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伴水居学,仰望星空,以建筑想象一种教育

中国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良渚|伴水居学,仰望星空,以建筑想象一种教育

编者按:“诗性精神”是中国美术学院重要的大学精神之一。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之际,2018年4月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开工奠基。时任院长的许江与良渚校区总设计师张永和约见在象山校区,以一首诗寄语良渚新校区建设。

2021年9月,良渚校区正式启用。启用仪式上,许江教授指出,良渚校区就是国美九十三年历程的一处新的望境,也是国美中国文化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的实验精神、四通理想的哲匠精神、湖山人文的诗性精神的又一次聚集出发的兴发之地。张永和教授以文相和:正在发生的不只是建设一个校园的事情,而是一群人决心要通过良渚校区把高等教育向前推进的理想。

中国美术学院依托视觉文化学科优势和育人特色,主张和践行“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构”的“大学望境”育人理念,立足山水视域营造“人文山水、精神家园”的校园和景观,以此推动人格的养成、心灵的塑造。良渚校区围绕“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的思想进行设计建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学院生活”的校园特征。

中国美术学院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正式开工奠基时,时任院长的许江赠予张永和的诗集扉页题字

何生良渚,水迢迢,陆迢迢,延绵以象道。

谁筑新校,聚潇潇,散潇潇,俯仰尽逍遥。

伴水居学 仰望星空

许 江

(2021年9月12日在良渚校区启用仪式上的讲话)

首先,向国美良渚校区一期工程的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国美的发展、为良渚校区建设给予巨大支持和关怀的杭州市委、市政府、余杭区委、区政府表示由衷的敬意;向为良渚校区建设作出大贡献的省一建的领导和工人同志们、向一线工作的老师和同志们表示心中的谢意。

良渚,山清水秀,怀玉抱月。这里有远古中华的生存遗址;有实证华夏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中华远古历史上的一个仪礼之邦及其大型的城廓,有环太平洋大陆上最丰厚的玉器发掘和它的震惊世界的文化光华。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我曾经站在良渚莫角山遗址中央的大土台上,脚踏万古弥新的家园热土,眼望芳草萋萋的太平洋西岸的陈陈暖风,感受左右群山的环抱,背靠凤山,前接苕溪,在山谷开放的远端,叠岫层云,浩色清辉,那里是杭城,是日照的东方,是无尽的曙光。

中国美术学院

在这样万古清新的周遭里,在这个清风沆荡、明月长悬的怀抱中,建造中国美院的新校区,是国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不仅在于我们作为文化子孙对先祖文明的莘莘向往,不仅在于我们象征性地站在万古文明的源端之上,更在于美院又一次坚实地壮大起自己、采千载遗韵而树人,收万世光华以立魂,更在于我们高举的旗帜又一次染英缀华,从而淘洗出持续地传承出新的文化风气,淬炼出一份生生不息、扎地成活的创造生机。

中国美术学院

举目全球,著名的国际化都市都有其翔飞的双翼。一翼是科技动力,另一翼是文化动力。双翼如轮,让城市飞起来!科技塑造城之产业,磨砺城之文化;文化反哺城之科教,兴盛城之精神。科技催生动力,文化淬化灵魂。在今日全球经济社会超常规变化的时期,城市产业和城市文化的内容也在迅疾变化,但科技与文化作用于名城的功能从未稍衰,其对都市建设发展的根本作用始终未变。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浙大等高校科研院所为基本力量的杭州城西大走廊正是杭州大都市建设中科技动力之翼的重大代表,它所致力的是未来也许影响全球的产业形态的一场科技革命。省委在“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意见”中强调的之江艺术长廊则是杭州文化动力之翼的重要部署,之江艺术长廊的提出激动着我们的心。世纪初年,国美率先挺进之江新城,在习总书记的关怀之下建起最早的本土特色的当代建筑群和大学望境。而今天,良渚校区的建立让千年遗址复活而成一种勃然拔起的生机活力,并将杭州的两条长廊在这里揳在了一起。两个伟大的长廊由此而交结,文化和科技的力量由此而拧成一股创生育人的宏大泉流。它会带来怎样的巨变呢?我们拭目跂望,激情祝愿!

