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海之滨,红霞万里,春潮滚滚
巍巍学府,宏伟壮丽,屹立甬城
年轻而又积淀厚重的宁波大学,怀揣着海内外宁波帮人的美好的愿望。无论行走在郁郁葱葱的白鹭林,或是置身于风光迤逦的甬江边,都能感受到宁大人生机勃勃、神采焕发的力量。
听,媒体声音;看,宁大故事。媒言宁大,记录宁波大学在新的征程中所走过的每一步坚强的步伐。讲述宁大人奋斗不息,无惧勇毅,用实际行动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01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退休前夕,宁波大学的这位网红“老顽童”,送给学校一份珍贵“毕业礼”
“我毕业(退休)了,把老爸留给我的专业藏书全部献给学院。”说这句话的是宁波大学海运学院退休教师王容,那个因为今年6月“毕业学生自发等他下课一起毕业”的视频火爆朋友圈的“老顽童”。几天前,他在学院群里扔下这样一句话,以他惯常“不走寻常路”的方式开始了新学期,也迎接他的退休生活。
王容老师捐赠的600余册藏书可不是普通的资料,其中具有教学价值达30余册、英文原版近80册,有部分连专业图书馆都鲜能借阅。其中,有一本日本航运学者岩井聪的译著《操船论》,当时发行量仅2050册,现存世更是寥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说起这些藏书,离不开王容老师的父亲——王弘慈,他是大连海运的首届毕业生,也是宁波港开港的第一人,现在舟山港最重要的航道——虾峙门航道,就是改革开放后王老凭年轻时候记忆绘制开通的。
“这是我爸和我所有的藏书,现在送给学院,但愿有用,我父亲王弘慈是大连海运学院首届毕业生,宁波港一号引航员,一起参与开创了宁波大港。我从教几十年,很多教学心得都是从我老爸的书籍中悟出来的,我每次想念我爸爸都会摸摸它们,对我来说他留给我最宝贵的就是这些‘孩子们’。天下之本在家,对我来说,宁大就是我的家,海运就是我的家,海运的学生们更都是我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这些书籍,很多都绝版了。再说,我只是把我的东西从一个家搬去了另一个家呀,它们有新家了呀,希望有用吧。”谈起捐赠的初衷,王老师缓声说道。
对于王容老师的这批藏书,海运学院也非常重视,让相关专业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登记造册。
海运学院院长郑彭军说:“大学里,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当然是学生,但老师也是个个会发光的,我们王老师,就是这么一个宝藏。他在海运学院待了40多年,是和海运学院一起成长的,我们学院正是有一批以王老师为代表的老教师,学院爱生护生的传统才得以延续。我代表学院真的很感谢王老师,也祝福他的退休生活越来越精彩!”
谈起王容老师,宁大师生最不舍的是他的“毕业”。
今年6月份,王容老师上完最后一节课,关灯,走出教室,宁大2017级航海专业班52个学生穿着学士服、整整齐齐分列两队,为他鼓掌,送上鲜花。
整齐的列队,被塞到手上的鲜花,直抵心扉的鼓掌声瞬间让这个“老顽童”眼泪直打转。来不及思考,王容举起鲜花,弯腰90度向大家鞠躬……
这样动人的场景被传到网上后,火爆了朋友圈,满满的师生情谊让人感动不已,王容老师一时成了“网红”。
执教34年,王容老师一直把学生当“主角”。
新生报到两周,他就能叫出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有学生到市区不回梅山校区,晚上就在王老师家留宿,王老师的家成了大家的“集体宿舍”;有学生突发疾病,他凌晨两点接到电话把学生送到医院照顾到天亮;他给学生家长打电话“报喜不报忧”,学生给他聊天“报忧不报喜”;学生有困难有困惑,他再忙也会抽空帮忙,他是学生的110热线;学生私底下叫他“老大”:“只要老大在,没有过不去的坎”;他自己有句话“我的学生只有我能骂,不能让别人骂”,为了这句话他严慈相济,努力教他们本领,也教他们做人……
今年9月,王容老师正式退休了,宁大师生更是不舍。海运学院航海系周江华老师说:“我和老王认识40多年了,也吵了了40多年了,我俩每次为了怎么样更利于学生发展吵得面红耳赤,这家伙很固执,有自己坚定的原则,现在他退休了,我以后得去他家找他吵架了。”
海运学院辅导员吴芳芸说:“我来学院三年,王老师一直很关心我们这些小辈,有时候给学生带吃的还会给我们每个人一份,班级同学有什么情况,他总是第一时间会来和我们交流,有时候就觉得他是我们学生工作的老大哥。”
海运学院大四学生周烨婷说:“我们老大真正毕业了,以后找他谈心不怎么方便了,但是他的联系方式我都记得,每次发微信他都很及时回复,现在他退休了,希望他身体健康,同时也和老大保证我们会好好学习的,明年毕业照一定要和老大合影”。
学生欢送的退休宴一波接一波,大家都说王老师退休了业务可是更“繁忙”了,大洋彼岸也送来了很多祝福。
17级航海专业王建同学目前正在23万吨的中海吉祥轮上,王建同学大一进来就在学生组织中凭借着自己幽默的性格和唱跳才能脱颖而出,刚开始忽视了学习,甚至在学业预警的边缘试探,王老师发现后赶紧找其谈话,一起讨论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并且时常在夜晚去王建宿舍,天性好动的王建在王老师日复一日的监督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毕业之时他和王老师斩钉截铁保证道:“等我征服大海,回来看你!”
