线,来回走上两次。每次耗时约3小时,步行数达20000步以上,说他是“地下守护者”,一点也不为过。
去年12月11日,张华在巡检恕园8号楼地下室锅炉房时,发现压力表指数异常,当即排查增压装置设备有无异常,并报校维修平台。在校园建设处维修人员到位后,张华连续三天三夜,每隔一两个小时,配合建设处地面“听诊查漏”人员,不断地增补压力,逐一排查,终于准确找到水管破裂位置:为恕园5号楼靠河边的地下管道破裂。
今年3月6日晚上8点多,张华在巡检到博文苑5号楼地下室水泵房时,发现该水泵房内积水有20公分左右,情况险急。他第一时间断开电源,迅速蹚水到水箱顶部去关闭水阀,并立刻开启手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接着又去查看满水原因,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水箱进水浮球阀卡死,导致水箱溢水。维修完毕后,他仍旧不放心,留在水泵房内进行反复测试,直到确认正常后才放心离开,虽然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但杜绝了水淹事故的发生,张华感到欣慰。
每逢学校重大保障任务,比如G20、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历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张华就会以校为家,24小时蹲守地下主战场,开启“白加黑”高频率巡检模式,确保校区运行正常。
6年来,张华就像是这批“铁家伙”的“私人医生”,每天进行一天两次的“查房”。“只要用心对待它们,像关心自己健康一样关心设备的‘喜怒哀乐’,经常对它们进行‘体检’,及时‘对症下药’,它们就不会经常‘生病罢工’了。”他说。
NO.2
菜品切配工
相比于设备巡检员工作的环境,同样在地下室,餐饮原材料洗切组陈红玲团队所在的地下集中加工中心,就要显得热闹多了。
陈红玲,后勤饮食服务中心集中加工中心洗切组组长,主要负责仓前校区各区块餐饮原材料,如蔬菜、鸡鸭鱼虾等的集中洗切与加工。他们每天经手蔬菜约60余个品种,6000余斤,荤菜20余个品种近2000斤,这个数字,也随着校内师生人数不断变化。
“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走进加工中心,你会发现,机器边,水池边、砧板边、货架边,冷库间,员工们三三两两,忙而不乱。成堆成袋的青菜、土豆、南瓜、包菜等,被有序地堆放在相应的位置,这是恕园餐厅的,那是勤园餐厅的,谁负责切菜,谁负责清洗,谁上大机器,谁管小机器,每个人都心中有数。陈红玲要做的,就是根据每日各餐厅的订量,提前规划好切配节奏,在保证手头切配任务完成的同时,时不时地查看各小组的切配情况,比如今天的菜品质量如何,员工操作是否规范,如遇问题,她会第一时间上报厨师长或是中心主任报备。
“尽心尽责,任劳任怨”
地下加工中心环境不比地面,不论春夏秋冬,晴天雨天,加工中心操作间始终是潮湿的。因机器、水池飞溅出的流水,使得地面常有积水。遇到冬天,没有空调,冷水刺骨,但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度,她们会坚持用冷水洗菜,尽管双手冻得麻木,也没有一个人抱怨。
成堆的菜品,需要自己动手,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的菜品,她们每天弯腰,搬运不下数十次,切好的菜品,再一框框搬回,整齐地码到货架上,加上重复机械式的切菜动作,几乎每位切菜工都落下了腰痛的毛病。当小编问到,为什么不让男同志来帮忙,陈红玲笑笑说:“大家都有各自的活要干,搬一袋就要喊一下,不仅耽误功夫,打乱节奏,也怕放错菜品,影响餐厅正常开餐。”再比如切洋葱流泪,削山药过敏等,对她们来说,都已经不算是什么困难了。
“人工与智能设备协作”
加工中心配有大型叶菜清洗机,小型切片机、刨皮机等自动化设备若干台,用于大批量叶菜及块状菜的加工,解放双手,也提高效率。但只要忙得过来,她们都会尽量选择人工切菜,一方面便于查看菜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把原材料浪费降到最低。自光盘行动开展以来,陈红玲团队集思广益,将带皮带茎菜品多方利用,如将萝卜皮、花菜根等收集起来,制成酱菜。将鱼身上的不同部位分开加工,做到一料多菜、一菜多味,从加工的角度,为光盘行动出一分力。
地下场所空气流通性差,潮湿、闷热
在这工作的你们,辛苦了!
编辑:叶子怡
责任编辑:田盛监制:周志琴
出品:党委宣传部、校融媒体中心
为HZNU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