中国美术学院

2018年4月9日,与会嘉宾按印手膜,为良渚校区建设培土奠基

中国美术学院

2019年1月11日,良渚校区正式开建

忆往昔,世事难忘。我清晰地记得,2018年九十校庆之际,我们与余杭、与省厅的领导专家们共同挥铲举夯,为良渚校区培土奠基。去年1月11日,蔡元培先生的诞辰之日,我们又在此迎来开工仪式。短短一年半时间,伴着新冠疫情的风风雨雨,建设者们含辛茹苦,紧追慢赶,终于如愿完成第一期的工程,赶在九月之前,迎来创新设计学院的同学们。良渚,中国的好水!伴着这片文明曙光的悠长之泉,国美与设计者共谋,谋划了这片“伴水居学”的筑造。虽然是第一期,其情势却已初见端倪。伴水是其形,居学是其神。这水既是可见的。这里水网环护,曲泽缠绕,依水而筑,是与象山校区绕山而建的异曲之想,是对临湖眺望的南山校区的潋滟呼应。良渚的水又是不可见的。这文明之水、人文之水流淌万载,就在我们脚下,就在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之中,就是造物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藏!所以,这里的建造如波如澜,延绵起伏。居学一体,将学习者的生活和学习安顿在一起,成为楼上楼下的一体生活。大学的青春的群体生活被凝在这种筑造的结构之中,内化而为上上下下、纯然合一的一体,内化而为群体相伴的“家”。生活区和教学区在这里被并为垂直上下的浑然整体。某种学习的生态和风习串在其中,絪缊而为朝朝暮暮的融合一体的思之生活。而这种生活的周遭又被水系环绕着,被绿植和群山滋养着,被它所牵连着的两条长廊的活力所深深地激励着。伴水与居学,其形其神兼备,正蕴着一种独特的精神风情。

中国美术学院

大学的望境,是大学建造的灵魂,又是师生学习生活活用的日常。象山的建造,有如一个夜港,多少船舶泊在一起,从四面聚望青山。那门、窗、高台、走廊,都是眺望青山的独特界面。良渚的建造,本身就如一片航船,从船体四望,在向西的群山中,在向东的巨城中,我们看到一种永恒的对峙:城市与山水的对峙,变化与守常的对峙。在这宏大的对峙中,我们又看到自己生命青春的朝朝暮暮,看到一个遥远的陌生的自己。那窗、台、走廊也是一个个独特界面。设计师张永和教授特意在高楼的顶层,设计了多个形态各异的辽望观测器。那器带着强烈的空间暗示,带着蔽藏着的辽望的驱使,将一颗颗年轻的心引向远方,引向星空,去感受登临眺望的含意。那观测台是人的可视化理想的塑造台,它与莫角山土台上的远眺,与千年万载的人文远眺交织在一起,构成着良渚校区的新生而又命定的文脉。

伴水扶摇,居水翩跹。老师们,同学们,这就是国美的一处新家;这就是国美九十三年历程的一处新的望境;这也是国美中国文化的使命精神、勇立潮头的实验精神、四通理想的哲匠精神、湖山人文的诗性精神的又一次聚集出发的兴发之地。孤山悠远,南山日丽,象山青翠,山连山,三山拥一水,学脉知何长?

去年1月11日的前夜,我和高士明等几位老师,秉烛夜行在这片水泽土地上,跂望星空,备感天地寂寥。草木无声,风挠而响;静水无声,风荡而鸣。夫天地浩瀚,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又以新校望境鸣新的时代。从今以后,在座的师生们将天天从这里仰望星空,仰望中华最悠久的历史。一个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的历史将打开;一个新的灿烂的未来也正期待着大家。

中国美术学院

以建筑想象一种教育

张永和

(刊登于《浙江日报》2021年10月31日 第3版)

建一个校园并非易事。建一个新型的校园更需要众多方面建立共识、全力以赴、精诚合作。作为参与其中的建筑师,我只是从设计的角度给大家呈现整个复杂过程中极有限的几个片段。

如果把2017年参加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设计竞赛之前的时间称作过去的话,有三件事或许可以一提:

其一,我的籍贯是杭州。祖上在清初从绍兴到杭州,世世代代做纸扇,老宅就在曾经的扇子巷里,直到我爷爷辈。我虽在北京出生长大,从小听惯了父亲据说带杭州味儿的上海话。

其二,我自幼喜欢画画。成年后画并无长进,父亲的职业是建筑师,听父亲劝告,学了对绘画技能要求不太高的建筑学。但我始终保持了对美术的兴趣。

其三,任教多年。我从1985年开始,在建筑院校里授课的同时也曾担任过行政职务,慢慢地对高等教育中的建筑学及设计学科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中国美术学院

良渚校区建设工程

后来接手国美良渚校园及建筑设计时,这些事情,有助于我想象一个以艺术为基础的综合大学里学习及生活的场景;而对故乡的有限了解则成为了一个问题,于是在姜珺教授引导下,对杭州,尤其对其风景园林进行了恶补,从浴鹄湾到杨公堤,都有我们的身影。

用心良苦在组织良渚校区设计竞赛时就体现出来,邀请的建筑师同时都在大学任教,要求我们各自在做校园空间设计之前提出一个有别于现行教育体系的治学理念。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效果图

我的想法皆源于自己教授建筑学时积累的观察。

职业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职业会消亡,新兴的职业会出现。课程安排过于强调专业性,反而限制了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一位我在同济大学教过的学生,在校时学的是建筑学专业,但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他虽然再三解释,我仍然一头雾水,也因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何使今天的教育能够适应这种形势?