正在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求学的17级航海孟欣怡同学刚好相反,整个大学期间,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谈及和王老师的故事,她笑着说:“王老师,就像我的爸爸,大学最幸运的一件事就是碰到他,我们整个班级和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我毕业都24年了,去年我们这帮老学生就知道老大今年要退休了,就准备给他办一个退休庆典,把孩子都带上,我们早就把王老师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也要把王老师教育我们的为人做事态度传承给孩子,成为我们海运人的家风。”海运学院98级航海杨晓说。
02
浙江日报 / 凤凰网
奥运会上获得5枚金牌,全运会上又连创佳绩 宁波竞技体育缘何强势崛起
9月21日晚,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宁波运动员、东京奥运会冠军汪顺夺得冠军,收获了本届全运会的个人第4金。至此,汪顺在全运会的金牌总数达到13枚,成为全运会游泳“金牌王”。在此前的射击比赛中,同样来自宁波的奥运冠军杨倩取得了两金一铜的佳绩。
在上个月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宁波选送的7名运动员,一举拿下5枚金牌,创下历史最好成绩,如今他们又在全运会上继续摘金夺银。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宁波对“竞技体育”引领现代体育之城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让我们一起来解码这座“五金城市”的奥秘。
体教融合一条龙培养体育人才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是石智勇……”9月1日上午,在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中心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全体师生们在教室里共同观看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73公斤级冠军石智勇通过视频发来的开学寄语。
匆匆发言后,石智勇又一头扎进宁波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以下简称二少体)的举重训练馆里训练。他也是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启蒙教练李冬瑜。出生于广西的李冬瑜曾经是举重运动员。1999年,作为人才引进,大学毕业的李冬瑜来到宁波体校担任举重教练。也正是他陆续发掘出了唐德尚、石智勇等举重运动的好苗子,并引入宁波。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每一个运动员成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专业的教练。”宁波二少体副校长程旭说,最高舞台的竞技体育都是顶尖人才的巅峰对决,既依赖平时的艰苦训练,也取决于个人运动天赋。而如何识别千里马,基层教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来,宁波积极引进和自主培养基层教练,打造高水平教练员队伍,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教练员队伍。李冬瑜就是其中一位。
获得东京奥运会两枚射击金牌的杨倩的启蒙教练虞利华也是其中之一。作为射击国家级教练,虞利华执教射击30余年,所带学生在全国以上级各类比赛中获得120多个冠军,其中更有王成意、康宏伟、张超玄著等一批冠军选手,正是这批新老运动员们的薪火相传促进了宁波射击成绩的整体提高。
作为竞技体育的领路人,近年来,宁波突出教练员队伍建设,将体育人才纳入宁波市专家目录,让体育人才也可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子女入读、配偶就业等公共服务保障待遇。宁波同时将体育人才纳入“3315”人才引进计划、“六个一批”培养工程及“创业创新”评审,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有效提升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
放眼全国的精准引才之策,使宁波的竞技体育水平更上一层楼。东京奥运5金中,射击、游泳在宁波基础深厚,而举重、体操并非传统强项。宁波人不止步于守成,而是积极开拓,以开放的精神、宽阔的视野,接纳外地好苗子到宁波培养。举重冠军石智勇的老家在广西桂林、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的老家在湖北石首,但他们都是从小被教练选中,在宁波的训练场上成长起来的。
