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而形式多样又历史悠久的成语浩瀚如烟
也难免有些“盲区”成语了
那么今天就请跟着小园来巩固学习
那些99%的人都不认识的成语吧~
01
2019年7月25日晚,《新闻联播》播报了一则国际锐评时,一句“令人喷饭”刷爆网络并成功出圈。它是个经官方科普证实过的成语,用于形容事情或者说话非常好笑,以至于把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
成语出处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02
这难道不是世界珍贵文化遗产——中国长城吗?没错!不过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还是个如假包换的成语。用以比喻国家所依赖以守卫疆土保国安民的将士,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成语出处
出自《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03
我们每天都在说的这个四字词居然也是个成语,想不到吧!意思是两条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对去向作出选择的境地。
成语出处
出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下·旧说崔慎为瓦棺寺僧后身》:“何以不待其末年,执十字路口,痛与百掴,方为快意。”
04
什么!这居然是个成语?这难道不是一个主谓短语吗?你可别不信,“博士买驴”还真是个成语。不过此“博士”非彼“博士”,这里的“博士”是古时候的官名。这个成语被用来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成语出处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05
难道是指悲惨遭绿的少年吗?古时就有用“绿”来描述了吗?当然不是!这个“惨”,通“黪”,指色彩暗淡,并不悲惨。“惨绿少年”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后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成语出处
原典出自唐代张固的《幽闲鼓吹》,“喜曰:‘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06
药店里飞进了一条龙?这个成语可真是让人疑惑不已。其实啊,飞龙,指的是中药的龙骨。而龙骨,则是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将人比作骨骼化石,实指人骨瘦嶙峋。
成语出处
最早可见于南朝宋的乐府诗《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李商隐也有诗曰:“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07
这个成语看着觉得意思很简单,蝉夏生秋死,自然看不到雪。但是它的实际意思是讽刺人不懂变通,难以衡量现状。也可以形容没有见到就不相信的人,是见闻不广的意思。
成语出处
出自汉·桓宽《盐铁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08
看了这么多成语,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了,这肯定不是把论语撕成一半的意思。“半部论语”也称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指的是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
它出自宋代罗太经的《鹤林玉露》,讲述的是宋太宗赵匡义和赵普的故事。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学识浅,所读之书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当宰相不恰当。而赵普却回答:“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浩如烟海的成语更是先贤
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今天这些难分真伪的成语
你都学会了吗?
— END —
策划:袁梓钦
文稿:邵婧洁 夏洪涛
周祎琳 沈彩灿 杨璐菡
影像:郑思婕 杨亦林 白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梦娟
初审:杨博娜
终审:林小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