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大百科
金融与经贸学院
按照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建设经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金融与经贸学院奉行“德才兼育、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专业知识理论与创新创业素质、实践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金融与经贸学院下设金融学系、经济学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和保险学系,包括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保险学等五个本科专业,除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外,其他四个专业均授予经济学学位(全校共有六个专业授予经济学学位)。其中,金融学专业属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一个院级智库——地方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一个院级研究所——区域金融与经济研究所,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团队、“数字经济”科研创新团队、中国特色金融扶贫理论与实务等三个科研创新团队。
金融与经贸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6.8%;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97.30%,其中,博士学位有10人(占比26%);1/3教师有海外留学背景;外聘客座教授3人及数十名校外专家。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高层次课题22项,浙江省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教师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0本,发表二级以上期刊近40篇,省级期刊百余篇。教师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比赛奖项,获省级本科高校优秀教学案例3项;教师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1项,副部(省)级领导批示4项。
金融与经贸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00余人,着力打造学生专业社团、学科竞赛、学生科研、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协同互动的能力发展平台,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拥有金融学会、投融资学会、保险学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会、财经青年社等学术性社团,定期举办大学生金融创新、证券期货模拟投资、银行三项技能、国际商务谈判、保险营销策划等多项学科竞赛活动。近年来,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40项、省级奖项99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8项;获得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奖项3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7项。学生发表国家二级期刊2篇,省级期刊35篇,获得国家专利12项。
近年来,与同花顺公司联合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引进了金融领域含金量最高的美国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考级项目。分别与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外贸公司等合作,以“培训+实习+就业”的模式联合培养学生,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海外游学、带薪实习、交换学习、攻读MBA和国际硕士等创造机会与条件,开拓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每年有近10%的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
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显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用人单位综合满意度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多年排名第1;其中,金融与经贸学院毕业生2018年用人单位综合满意度指标排名全校第1,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指标排名全校第1。
按照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在全国独立学院社会科学类专业排行榜中: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经济学类专业在2017-2019年连续三年全国排名前2;其中,2018年全国排名第1。2020年经济学类专业浙江省排名第1。
财税学院
财税学院设有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4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16人。财政学和税收学是我校的特色专业和传统优势专业,其中财政学专业被评为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税收学专业为院级第一批应用型专业重点建设项目专业、院级传统特色专业和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覆盖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浙江省高校同类专业中最早设立并招生的专业。学院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讲师16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29人(其中博士4人,在读博士5人),占教师总数的96.7%。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获得多项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其他奖项。
财税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竞争力、适应社会需要、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学院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置于工作的首要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在抓好基础教学之外,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开设各类实验实训课程,使学生更多地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创新能力。通过班级导师和专业导师制度,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财税学院毕业生社会认同度高,就业情况稳中有升。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率历年均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面较广,就业质量较高,历年来进入政府公共部门就业的毕业生约为28%。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于2001年开始招生,2005年正式成立管理系。2010年管理系升格为工商管理分院;2020年更名为工商管理学院。学院目前拥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5个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5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教职工总数的100%。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优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得当,深受学生好评,整体学评教成绩名列前茅。
学院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多样性、开放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思想。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管理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管理实用性与技巧性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实用型管理人才;通过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国际上的PMP、我国的项目管理师等)的职业经理人及项目管理人才;工商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调研、销售管理、营销策划与管理、广告与公关策划、市场推广等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在社会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各类企事业单位急需的深受社会欢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从事区域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学院在“立足浙江、服务经济、面向社会、办出特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鼓励教育与管理创新,管理学院取得的成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逐年提升。学院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生气勃勃,学院聘请优秀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并实行综合导师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学术性、教育性、娱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营销文化节、浙江省大学生案例策划大赛等为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舞台。我院秉承浙江省倡导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为了提高我院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建立了多个签约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调查、专向调查和社会实践。