在宁波,一个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选材、训练体系已经形成。2002年,宁波成立了体工大队,并逐步形成了以体工队为龙头,包括体校、二少体、水上(游泳)运动学校以及小球训练中心为主体,市队县办点、市级训练点和县(市、区)少体校为补充,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4级训练网络体系。如今,宁波市体工大队、体育运动学校以及各县(市、区)体育传统学校在训人数达两万多人,为宁波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及梯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宁波还不断扩展运动训练的深度,引进国家级训练基地。目前宁波有北仑的综合训练基地、鄞江的重竞技训练基地,多次承接国家队女子排球队、国家举重队、国家女子摔跤队、国家攀岩队转训任务,同时学习国家队先进的带训理念和技战术水平。目前,宁波拥有5个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一条龙”式体育人才的培养,当然更离不开“体教融合”理念的深入。“以往,体育生被认为是学习差的学生,学习和训练很难做到平衡,他们未来的出路更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如今一个个例子证明,事实上两者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宁波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宁波的中考政策,每年都允许高中段学校招收一定数量体育特长生,对那些长期在少体校训练而又无法向省队输送的运动员,也可以通过中考特长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通过高考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途径进入高校深造,既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又提高了学校运动队的竞技水平。
现在,越来越多的宁波学生通过体育,找到了成长成才之路。据统计,近5年来,宁波共有135名体育生考入双一流大学,其中105名被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
科技助力数字化赋能现代体育
“还有谁……”在东京奥运会上,当石智勇最后一把将198公斤成功举起卫冕后呐喊时,看不到他半点受伤的影子。实际上在奥运会开赛前一个月,石智勇在训练时大腿腘绳肌拉伤。随后腰伤复发,左手掌指关节也旧伤复发。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伤病如同影子一直缠绕着运动员,因此体育医疗作为竞技体育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2019年宁波正式成立独立建制的体育科学研究所,为运动健儿提供医疗保障。在6月23日石智勇大腿腘绳肌拉伤、旧伤复发时,医疗团队随即与时间赛跑,在科学保障之下,使得他抵达东京时身体状况基本恢复正常。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医学副主任医师沈异作为队医一路护航石智勇的东京之行,助力他成功卫冕。
宁波体育部门根据每一位运动员身体素质情况,通过内外联合保障的方式,按照“一人一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宁波运动员的伤病问题。
在科学医疗保障的同时,利用科技助力竞技体育,也成为运动员站上最高领奖台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有过一句名言——“现代奥林匹克水平的运动员已是科学的产物”,充分说明科技对提高运动成绩、挖掘运动潜能的重要作用。
“石智勇能够蝉联奥运冠军,不仅仅凝聚着运动员艰苦训练和教练团队的智慧,也与科技助力密不可分。”石智勇的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李建设教授说。原来在东京奥运会备战期间,宁波大学承担了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的《石智勇举重关键技术科技助力服务》项目。曾任亚洲运动生物力学学会主席的李建设是该项目的首席专家。
“对石智勇的技术动作进行三维视频跟踪,采集一手资料建立人体模型,对举重过程中关键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提供动作技术优化方案。”李建设说,科研团队跟踪拍摄了石智勇近两年参加国际、国内大赛以及极限强度训练条件下的试举动作,通过分析轨迹寻找可能的优化动作技术。最终科研团队拿出数十份技术分析报告,使得石智勇的技术不断优化,让他在后续的一系列比赛中屡破挺举世界纪录。而这也成为东京奥运会上,在石智勇第二把挺举192公斤被判失败后,敢于主动要求杠铃重量加至198公斤并成功的底气。
