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辖下的澳门艺术博物馆合办的“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于2021年11月21日下午在澳门艺博馆开幕,特邀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共三十二位(组)艺术家参展。开幕式于当日晚七时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长穆欣欣、澳门特别行政区中联办宣传文化部处长白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班陵生、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代校长黎明海、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陆曦,参展艺术家代表刘旭光及黄豪生、策展人管怀宾出席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致辞
穆欣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美术学院与澳门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以作为2006年“显微境·观——中国当代艺术展”的跨时空的学术性回应。此次展览必将成为澳门当代艺术史上的佳话;而参展艺术家由26位增至32位/组,区域由中国扩大至国际,则彷彿是澳门这十多年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隐喻,以及澳门艺术博物馆所具有的国际视野与网络的见证。在澳门的历史语境下,“棱镜”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屹立于澳门半岛最高峰东望洋山上的灯塔,其上面射灯的光学棱镜,至今已在珠江口海面夜空照耀了一个多世纪,在粤港澳大湾区正热火朝天地建设之际,象征着澳门这个文化港口在中西艺术交流舞台上依然发光发热。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班陵生致辞
班陵生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两岸四地以及全球国际之间的艺术对话,更是一场打破时间界限的交流。澳门,几百年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第一历史现场,展现出其独特的人文与社会景观。在这样一个浓缩的景观之中,艺术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的凝聚器,它是储存能量和意识流通的公共空间,艺术在这里,重新作为思考问题的方式,聚焦着最深刻、最现实的问题,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变为完整的人,在外在和平的表征下展现我们心灵内部的前线阵地。
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管怀宾致辞
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管怀宾教授对展览主题进行了介绍,他说道:“2006年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显微境观”展,充分显示了它在新千年开启时段特殊的针对性,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重要的一幕。本次“多棱互观”展,既是在某种时间维度上的回应,也希望我们直面十六年来经由各种技术革命暴风骤雨洗礼,在日常现实与艺术领域所凝结的种种余韵和涟漪,并对当下艺术界面的前沿事象进行现时点上的追问。事实上这也是在不同时点上开启著一种新的观看之道。如果说显微作为某种微观镜像的深度聚焦,那么多棱则是一种多边交合、景象迭置的锁焦。十六年来,我们不仅亲历了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与科技智能所引发的资本消费与数字技术的更替,也遭遇到全球文化的多元与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和复杂论争。文化与艺术的基因重组不但改变著艺术生产和交互的途径,也使得艺术生态发生巨大的板块迭压与失衡位移。尤其是面对新冠疫情,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交融和平衡并感知身心间的双重磨砺,艺术家无不例外,凡此种种构成著我们身处其境的遭遇。”
曹澍,《无限和无限加一》,13分12秒,8通道3D渲染
影像与4K实拍影像结合,装置,2020年
“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再度以澳门艺术博物馆为平台,这个4+1的方程本身便是一个多元的逻辑起点,客观上已构成了变动不居、多棱交错的格局。尽管艺术家的地缘风貌、政治背景、社会感知、价值认同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却同时遭遇着艺术与生活更多的共时性问题。无论对于媒介技术的取用在本体创造上的凝炼,还是从观念思考与文化判断大的角度来看,其主体价值体系的建构与社会性介入的方式都呈现着多元的互动性与自觉的差异性。它体现着艺术家与技术世界、社会现实不断交会碰撞的态势,也反映了艺术家对日常生活所做出的深度观照,尤其是语言媒介的转呈方式和世界观的建构。所有的当下性与历史观、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世界、微观政治与个体价值、资本消费与艺术生产……的关系,都可能因为多棱折射的镜像而产生形态变化,由此获得思想交锋与前沿的链接分享,并生成创造的契机、兴趣和新艺术的介质,其主体意志也在不断的被隐匿与重塑中获得再构。
“多棱互观”展无疑是一次自我与他者、艺术家与观者间在棱柱前的镜像互观和重塑,它让艺术的要义再度成为社会与媒介表现之上的精神建构和未来想像。
展览现场
重新发明日常
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献辞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写作决不是文学本身的事情,而是表述行为与欲望连成了一个超越法律、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整体。然而,表述行为本身又是历史的、政治的和社会的。
—吉尔德勒兹
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与澳门艺术博物馆合作策划的第一个展览,题为“显微境观”。那个展览试图唤起一种对个体意识形态建构的批判,一种与表象政治、身份政治全然不同的微观政治学,一种总体叙事幻灭后的微小乌托邦(minimal-utopia)。
十六年过去了,我们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经历了形形色色的占领与社会运动,经历了数字经济与科技金融的大爆发,经历了从社交媒体到元宇宙的迭代,更经历了一场人类史上史无前例的全球性疫症。这一切,不但改变了我们对人际交往、社会伦理以及公平正义的看法,改变了人们对生产和消费的理解,更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与精神的理解、对生与死的体认以及对未来的想像。我们意识到,这些改变很可能是一场持久而深刻的变革的开始。不远的未来,似乎已初露端倪。如果说在文化创造的意义上,“二十世纪”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个时刻,那么“二十一世纪”的精神奠基,可能就始于这次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
十六年过去了,现实加速迭代,历史激进前行,艺术的发展却瞠乎其后。今日的蔚为大观或名存实亡,全球艺术界的巨大惯性和乏善可陈,创造与行动的利比多经济已是勉为其难,而我们对于艺术的信念已然改变。跳出“狭隘”的艺术世界,通过姑且名之为“艺术”的实践,我们是否可以开展出一种文化斗争与精神生产的新方式?