学习不仅仅是读书。知识有理性乃至抽象的,也有感性和物质的。因此,教学要提倡手脑并用。另一所我任教的学校麻省理工学院,其校训即短短的三个字:头与手,说明动手是一种学习或思想的重要方法,那就应该使每一位同学,无论从事何种专业,都要掌握它。

上述两个问题驱使我和团队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如下特征的教学框架——重视实践和研究。

动手,本是美术、建筑、设计诸学科的基础,通过动手认识物质世界,也掌握制作技能。在国美良渚,则要求每个学生,无论其未来发展方向,均需上有关制作的基础课程,例如绘画、设计,或建筑等等。美术、建筑、设计类课程历来以实践作为核心。今天,实践即研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高年级的课程以实际研究项目为主导,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跨学科团队合作的技能。理论不是高于实践,而是与实践既平行又交叉的一种知识。

学科之间应该是开放的。过去数十年,大学学科的结构组织有划分过细的倾向,违背了学科发展需要交流融合的规律。国美良渚将取消“系”的设置,通过综合性研究项目,例如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这个治学方向呼应了国美的四个教研方针,即发展跨学科创新人才,推动设计与信息经济,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当代设计教育新标杆;同时也引导了我们去想象一种不同的教学空间形态和校园空间组织。

这些理念也体现在国美良渚校区的设计之中——延绵的工坊和居学空间。

常规教室主要服务于讲座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体系中制作、搭建、讨论、展示等新的需求。我们问:什么样的校园空间有利于动手和实验并鼓励学生之间在课内外互动与合作?什么样的校园空间让学生随时了解整个校园的动态?

尽管传统教室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主要的教学空间在良渚被重新定义为开放、延绵、灵活、多义的工坊。混用的工坊可以是常规课程发生的所在地,也可以是学生们或独自阅读写画或集体研究建造的场所。通透的工坊将校园上所有的活动一展无余,学生一边沉浸在自己的兴趣中,一边也不难注意到其他同学从事的种种创作。高耸的拱顶和宽阔的高窗给工坊带来大体量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然光,给大型的实验及活动,如会议、展览、戏剧、舞蹈、演出等创造了条件。如果把建筑空间塑造得得当,它应该可以成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国美良渚,学生就住在工坊之上。为了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能够融为一体,我们把工坊、公共空间、宿舍自下而上的垂直布置,体现了“校园即社区”。学生半夜有了灵感可以随时下楼来工作,白天疲倦了也可随时上楼去休息,从而彻底打破校园必分教学区、宿舍区的定式。良渚的宿舍被称为“学舍”,因为在其二层设置了专门为学生自发组织“兴趣社”的空间。兴趣社是学生自学课程的一种形式。我们希望通过建筑向学生推介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这正是良渚校园规划及工坊设计背后的核心理念。

同时,良渚校园的设计还是开放的。目前,国美已经为良渚的新生们开设了一门课,在课上老师邀请同学们想象他们利用校园空间的方式,即通过设计生活将校园拥为己有。因此,在良渚,不但没有教研与生活的区域之分,所有的建筑都用廊子相串连,形成了一个只有一栋连续建筑的校园。为了满足学生们晾晒衣服的需要,同时又不影响混合使用校园对建筑外表统一的追求,我们在学舍的阳台外面设计了一个整体的格栅系统,达到既整洁又遮阳、通风的目的。在多层学舍的屋顶等多处,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名为“探索器”的半室外纯建筑空间,让校园建筑与学生变成玩伴、挚友,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未来与现在重叠,业已开始。

国美良渚分为两期建造。一期已结束,于2021年9月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目前国美良渚校园的第二期正在紧张施工中,我们配合工地的工作也在继续进行,整个校园将于2023年完成。最终,中国美术学院的大设计学科将入驻良渚校区,师生规模将达到4000名。

这个校园是用低于一般水平的低造价建成,但恐怕无人会将低成本和看到的成果联系起来。届时,希望建筑设计的审美动机将会完整地呈现出来:粗砺的混凝土和细腻的粉墙,质感上对比,色彩上协调,继承了江南民居的素雅;环绕的水系和繁茂的树木,景观自然丰富,环境幽雅宜人,呼应了江南园林的微妙。

国美良渚的设计基本调性无疑是现代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教授曾表示,它是以包豪斯与呼捷玛斯等现代先锋艺术建筑院校为参照系的;但它又是生根在当地文化上的现代,是现代江南。

记得我第一次介绍我们的教学理念及校园设计后,时任院长许江教授对我说:你不是来介绍方案,而是来“布道”的。我愣了一下才意识到此言其实是对我的想法的认可。同时我也从与会各位的目光中看到首肯。大家建立起了一个共识,即正在发生的不只是建设一个校园的事情,而是一群人决心要通过国美良渚校区把中国高等教育向前推进。

这个理想始终不变。


编 辑|方 舟 赵雨岑 庞 洋

审 核|徐 元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美术学院-良渚|伴水居学,仰望星空,以建筑想象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