“正是科技体育发挥作用,保证了宁波参赛运动员的最佳状态。”宁波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宁波体育部门充分利用宁波大学体育学、力学和医学等重点学科的优势,分别与宁波大学的大健康研究院共建“宁波科学运动与健康研究院”、与体育学院合作“体教融合”体能训练、与医学院合作“体医融合”国民体质测试,进一步发挥挖掘科技助力体育的能量。宁波市体科所在保障好竞技体育的基础上,将触角延伸到了青少年健康、群众体育中,成立了宁波青少年运动健康管理中心,通过推广专业的运动康复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法,提升全民科学运动促进健康的理念。
筑牢基石久久为功带来大爆发
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东京奥运会的5金闪耀,在外人眼里,宁波的奥运金牌路似乎只有这短短5年。但从更长的时间看,其实体育文化和奥运文化在宁波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流淌已久。对于奥运会最高领奖台,宁波从未停下攀登。
竞技体育出成绩,是一场“马拉松”工程,需要一个长期有效的规划。从1990年开始,宁波从顶层设计连续3轮制定竞技体育十年规划,布局奥运重点项目,这次夺金的射击、举重、体操、游泳项目都位列其中,为竞技体育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从基层体育工作的实践来看,一个奥运冠军的培养最能体现‘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宁波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朱群说。
如果说奥运冠军是竞技体育巅峰,那么群众体育就是竞技体育的基石。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在宁波市全民健身中心举行。这是宁波体育部门举行的社区运动会,希望通过赛事下沉,丰富社区体育赛事活动,激发群众健身意识。“现在全市有上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运动会中,有很多社会体育指导员都直接参与各县(市、区)和乡镇运动队的组织和训练等工作。”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主任崔立琼说,为了带动更多人参与科学健身,宁波积极开展“十佳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十佳健身达人”的评选活动。
作为群众体育的支撑保障,这些年宁波积极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先后建成3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32个乡镇(街道)综合性健身场馆、325个村(社区)健身广场。而随着宁波奥体中心、绿轴体育公园、滨江体育公园等大型体育设施先后建成投用,为宁波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竞赛表演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场地设施。2020年,宁波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4.3万平方米。今年宁波又通过了《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为全民体育增加了保障。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也可以促进全民健身。从亚洲举重锦标赛到首届龙舟世界杯,近几年宁波每年举办各类国家级以上赛事50项以上。
随着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全面推进、多箭齐发,体育的体量越来越大,仅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必由之路。位于北仑的宁波国际赛道,整个项目9.5亿元投资,全由企业投入。赛车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单算经济效益,这笔投资20年都未必能收回成本。“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消费国,汽车运动潜力巨大。”
宁波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办训,先后选出了30家宁波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社会训练基地。这次东京奥运会参加马术场地障碍赛的运动员张兴嘉就是社会办训的奉化天驿马术俱乐部的在训运动员。同样,街舞、高尔夫等社会办训项目也有运动员代表浙江队参加这次全运会。如今在宁波活跃着500多个体育社会组织,提升了社会办竞技体育的热度,带动了体育项目俱乐部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承办体育赛事,让宁波体育运动得到了高速发展。宁波市体育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宁波体育人口占比为41.2%,全市每年举办各类健身活动6000多场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波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运动员、教练员的辛劳拼搏,离不开几代宁波体育人的不懈奋斗,更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和宁波这块体育事业的热土。”宁波市体育局局长张霓说。