Davide Quayola,Jardins d’té,Dimensions/Configurations Variable,Series of 4K Videos,2017
或许,我们的艺术家们可以不再纠缠于画廊、美术馆、双年展、博览会的老游戏,不必在乎那一场场“茶壶里的风暴”,转而更加直接地抵抗消费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更加清醒地拆解数字资本主义琐碎却抽象的宰制,更加勇敢地面对“技术-信息-资本-权力”的总体治理。这就需要我们去重新连接、重新凝聚、重新创造出我们的共同性(the common)而非公共性(the public)。这要求我们重新发明日常——在今天,日常生活就是最前线。
重新发明日常,不只需要勇气与精神动力——如同六十多年前列斐伏尔在其《革命浪漫主义》中谈到的那种浪漫的游击精神,更需要创造力,需要我们在这个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重新构架的日常生活现场,发明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路径,藉以开启一种朝向未知和无名的一往无前的探索。这种探索可以把日常创造为节日。那将是一种创造性的差异化力量,一种使文化价值反转、使感受力蔓生的潜在能量。这种潜在的能量将自下而上地改变日常生活的内部结构。
高世强,《山水:唐诗辞典》,31分13秒,影像,2020年
艺术的彼岸是真正的、不可企及的生活,而它的此岸则是日常。在心灵和形式的艺术的结合中,实现着日常与真正“生活”(Vita Activa)之间的瞬息即逝的统一。而我们无一例外,都是被生产和消费掏空耗尽的、被琐碎的日常生活磨平击败了的个人。在由数字科技、金融资本护卫著的“消费主义日常”中,为了Vita Activa,我们必须成为生产者,必须有所创造;正如在“社交媒体/自媒体”的深渊中,只有先成为艺术家才能够成为个人。
在“消费主义日常”的福尔马林中,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感情与智性重新编码,发掘出感受-理解-团结-行动的能量,创建出新的主体性,继而重新找回改变的慾望、创造历史的激情。这欲望和激情促使我们从无数个体的自由实践中,凝聚出一种公的创造力,一种社会性的精神生产。这激情和欲望促使我们去尝试着发明一种新的生命政治,一种新的行动哲学,一种新的艺术之未来。
Bjorn Melhus,SUGAR-boxing unboxing,4'50'',Video loop, 2019
部分作品
(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许江,《采薇》,200×156cm,布面油画,2018年
班陵生,《是!》,216x50x46cm,石膏、紫铜,雕塑,2013年
曹晓阳,《二十四节气之春分》,103x153cm,纸本木炭,2019年
高世强(实验艺术系团队)-林祚雄,《立交景象录》,9分30秒,影像,2020年
高世强(实验艺术系团队)-孙晓宇,《無日星AO22—蔓生都会》,7分28秒,三屏影像,2019年
高世强(实验艺术系团队)-张轻前,《冬江穿过等语线》,75分,影像,2021年
蒋志,《字》,15分53秒,有声,录像,2018年
刘旭光,《衍场——炎帝的怒火》,6分28秒,部分有声,单频影像,2019年
陆扬,《独生独死 Hello World》,单频高清游戏引擎渲染动画、艺术家数字转生,影像,2021年
闵罕,《犹疑不决》,240x150cm,纸本,绘画,2020年
牟森(媒介展演系团队),《DISEGNO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之歌》,影像,2020年
牟森(媒介展演系团队)-欧阳浩铭,《斯拉夫计划-失落视域》,艺术微喷、灯箱,摄影,2018-2020年
