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三年
打破国外垄断
发表SCI论文
斩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首次将生物电阻抗谱技术应用于术后血栓监测
致力于守护术后患者的“生命通道”
他们是浙师大工学院“康尔雪团队”
3年!10000次坚持只为初心
“我们想把理想落地,让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真真正正地解决社会痛点。”整整三年,这是“康尔雪”团队始终坚守的初心。在了解到术后血栓容易引发各类病症,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康尔雪”团队决心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以“术后血栓检测”为题进行深入研究。
小科普
血栓是血流在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高发于外科手术之后,引发中风、器官衰竭、肺栓塞等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仅肺栓塞急性期病死率就高达32%。国内尚无术后血栓床旁监测设备,相关医疗器械被外国垄断,患者样本检测不仅费用高,而且耗时长,术后患者常常因为不能得到及时检测,危及生命。
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检测时间长,这是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所存在的通病。为了打破现有的技术瓶颈,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缩小实验误差,他们只能尽力把实验样本数量扩大。
他们一头扎进了实验室里,开启了研究攻关的一场硬仗,几位技术成员前前后后做了10000多次实验,取样、指标检测、数据核算,成了他们的日常。大一时,团队负责人明禹彤就加入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实验室,“很幸运学校的实验室有相关实验仪器,李建平老师也非常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指导。”
数分钟!微量血实现高效筛查
从论文到仿真再到实验,团队创新性地将生物电阻抗谱技术(EIS)应用到了血栓检测领域,最终发明出了体积小可用于床旁、检测流程简单快速、检测精确度高的术后血栓床旁检测仪器。
仪器体积比常用设备小数十倍,检测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数分钟,术后患者仅需提供微量血液,就可实现高效筛查,填补了血栓性疾病术后床旁检测的市场空白。
为了能得到适当的休息,节省从寝室到工作室的时间,大家还特意在工作室搭了一张“四椅床”。“四把靠背椅拼接起来的小床。虽然简易,但所有人都睡得很安心。”组员麻晓新说。这张几乎所有队员都睡过的小“床”,见证了他们坚守梦想的日日夜夜。
回忆那段艰难的时光,组员邱安非常感慨:“很多人都将科研比作一块硬骨头,但我更倾向于将它比成一场暴风雨,雨过天晴以后,你并不记得那些曾经付出的痛苦,但你永远会记得那个拼搏过的自己。”明心之所向,便只管向前闯。
24小时!涅槃重生获金奖
10月12日“康尔雪”团队带着项目信心满满地踏上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征程。虽然团队赛前准备非常充分,可是在高手如云的决赛中,“康尔雪”团队位列小组第五名,差一点就与金奖失之交臂。
得知项目进入复活名单,团队一下子沸腾了起来,夺金机会又一次降临了!但距离上交PPT的时间仅剩4个小时,争分夺秒才有翻盘的可能。期间,指导老师们与团队成员们一起,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焦头烂额地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出项目最精彩的部分。
窗外瑟瑟的秋风把树叶刮得沙沙作响,而窗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别样景象,背稿、改稿、练习、指导。所有赛道一起比赛,21个项目争取最后的5个金奖名额,对于本科生项目来说并不占优势,竞争十分激烈但心中的梦想似一团火焰把房间里的所有人都烧得热血沸腾。
赛前,黄漫茗临危受命,成为了新的陈述者:“准备比赛的过程真的很紧张,但即将上场时却放松下来了。因为想到比赛的输赢,并不是“输”“赢”真正的定义,哪怕比赛我们没拿金奖,我也不觉得这是输了,我们将项目应用到社会中,帮助更多的术后血栓患者,才是真正的赢家!”成长的路上总有磕磕绊绊,像血管中遗留下的小块,会阻挡血液前进,“康尔雪”团队的成员们从不选择等待,而是将其一一清除。
最终,他们在复活赛中取得第二的成绩,逆风翻盘,斩获金奖!大赛已经落幕,“康尔雪”团队没有就此止步,接下来他们计划持续加码创新,拓展产品应用场景。
无奋斗,不青春
他们用心诠释何谓有担当的中国青年
胸怀广宇,心系社会,坚守初心
这群不计输赢的浙师学子
用真情守护生命,以科技助力健康
为中国医疗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总书记金句”专题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文字 | 翁伶超谌思屹马嘉琦(实习)张鑫洁(实习)
图片 |部分由团队提供 王洢菲
编辑 | 翁伶超
责任编辑 | 姜雯静
往期回顾
为”康尔雪“团队点赞、点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