03
河南日报客户端
宁波大学“牵线”,青蟹“呼朋引伴”,“海鲜家族”首次在内陆混养成功
“最大的一只青蟹重达一斤,你看这个头,大且饱满,色泽也比较正。3个多月时间,比在沿海生长速度还快!”9月19日上午,秋雨蒙蒙,在位于延津县塔铺街道盐厂村的海泽情水产养殖基地的河南盐碱地青蟹养殖验收现场异常热闹。拿起工作人员捕捞上来的这只“蟹王”,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青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主席、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王春琳说。
在科研团队的指导下,青蟹养殖基地今年同时混养了来自海水物种的南美白对虾和缢蛏苗,实现了内陆地区海水蟹、海水贝、海水虾多营养层次混合养殖模式的突破。“从当天的验收结果来看,长势也非常好。缢蛏和虾蟹混养不需要投入,缢蛏主要以藻类为食物,而虾蟹粪便为藻类生长提供直接营养,不仅增加了亩收益,还实现了生态养殖。”延津县海泽情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强说,根据专家建议,他的基地目前实行“南美白对虾-青蟹-缢蛏”立体混养模式,亩产纯效益不低于1.5万元。
宁波大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团队2017年开始青蟹低盐养殖研究,后来在我省兰考和延津设立试点,去年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青蟹在内陆盐碱地养殖。今年春天,北京客商马强经过考察后,在延津县承包了120余亩盐碱地投资水产养殖,采用宁波大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团队科研成果,从水质调控到养殖管理,全部实行标准化青蟹养殖技术体系。马强也因此成为国内投资内陆盐碱地青蟹养殖第一人。
当天,由宁波大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团队及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体系主办的验收活动,主要针对马强养殖基地里的青蟹长势和立体混养模式效果进行验收,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原局长、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研究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教授,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顾志敏研究员和河南省大宗淡水鱼体系专家团队、河南师范大学聂国兴教授团队等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参加了验收。
据介绍,此次验收的青蟹于6月8日投放苗种,时重15.47±7.13克。经过103天的养殖,从现场捕获的105只青蟹来看,最大的重489克,平均体重329.32±61.79克。
宁波大学科研团队的主要研发成员王欢博士说:“去年在延津的验收成果表明,盐碱地上养青蟹,不仅能‘养活’,也能‘养好’!而今年验收成果更为喜人,一般养殖商品蟹最大就是500克左右,但中秋时节沿海地区青蟹个头平均在250克左右,延津基地的青蟹个头平均在300克以上,表明生长速度更快。尤其是受7月份特大暴雨的影响,养殖水塘的水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青蟹整体长势还这么好,说明我们的标准化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具备了可广泛复制的成熟模式。”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表示,内陆青蟹养殖成功不仅能让内地人更快更便宜地吃到青蟹,关键是能改善利用盐碱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盐碱地实现规模化养殖海产,将成为我们的巨大的资源。
与会专家认为,由于国内青蟹总量不高,仍需大量进口。再加上养殖海域一度缩减等因素,内陆盐碱地养殖极大可能成为青蟹产业发展的热点。从河南试验成功的青蟹养殖模式,已推广至山东、内蒙和宁夏等盐碱地地区,再结合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来看,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听到专家验收评价,马强信心十足:“中原地区消费潜力大,且交通运输方便,我们正在扩建温室养殖池,让内陆盐碱地一年四季都能养殖海水虾蟹贝!”