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知识结构较宽,动手能力较强,富于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位居全校前茅。毕业生主要在外贸、旅游、金融、制造业等企事业单位工作,社会评价良好。
工商管理学院在新形势下将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发扬“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精神,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第一的教育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科学管理,努力把工商管理学院办成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人才的摇篮,为地方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2020年武书连中国独立学院社会科学类专业排行榜中,管理学专业名列全国第五。
会计学院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会计学院由2005年成立的会计系发展而来,现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四个本科专业和会计学专业(ACA方向)、财务管理专业(CMA方向)两个特色课程班,在校学生1400余人。其中会计学专业为浙江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师资队伍。学院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近40%、硕、博士学位比例近80%、双师型比例近40%,青年教师大多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学院同时还拥有一支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行业精英兼职教师队伍,由华东地区知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及知名会计事务所合伙人等组成,包括吉利集团、海康威视、解百集团、思美传媒、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天平会计师事务所等。
会计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2010年成为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在中国境内的**ACA课程全日制教学单位。目前已有七届毕业生,超过五分之一学生申请到世界知名学府留学深造,如QS世界排名前十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八大名校联盟核心成员的悉尼大学和莫纳什大学、英国红砖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成员的卡迪夫大学、英国常春藤名校联盟成员的南安普顿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世界百强名校的利兹大学、美国商科排名前茅的迈阿密大学商学院等国外名校。2013年,学院又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及上海高顿财经合作开设财务管理CMA课程班,近几届毕业生全科通过率生近70%。学院同时对优秀CMA学生实习“CFO影子计划”,配备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实行一对一指导。
会计学院在新形势下将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把会计学院办成兼具“国际化、职业化、应用型”财会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摇篮,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学院
信息学院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信息系统审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智慧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5个本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四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49人。电子商务为浙江省首批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在“艾瑞深”独立学院的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位居全国第九,应用统计学为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院级特色专业。电子商务系被列为省级课程思政基层教学组织,数据挖掘、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抽样调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等四门课程被列为省级一流课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4名,硕士生导师5名,18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学院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氛围浓郁,成果丰硕,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9项,近五年发表一级期刊论文27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和IEEE TKDE、IEEE TIP等国际顶级期刊。
依托浙江财经大学经管优势学科背景,培养兼具信息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理论的“互联网+”急需人才,与阿里、同花顺、财通证券、达内科技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和联合培养,为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赞誉,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薪酬水平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法政学院
法政学院由法律系、社会工作系、行政管理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组成(由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共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法政学院合署),拥有全国为数不多的人民法院高校巡回审判庭(海宁市人民法院东方学院巡回审判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顾问单位和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单位资质(海宁市人大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合作单位)以及首批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省内独立学院唯一一家)和旨在为民营企业防控法律风险的浙江民营企业法律诊所。
