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公里支教路,他从“浙”里出发|在浙师,你也能

浙江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1800公里支教路,他从“浙”里出发|在浙师,你也能

他从“浙”里出发

将自己的所思所学带向广西龙州

立志以己之力托举更多孩子的梦想

他在“浙”里成长

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

全情投入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生工作中

只为成就更加多元更加优秀的自己

这是砥砺向上的求知路

亦是浙师学子的支教梦

入选研究生支教团推免专项计划

他就是来自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172班的陈辉

浙江师范大学

抒感性之怀,发理性之声

荣获校第十五届“绿城·十佳学子”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组优秀奖

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一等奖

……

从一个高考选考物化生的理科生,到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科男孩。大学四年里,陈辉要求自己既应有理科型冷静的思考和严谨的计划,也应有文科型传递人文关怀信仰的情怀。在面对竞赛、学习、学生工作层层叠加的压力时,理科型的计划性思维使他在压力之下冷静思考,及时安排每一个任务。“我会尝试把事情做得比较有条理,并严格约束自己,理科思维的影响并不直接体现在学习内容上,但会更多地体现在自己的学习方法上。”陈辉说。制定严格合理的阅读计划,进行每周、每个月的学习总结是陈辉在文科之路上对自己的要求。

浙江师范大学

陈辉参加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确定得失,做好分配,提高效率”是陈辉能够平衡学习、学生工作与竞赛的秘诀。在2018年校党员之家的先锋讲坛上,蓝詹宁学姐提出的一句话让当时还是主持人的陈辉印象深刻: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做好取舍,找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再以绝对的专注和投入去做这件事情。这是陈辉的座右铭之一。

浙江师范大学

陈辉在国旗下演讲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创新创业类的竞赛中,陈辉也始终秉持自己的人文初心。做项目时,切实考虑时代发展与受众需求,力求让团队的研究成果落脚在实实在在需要的人身上。担任校党员之家赴温州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长时,自己忙到夜里一两点反而去催队员睡觉。也正是因为这份情怀与细腻,他关注到祖国西南的那群孩子,走上支教的道路。“抒人文学子感性之怀,发时代青年理性之声”是陈辉大学四年留下的珍贵印记。

95分的能力,120分的压力

曾担任校党员之家主席

连续多年获得省政府奖学金

浙江师范大学优秀党建工作者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

陈辉是各项活动的“头号积极分子”,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他作为副队长组织并参与浙江师范大学赴南昌“50元生存15天”生存训练,将所得尽数捐给贫困学子;他参与国家级的大学生比赛,在广州和哈尔滨分别获得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在充实的忙碌中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不断探索着自己未来的方向。

浙江师范大学

陈辉在南昌生存训练时的照片

浙江师范大学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获奖合影

陈辉的大学四年与党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开始的新家人到后来成为党家主席,在新老家人这一身份的转变中,陈辉始终秉持着认真上进的态度。这里是陈辉眼中的“家”,是带给他许多鼓励、许多温暖的地方。张峰、陈海峰两位指导老师教会他细心和严谨做事,提出“在做好每件事情以后都能给自己打到95分”这样的原则,让他以更高的要求来做好每一件事。“海峰老师告诉我们,你拿出手的每一份作品在自己心里都应该达到95分,但我知道,老师做每件事都是用120分来要求自己的。”陈辉说。

浙江师范大学

在主席团其他16个伙伴的陪伴下,他们共同设计了《信仰的味道有点甜》红色话剧,他们在疫情下拓展新式学生工作,参与“寻访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七个一百系列活动献礼建党百年。陈辉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从别人身上汲取到智慧和情怀的碎片,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浙江师范大学

主演红色话剧《信仰的味道有点甜》剧照

95分的背后,必然是120分的努力与压力。用两个词来形容他的大学生活,那就是忙碌与充实。从大一开始的周末连轴转,到大二为了比赛和工作熬通宵成为家常便饭。2019、2020年两个暑假都留守在学校准备比赛,陈辉自我调侃已经到了一种“凌晨还未回去室友也不会过问,只会贴心地给他留门”的境界。“在寝室里我和陈辉的床铺是紧挨着的,然而有时是熄灯后的深夜,有时是未亮灯的清晨,我抬起头来看,总是只看见一张空空的床铺。很多时候,早出晚归好像成了他的常态。”他的室友竺胡冲这样说。