延津县委副书记于志杰说,该县现有20万亩一般性农田,县委县政府将全力为青蟹等海鲜产品在延津的落地与发展做好保障,接下来将把适合养殖青蟹的一般性土地规划出来,扩大养殖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04
宁波晚报
牡丹画展、旗袍秀、制作月饼花灯,外籍友人在宁波这样过中秋
9月17日下午,在镇海九龙湖红牡丹国际家园,来自西班牙、加拿大、摩洛哥等十余个国家的16名外籍友人欢聚一堂,办牡丹画展,旗袍走秀,制作月饼花灯,提前过中秋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镇海九龙湖红牡丹国际家园以花为媒,笔墨传情,在负责人姜红升的努力下,这里已经逐渐成为外籍友人在宁波的“新家园”。
“马上就要中秋节了,我们专门在这里举办了一个中秋雅集,邀请一些外籍友人前来参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姜红升说。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牡丹画,红艳艳的牡丹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些画作都是出自外籍友人之手。在展室一旁,长长的书桌上铺着宣纸,几位来自宁波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挥毫泼墨,创作牡丹画。对于初学者,姜红升在一旁耐心教学,将牡丹表达的中国式意境传递给外籍友人,让他们能在短短2小时内画出一幅牡丹。
“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牡丹画也学了好长一段时间,今天特意和同学一起过来,参加中秋节活动,感受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氛围。”留学生穆菡来自塔吉克斯坦,虽然在宁波已经三年了,但这是她第一次过中秋节,“以前中秋节的时候,中国的同学都会送我月饼,今天这里还有制作月饼、花灯的环节,我非常期待。”
来自加拿大的“网红”玉米先生也来到活动现场,不仅会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宁波话也是说得很溜。“来中国以后,每年中秋节我都会吃月饼,五仁、豆沙、芝麻……各种口味我都吃过。月饼是团圆的一种象征,还有对亲朋好友的思念。”玉米说,吃了那么多月饼这是自己第一次制作月饼,还挺有意思的,一定要带几个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送给朋友同事。
旗袍展示了东方之美,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活动现场,外籍友人穿着典雅的旗袍,手持古风圆扇,在悠扬的古乐伴奏下,缓缓而来,在九龙湖风光旖旎的山水之间,展示着旗袍文化。
九龙湖红牡丹国际家园让不同国籍、不同语言的人,共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据了解,接下来,九龙湖红牡丹国际家园将积极举办一系列国际化文化交流活动,并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策划开展一系列活动,架起外籍友人与中国之间的友谊之桥,为打造宁波独特的国际人文交流品牌注入更多活力,也把文化艺术融入九龙湖的乡村发展之中。
05
人民日报新媒体
火出圈的“陈剑平院士书信”姊妹篇来啦!这次他和宁波大学学子聊读书
“我虽是院士,我也愿意与任何一位宁大学子交换。年轻,是人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人在年轻时可以做许多有用的事,但是顶重要的一件事,是读书。”
9月16日,宁波大学官微发布了陈剑平院士写给宁大学子的一封信,开宗明义谈“读书”。文中一连发出四大追问:为什么要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以后能做什么?陈剑平院士和宁大学子做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希望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强盛国家的使命、百舸争流、时不我待,随时做好上场的准备,为扛起时代重任打下坚实基础。
为什么要读书?
陈剑平的回答非常接地气,“对于想过好小日子的同学,读书可以丰富你的人生体验;喜欢去探索的同学,读书可以让你在更宽广的舞台上施展抱负;对于还没想清楚未来的同学,通过读书和思考,可以去辨别、确定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陈剑平院士以李四光为例,“李四光一次次改行,从革命者,到学造船、学炼钢、学开采铁矿,到学地质,最后发现大庆油田……为国家而读书的人,始终被中国人记着。”
平凡如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整天奔波在路上仍抓紧一切时间读书,他的努力与坚韧,让他走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信手拈来的诗词典故,镇定舒展的气质,原来一个人的高贵典雅,与职业和身份无关。”
怎么读书?
陈剑平院士一言以蔽之“找到兴趣”。
“有的同学会说,我学了一学期,发现这个专业一点都没意思,我不感兴趣。”
陈剑平以“学钢琴”为例,“我有个朋友孩子从小学钢琴,弹了一个月,说没兴趣,他妈妈问他,你连一个曲子都还没弹下来过,连钢琴曲的美妙都没感受过,你哪来的判断说自己没兴趣?你先别说兴趣不兴趣,先坚持弹一阵子再说。”
“历史系同学说不喜欢这个专业,没劲!我想问,你认真读了几本历史书,是不是像追剧一样认真去读的,我相信,如果你真正沉下心来,仔细研读一本历史书,一定会被里面的风云激荡、世事变迁所吸引。”
“找不到兴趣,是因为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兴趣的发现和培养,需要的是责任:首先对自己负责。”
“兴趣不是轻易长出来的,要通过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从枯燥的基本功开始萌芽。”
陈剑平院士指出,读书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知识,第二层次学方法,第三层次学眼界,第四层次学境界。
大学生要读什么书呢?
