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无量山告白!浙大这个团队入选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浙江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青春向无量山告白!浙大这个团队入选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从西子湖畔到无量山脚

从东海之滨到哀牢山侧

海有舟,易行

山有路,难走

2013年以来

一批批浙大人

跨越山与海的距离

用心用情用力

来到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接力开展精准帮扶

其中便有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队伍——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景东分团

艺考

近日,第六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公布,浙江大学帮扶项目《青春向无量山告白——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精准帮扶景东县纪实》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申报的6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精准帮扶11项典型项目。

用信仰浇灌理想:三尺讲台,九年接力

飞机、大巴、颠簸的山路……经过12个小时的行程,8月15日,浙江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景东分团团长蔡飞扬和同行的6位小伙伴终于来到距离浙江大学2600公里之外的云南景东。作为新一届景东研支团的一员,这一天起,他们将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工作。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自2013年浙大研支团景东分团成立以来,和蔡飞扬一样,先后已有52名浙大学生跨越山海来到景东,用青春向无量山告白。

三尺讲台,九年接力。一个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故事在景东不停上演。

在浙江大学最新发布的英文形象宣传片里有这样一个场景:

讲台上,一位年轻的老师对着学生问道:“你们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能不能做到?”

学生们整齐响亮地回答:“能!”

艺考

高近爽在给学生上课

讲台上这位年轻的教师正是景东研支团的高近爽。8年前,一支浙大支教团队来到高近爽就读的、位于云南腾冲的一所农村中学支教。在朝夕相处中,15岁的高近爽埋下了一个浙大梦。从那时起,他决心发奋读书,并在2016年成了乡里唯一考上浙大的人。浙大本科毕业后,他又选择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来到云南景东支教帮扶,实现跨越八年的支教传承,演绎了一段现实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他们做人,引导他们向上向善,激发他们的梦想”是研支团来到这里后做的最多的事情。第22届景东研支团团员徐佳妮分享道:“景东地处哀牢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学水平和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英语。”作为高一的英语老师,面对同学们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害怕上英语课的现状,徐佳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相比于具体知识的传授,我更注重激发他们对英语、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去改变世世代代以来积累的‘我考不上大学’的消极想法。”

“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见人生的另一种可能。”除了做好课堂教学本职工作,研支团亦注重通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求是小课堂”系列通识讲座、成立十余个校园社团、举办草坪音乐节……他们将大学丰富的校园活动搬进高中校园。一位性格内向、上课经常发呆的男生在报名研支团创办的足球社后,上课状态更好了,人也更自信了。在一次与老师谈心中,这位男生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学习也不好,所以上课才不想听。但加入足球社后,我发现原来自己不是什么都做不好。老师,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好好读书、好好训练,当一名足球特长生,通过体育专项考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艺考

艺考

艺考

景东研支团策划的社团文化节

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树立志向,研支团这种“扶智+扶志”的教学模式,也收到了源源不断的正向反馈。

几天前,好消息传来。“陶老师,我要继续在浙大读研啦,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来信的是景东籍浙大学生李芳。而收信人正是首届前往景东支教的陶甄。2013年,也就是浙大开始定点帮扶景东的第一年,陶甄便以研支团成员的身份踏上这片热土。而李芳,正是他当时的学生。和李芳一道考上浙大的还有另外一名男生,同样是陶甄所教班级里的李明嘉,正是在研支团言传身教的榜样引领下,景东才第一次有人考上浙大。

截至2021年7月,研支团景东分团累计教授93个班级、4000余名学生,共完成20000余节课时的教学任务,助力景东县职业高中连续9年职业高考上线率位列云南省第一。在研支团的精准帮扶下,越来越多的景东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用爱心点燃希望:益心无量,爱在滇西

在课外,为了让更多贫困户树立“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研支团成员利用周末空闲时间,持续开展“走村下乡”家访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景东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为了将扶贫扶志的信念传到千家万户,支教团组建起“益心无量”公益团队,开展“爱在滇西”系列公益活动。

艺考

“爱在滇西”公益捐赠活动现场发放图书

“感谢您对我的资助,将来我也要成为向您一样的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老师”……求是园里,浙大老师们开心地分享着景东孩子们寄来的“爱心结对卡”。依托 “爱在滇西”一对一公益助学活动,研支团积极发挥浙大师生校友的辐射作用,九年来,一份份善款和爱心物资从全国各地涌来,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为景东县大中小和特殊教育学生6562人筹募了价值390余万元善款和物资,遍及景东县13个县镇93所学校。一张张受助学生亲手书写的结对卡成了架起九年山海情谊的桥梁信物。此外,浙江大学还专项设立“求是奖教金”和“求是助学金”支持帮扶景东教育事业发展,累计捐助300万元,并于2015年在景东一中援建“求是书屋”,持续捐赠图书18000册,成了景东人民阅读的打卡点。

艺考

艺考

艺考

艺考

受助学生填写爱心结对卡

“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让贫困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浙江大学积极谋划,让景东研支团于2014年起从普通高中转到职业高中支教。在这里,研支团积极联系校友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了全国首个“甘霖技能人才班”。目前,首期14名学生已从中等职业教育跨步高等职业教育。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们将接受杭州技师学院更加标准化的课程技能培养。而今年,由研支团资助和管理的首批50名“自强班”学生参加职业高考,48人考取大、专院校,其中本科上线27人,本科上线率是全省上线率的14.5倍,成了景东职业教育的一张金名片。

艺考

自强班最后一节班会

已被云南师范大学录取的自强班学生张磊说:“是浙大的老师让我坚定了在职中也能考上大学的信念,将来我还要继续攻读研究生。”景东县教体局资助中心主任马恩说:“研究生支教团开展爱在滇西助学,选拔贫困优秀的学生资助,他们像是一股春风,成为了受资助孩子们心中的榜样,更激发了景东学生要走出大山、考上大学的梦想。”

用青春践行使命: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我虽然不能陪他们走完整个青春,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这些孩子培养自信、点燃激情、激发梦想。”景东研支团成员蔡杰儒说道,“我们也在不断积累基层经验、了解社情民意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研支团成员纷纷感叹,在为景东提供帮扶的同时,自己也在服务中得到了提升。“我们在景东的付出远没有得到的收获多。”第21届景东研支团团长杨华昕说,“在被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我们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未来,我们要继续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3年在景东支教的陶甄留校担任辅导员后,于2019年主动申请二入景东,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重新回到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带领新民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第18届景东研支团团员杨通珑在景东支教的一年里坚定了他服务基层的志向,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贵州成为一名基层选调生;70%的研支团成员在毕业后选择赴基层、高校和重点单位就业……他们在支教结束后纷纷选择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

艺考

支教团的传承

如今,景东已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而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景东分团的帮扶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息。在无量山脚,接过交接棒的蔡飞扬和同伴们正进行着新一轮的筑梦之旅……面对乡村振兴新征程,他们将继续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向无量山深情告白!

文字记者:李灵

图片由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景东分团提供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郑灵珊 | 苏高

责任编辑:周亦颖丨李灵

推荐阅读

1.手写129页毕业论文堪比打印!更硬核的还有他“跨界”保护文物的故事

2.心怀“国之大者”,他们志在为民族种业装上更多“浙大芯”!

3.浙江大学2022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第一次招生报名通知

4.浙大78岁教授坚持宣讲!学生:没听过他的课是一种遗憾

5.孟晚舟回国,浙大人深情作诗歌《我的中国红》!

6.百余名浙大人,在罗布泊写下光辉的一页!

点个赞和在看,为浙大研支团点赞!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浙江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浙江大学-青春向无量山告白!浙大这个团队入选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