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徐晓玲,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在细菌的电子传递调控和能量代谢机理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入选杭州市首届“西湖学者”、“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层次培养人选等。先后获评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杭州师范大学“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个人”“进企入园特派员”“2019-2020学年校优秀班主任”,课外育人考核连续2年优秀。
在多样而神秘的生物世界里,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用先进技术手段来观测这些原子级别的小小世界,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是徐晓玲孜孜以求的目标和梦想。
这位来自甘肃省武威市的80后博导,多年来深耕于结构生物学领域。自加入杭州师范大学以来,徐晓玲带领课题组成员,以光合玫瑰菌为材料,对其光合作用机理和能量代谢机制开展了系统研究。
攀登科学的高峰,是创新的跋涉,也是信念的远航。“接下来,我希望继续探索光合细菌在光合制氢、生物固碳和绿色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贡献力量。”谈及未来,徐晓玲充满期待。
科研对坚持不懈的劲头要求很高
2013年,徐晓玲发现了一种不产氧的古细菌——光合玫瑰菌能进行光合产氢,这不仅从根本上规避了“氢化酶对氧气的敏感性”,更在生物制氢中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
这一发现让徐晓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成为她近年来主攻的课题之一。“光合细菌吸收太阳能后,会把能量转化成电子。在固氮酶和氢化酶的催化下,电子的传递可以驱动低碳燃料——氢气的生成。”徐晓玲介绍说,不仅如此,转化生成的电子还可以形成电流,有希望做成微生物燃料电池。
搞科研需要创新,创新就要面对重重挑战。“失败是常有的事,仅仅从细菌里提取膜蛋白的复合体,我们就尝试了无数次。另外,这个项目需要好几个学科的知识,我们查了很多文献资料,边做边学。”徐晓玲坦言,为了得到突破性的结论,她们设计了各种实验,并反复论证。
在她看来,科研对坚持不懈的劲头要求很高。“困难出现的时候,与其担心失败,不如勇敢尝试、多想办法。1999年上映的《横空出世》这部电影深深震撼了我。”徐晓玲说,老一辈科学家在戈壁滩啃着窝窝头,打着算盘造出原子弹的故事,一直到现在都激励着她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有耕耘就有收获。近年来,通过对这种细菌光合电子传递链所有已知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徐晓玲带领课题组系统揭示了其吸能、传能和转能的分子机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调控,以及光合产氢机制的研究和在绿色氢能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事科研、教学充满幸福感
在杭师大,徐晓玲感受最深的就是——可以自由地做学术。“做科研要自由的选择课题、设计实验,才能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向,工作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自由的环境。”徐晓玲说。
同时,得益于杭州市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徐晓玲也相继获得了科研启动经费和奖励资助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我们自主创新和展开探索性科研工作提供了助力。杭州是一座适合做科研的城市,这里人文气息浓厚,还有许多高科技企业,便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2014年,曾经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她开设了一门科普性质的通识课:《传染病与生命关怀》,介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手段等。和生活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内容使课程受到历届学生的热烈欢迎,“这门课招90个学生,每次系统开放选课,几分钟之内就会被选完。”徐晓玲说,最让她有幸福感的,就是走进教室时看到同学们期待的眼神。
“学术上追求严谨,私底下打成一片”是徐晓玲的教学风格。近年来,徐晓玲每年都带着研究生去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学术研讨、拓展视野,也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科研探索永无止境,我希望带领学生们继续砥砺前行。”在被问到未来的目标时,徐晓玲说,她希望自己想探索的问题都能被解答。
来源:杭州日报编辑:叶子怡
责任编辑:陈鑫田盛监制:周志琴
出品:党委宣传部、校融媒体中心
为HZNU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