陈剑平院士提出,大学生要上好自己的专业课,这是狭义的读书,除此之外,还要广义的读书,读专业以外的书。“除了有字书,同学们还要读无字书——从跟同学、老师、社会的交往中去学习。学习怎样为人处世是好的,既坚持原则,又懂得变通;学习你喜欢的老师身上那种通透的人生观和渊博的知识;学习社会上的那些普通人在生活里挣扎,但他们从来不放弃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努力,学习他们的乐观、豁达、认真、吃苦耐劳……”
“读书是立体的。读专业书是必修课,博览群书是选修课;读有字书增长智商,读无字书增长情商。”
“有同学说:读这么多书多累啊!但等你们步入中年,背上了生活的重担,就会知道,年轻时在大学校园里的几年,是人生再也不会有的最好的读书时光。所以,抓紧一切时间,让自己充分利用、享用这转瞬即逝的几年大学时光,多读书。”
读书以后能做什么?
陈剑平院士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和工作经历,告诉同学们好好读书必有作为:
“我跟你们这般年纪的时候,也是懵懂地报了浙江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上大学的时候有相当长时间在迷茫,就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实习接触到农业生产,我感觉植物保护有很多学问,还是个关乎生产实际的问题,其实是蛮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平均产量的15%因为遭受病虫害而损失,把它们管控好就可以增产15%,这是多大的增收啊。尤其小时候吃不饱饭,更觉得这个专业非常重要,所以我就认真去学了。认真学,就学出了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又到了英国洛桑试验站去进修、合作,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研究,本来需要一年,我只用三个月就把它做完了,剩下的九个月我就挑战一个世界难题,一个国际上30年没有解决的植物病理学重大科学问题——禾谷多黏菌和植物病毒的关系。仅仅一年时间,我就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它做成了,世界有很多实验室向我发出邀请,后来我转到苏格兰作物研究所去读博士。
博士毕业后,我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选择:留下?还是回国?如果留下来,科研手段先进,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高,收入比国内高几十倍。但是我回来了,我觉得我学的东西我的国家更用得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与整个国家的人们一起奋斗、建设和创造,也一起成长、进步和完善,我现在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甚至已经超过国外的同行,生活条件也非常好,而且安全、稳定和便利,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个人的事业充满信心。我带领着团队承担大项目,研究大学问,解决大问题,培养许多优秀人才,事业上有成就感,还得到社会尊重。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上,国外同行反过来羡慕我。”
“做学问这个东西,就像种庄稼,急没有用。它只遵从一个铁律: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汗水、足够的耐心,还要经受住大自然恶劣天气的考验。”
“人才培养有周期,越是提前自我规划,未来越是有可能发挥大用。”
“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人才去培养,珍惜大学里的每一天,认真读书,用脑子读书,纵横捭阖地读书,你一定会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06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食堂师傅们的“中秋PK赛”不能输!
这所在甬高校推出了情怀月饼
临近中秋,又到了一年一度高校师生刷屏自家月饼的时候,食堂师傅们也纷纷亮出真正的技术,琳琅满目的月饼迷了人眼。
眼下,宁波各大高校新生已陆续开学报到。他们中有不远万里来甬求学的,也有选择在“家门口”大学读书的,但不论远近,走出家门始终牵挂的总是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如何寄思乡之情,“大学月饼”在高校师生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不,这两天,宁波大学师生们的朋友圈里纷纷晒出了宁大“风华”月饼,网友们直呼“别人家的大学”又来了!