法政学院秉持“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与海宁市司法局、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建海宁企业法务学院,与中共海宁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海宁市民政局共建海宁社会工作学院;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共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基地暨东方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韩国湖南大学、信韩大学等海外高校和国内顶尖院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等合作关系。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双师双能”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人(占比40%),博士和博士后6人(占比20%),具有牛津大学等海外名校留学背景4人,浙江财经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浙江财经大学民商法学、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所有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且95%以上的专业教师拥有律师、仲裁员、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多名资深教师受聘担任中共嘉兴市委法律顾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浙江省行政立法专家、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专家、浙江省仲裁调解中心专家及地方法学会副会长等多种社会职务,所有青年教师拥有法院、政府、社会工作机构等挂职锻炼经历,具备扎实的专业实务指导能力。同时,学院还建立了一支由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各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政府机关、行业协会以及各类企业法务总监、社会工作实务机构等资深工作人员构成的兼职教授或实务导师队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质量。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风建设为主线,理论与应用兼顾,坚持用学术和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多元发展,具有鲜明的学科和地缘特色。学院目前已与众多公、检、法、司、政府机关、行业组织协会、律师事务所、社会工作实务机构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近几年,学院立足专业,面向社会,依托法援,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各类地方法律咨询、法务服务等实习实践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大学生社区矫正志愿基地被评为省级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学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已形成“法政论坛”、“法政文化月”、“法学茶座”、“进德读书会”等多个学生活动品牌,参与各类学校活动成绩优秀,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多次获得省级奖项。
学院历届毕业生在国家与地方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国家司法考试“三大考”中通过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在人才市场表现出优良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广泛地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多年名列同类院校前茅。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司法行政系统、工商、税务、民政、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国家机关、律师事务所、专业社工机构、银行、企业及社区等企事业单位。同时,学院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取浙江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或进入英国艾克赛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等国外大学继续深造。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前身系2006年成立的东方学院人文系和艺术系,2010年随东方学院搬迁长安,人文系和艺术系合并升级为人文与艺术分院。2017年5月,为凸显学院应用型办学特色,学院由“人文与艺术分院”更名为“文化传播与设计分院”,2020年起更名为“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七年来学院稳基固本,推陈出新,不断拓展办学空间。现学院汇文学、艺术学两大学科门类,含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设计学三个一级学科,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等六个本科专业,教职工54人,在校生1400余人。
博文天地阔,雅艺事功卓。学院秉着“博文立人,雅艺立业”的人才培养理念,重复合,强应用,上传中华海纳百川之气魄,鼓励学习立足人文,交叉经营,博览群科,开阔视野与心胸;下承江浙经世致用之骨魂,引领学生苦修百技,笃习成艺,知止有定,勤事建功,成就人生之卓越。意深言简,取“博文雅艺”四字作为学院文标,鼓励师生,届届永传。
学院汇聚五湖精英,招四海贤士。现有教职工中,副高及以上10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2人。教职工54人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师资结构高效合理并蕴含未来发展潜力。学院配套有广告创意和艺术设计两个实验中心,建有数字摄像、数字录音、图文编辑、摄影、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印刷和陶艺等专业实验室13个,在海宁、杭州、上海等周边区域建立校外实习基地48个,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实训教学平台。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力倡良好学风,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参加学科竞赛、投身社会服务。截止2021年7月,学院学生获立项科研课题230余项,全部竞赛获奖1800余项,在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得全场大奖、金奖、银奖、铜奖等奖励350余项。学院学生还出版散文集,拍摄微电影,为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设计卡通人物和标志等,被媒体广泛报道,赢得良好社会评价。
学院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近年来有多位毕业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或进入英国赫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法国卢密耶-里昂第二大学、加拿大南阿尔伯塔理工学院等学校深造。毕业生被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温州日报、湖州日报、中国通信浙江设计院、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衢州市烟草专卖局、玉环市国家税务局、开化县国家税务局、武警浙江总队以及四大国有银行浙江分行及各地支行、宋城集团、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公司等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录用,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是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二级学院,现设有英语、日语两个专业和一个大学英语教学部。
学院治学严谨,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45人,外籍教师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4人,博士(包括在读)7人,97.8%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3.3%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浙江省社科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省级教改项目十余项,在国家一级、二级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同时,学院常年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授课。
学院拥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除良好的师资外,还建有省内独具特色的外语文化自主学习中心和完备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外语文化自主学习中心内有英国馆、美国馆、日本馆、商务谈判室、外文书吧、模拟联合国会议室等特色教室,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外语学习环境。同时,学院建有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并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合作成立新航道学院,开展人才合作培养。
学院一贯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科学管理学生。学院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校生近700人。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宽度和广度,在人才培养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成效显著,每年都会有不少企业单位提前来学院招聘优秀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生考研留学升学率逐年上升,2020年更是突破30%。
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国语学院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今后,也将继续积极探索如何坚守外语教学的本质,创新语言学科的新路径,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语言人才,为东方学院的外语教学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排版/许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