在“互联网+”省赛前夕,他曾为了修改文本三天仅睡了4、5个小时,只为精益求精。“我觉得我大学待的最多的地方不是寝室,是大活三楼的党员之家会议室和小办公室。”陈辉开玩笑道。

浙江师范大学

2020年的浙江省“互联网+”大赛受疫情影响改成了线上进行,这无疑给选手的准备和比赛的进行增加了难度,但陈辉和他的队友,将项目以最好的效果呈现了出来,最终晋级国赛。原本信心满满的他们却在国赛的抽签分组时遇上了“死亡之组”,最终在一众985高校的顶尖队伍中摘得银奖。决赛没有获得理想的名次,回来之后大家的心情也十分低落。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距下一场挑战杯的决赛仅有十几天,由于抽签时手气不佳,他们成为了当场第一个上台展示的队伍。重重压力之下,整个队伍在返校的十几天中及时调整心态,带着一种“不吃不睡也要把比赛打好”的信念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准备,最终斩获了全国金奖的好成绩。

浙江师范大学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领奖现场

从“浙”出发,向“西”而行

加入支教团,对于陈辉来说,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在四年浙师大文化的浸润下,缓缓结出的果。得益于学长学姐、前辈师长的优秀故事,在先锋讲坛上,在平时的聊天里,陈辉听着学长学姐们侃侃而谈祖国西南的故事,不由得被吸引。大二那年,陈辉加入了卓越教师班。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他跟随实践导师在一年内进行不下20次的听课、磨课和实践授课。大三那年,陈辉开始着手准备保研,从开始准备到确定录取:八月中下旬到十一月中旬,近四个月的时间里,陈辉经过层层选拔,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支教梦”。

浙江师范大学

“多读书,多积淀。”陈辉非常重视读书,本科时间参加了很多比赛以及其他的事情,读书时间可能不及预期。向“西”的这一年,是陈辉给自己的空窗期,“多读书,积淀自己,也可以为之后的研究生学业打好基础。”陈辉说。

赴龙州支教,1800多公里的漫漫征途,也藏着陈辉教育扶贫的信念。“我们不仅是教师,我们也是志愿者。”志愿者,是愿意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那片土地上,托起另一群青春的欢颜。“我眼中的龙州,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流淌着无数英烈的血脉。我希望自己可以在这里受到更多的教育,得到一些认识,无论是对于当下国家的发展情况,还是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红色文化的开发情况,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当地的教育水平与社会发展做一些贡献。”陈辉是一个很重视情怀的人,他也希望这份情怀可以一直支撑着自己走下去。以赤子之心,填补教育缺口,以青年之肩,托起教育梦想。

浙江师范大学

陈辉和我们的关系很好,我们会围在一起支起桌子吃夜宵,也会在考试前相互检查背诵的情况,或是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倾诉失意的苦闷。我们一起参加实习,他的师范技能是我们的榜样,他处理学生关系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学习。陈辉是我的好同学、好朋友、好室友。如今陈辉已经远在广西支教,也将回到浙师大读研,希望他在广西能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也希望他能够度过充实的、充满闪光的研究生生活!届时我们一定常在金华相聚!

——陈辉舍友 竺胡冲

从工作来看的话,陈辉是一个很拼很上进的人,能把党家的事情统筹的很好,无论是对内的活动,还是对外的交流,他都得心应手。一句话概括就是:有他在很放心!当然,生活中他又是个有趣温暖又有点憨憨的好朋友,生活小事,喜悦烦恼都可以和他互诉。希望陈辉好好照顾自己,健健康康!眼中总有光芒,永远意气风发,勇往直前,党家人永远在身后!

——校党员之家成员黄心怡

黎明是黑暗开出的花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未来的陈辉也会继续

守一份初心 矢志向阳

“总书记金句”专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浙江师范大学

文字| 朱宇 谢雨彤

图片 | 来源于本人

编辑| 夏凤翔 牟书瑶

责任编辑| 程松泉

往期回顾

浙江师范大学

为优秀学长点赞点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浙江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浙江师范大学-1800公里支教路,他从“浙”里出发|在浙师,你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