在每个传统节日,宁大人都会迎来自己的“专属美食”,有元宵节的免费汤圆、端午节的“宁大粽”礼盒、冬至日的番薯汤果……这些蕴含着浓浓传统文化的饮食服务,受到了师生的大力追捧。
中秋节的宁大“风华”月饼,更是近年来备受师生和校友期待的传统美食。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对中秋的必备之选。宁大人吃月饼,吃的更是学校对同学们的一种浓浓宁大关怀和情感,这也是我们学校食堂多年来坚持亲手制作宁大‘风华’月饼的主要原因。”宁波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柴哲军如是说。
今年宁大“风华”月饼又以崭新的包装和口味与师生们见面。
礼盒形似一本厚重的书籍,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一套共有红绿黄紫四色,分别印有宁大主校区、梅山校区和植物园校区等校区地标性建筑。其中,有一款印着学校真诚图书馆的图片,真诚图书馆由该校1998届校友庞升东向宁大捐资助建,将此图片放于包装中,也是体现了宁大多年来传承的感恩文化。
此外,书脊上“来自宁大的礼物”,犹如跨越时空的纽带,将学校与各位NBUer紧密相连。打开这本“书”,宛若打开一份清香的手信,此刻便是牵挂着大家的宁大。
送给学生的迷你礼盒则以经典的“宁大红”为底色,奢华的“绣线金”为配色,封面印有宁大LOGO、南天门等宁大元素,“一口宁大饼 一生宁大情”这十个字虽然简单平淡,却是宁大对广大学子们最朴素的期望。
来自食品与药学学院21级食工的胡佳玉是宁波大学新生,即将在宁波大学度过第一个中秋节的她今天拿到了学校赠送的宁大“风华”月饼,远离家乡1500多公里的她激动地跟记者说到“离家太远,父母也担心我,但是看到宁大的心意真的有被感动到。这是我和宁大的第一个中秋,希望以后在宁大越来越开心!”
领取到宁大“风华”月饼之后,宁波大学阳明学院的新生21级英语崔磊兴奋不已,“十分庆幸自己可以成为宁大的一员,也很高兴将与宁大一起过中秋,在宁大赏月,品尝宁大为我们准备的满满心意。早就听说作为宁大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宁大的人情味,现在看到学校在中秋节对学生的浓浓关切,心里更觉感动。”
商学院21级金融专硕崔馨仪今年宁大本科毕业又刚考上宁大研究生,她说:“今年是在宁大的第五年,每年都很幸运吃到了宁大月饼。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刚入学就收到了饱含宁大温情的月饼,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归属感。祝福宁大与每一位宁大人中秋快乐~NBU yyds。我的本科的同学们都奔向远方,各自发展,但都是宁大人。想给她们寄一份宁大月饼,遥寄思念”。
法学院2018届法律专业毕业生刘新已经毕业多年了,每年都要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宁大食堂订购几提宁大“风华”月饼,收到月饼之后,他高兴地在朋友圈分享“毕业后最怀念的食物,宁大的月饼!第一次吃就觉得好好吃,跟别处卖的月饼都不一样。结果后来年年有创新,导致每年都想再买来尝一下。创意的包装已经成为走亲访友必备产品,每年不仅自己吃,还有朋友要求代购,真是太棒了。
“今年我们动了很多心思,月饼包装设计改了很多次才定稿,月饼口味也是通过师生自己投票投出来的,馅料方面要求供应商调整配比,保证制作出的月饼少油少糖更加健康。这几天师傅们都在加班加点制作月饼,就是为了师生和校友秋天里的第一口月饼,是来自宁大的。”该校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洪银娇说。
高校肩负文化传承重任,这在新时代对于高校饮食服务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波大学饮食服务中心充分挖掘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服务育人中去,让宁大人的饮食更美味,更有内涵。
结语
Epilogue
汇入江海
涓滴才能永不干涸
融入时代
宁大人自有无限精彩
以实事求是之心
行经世致用之事
宁波大学和宁大人
带着理想与信念
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
传承宁大精神
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篇章
宁大的故事
未完待续…
来源:宁波大学新闻网
宁波大学
本科招生办
微信号公众号:NBU-ZSB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邮编:315211电话:0574—87600233传真:0574—87609301学校网址:http://www.nbu.edu.cn招生网址:http://zsb.nbu.edu.cn2021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