宋戈文,《断山根》,尺寸可变,金属、木头、灯泡,装置,2019-2021年
王志鹏,《裂》,画面分率:1136*640像素,iphone录屏,2019年
杨福东,《城市之光》,6分钟,单路视频,彩色有声影片,2000年
姚大钧,《祈求世界和平三阕》,动态实验诗学,2021年
姚大钧(开放媒体系团队)-蔡宇潇,《人如舢舨》,虚拟现实、影像及图版印刷,2021年
姚大钧(开放媒体系团队)-邵立昊,《西瓜非机:想象打破算法》,374×55cm,影像 、打印 、屏幕 、艺术微喷美术纸 ,2021年
朱玺,《墟》,200x200x50cm,玻璃、木、金属,装置,2021年
陈育强,《小園十二》,35x47cm,绘画,2021年
邵志飞/莎拉肯德丁,《海上佛教地图集》,球体图像、全景图像,VR,2021年
郑波,《植物间的政治生活1》,31分,4K,黑白,彩色,双声道影像,2021年
吴少英,《韵律3》,无限时长,水墨,数字媒体,影像,实时互动,2021年
苏约翰/孟丽泰,《空容器》,750x979x1035cm,装置,2021年
吴卫鸣,《水声音感》,245x300cm,丙烯、木炭、麻布,绘画,2017-2020年
黄豪生,《符像》,数码摄影照片,铁框,124x124cmx5,摄影,2021年
陈界仁,《中空之地》,61分07秒,蓝光光碟,黑白(部分彩色),有声(部分无声),单频道录像,2017年
王俊杰,《以安魂之名》8分34秒,彩色,有声,单频道高画质录像,2015年
Jacques Perconte,Tempestaire,Video,2000
坂口宽敏,《帕斯卡的海》,影像,2017年
佐藤时啟,《光ー呼吸》系列之一,155x192x10cm,1995/2021年
金相年,《手》,水印木版画,70x54cm,2019年
展览序言
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早在2006年,当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蓬勃,不断在西方语境中找寻东方文化身份认同的阶段,澳门艺术博物馆就与中国美术学院合办了“显微境.观——中国当代艺术展”。学院和艺博馆依託澳门作为当代艺术的国际交流平台,在特殊的展览视角中,诠释时代的即时命题,也正是强调了以中华文化为主流之时,将中国与国际当代艺术情境在此不断推衍融合,形成存异互生的当下。这不仅仅是澳门艺术博物馆的开馆目标之一,也是澳门文化的独特发展方向,更是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切实独立存在的文化意义。
至此,作为学术前沿之地的中国美术学院,以及国际视野转换碰撞的澳门艺术博物馆之间留下了可以来回呼应,相互链接的文化实验之场,社会美育之域。15年后,作为2006年那次展览在某种意义上的学术性回应,在以“现在史”为考证与排演历史的角度,此次展览将对现实的国内外当代艺术语境再次发问。这些问题正是由部分曾参与前述2006年的展览的艺术家,和特别邀请的国际当代艺术前沿的艺术家、两岸暨港澳地区的媒体艺术家、当代艺术新锐共同组成,他们各自在不同社会与艺术创作中来回提问与验证、实验和演练,以日常的社会感知,来构建“非常”的社会共鸣,从观世界到世界观之间的艺术创造,来直面“近未来”的艺术责任。
所以,本次展览还是以一种观看方式作为出发点,即“多棱.互观”为主题。棱镜既是高密度资讯与图像的能量聚集,也是各种社会现实与个体价值、文化基因不断交织碰撞的能量场。来自海内外32位(组)当代艺术家的参展,凸显出艺术家实验性创作面貌,无论区域、年龄结构还是媒介方式、表现形态,本身就已经形成多棱互观的艺术现场,并通过澳门艺术博物馆的专业平台,以及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论述,探讨当代艺术展示与研究的新路径。“观”则是当下艺术情境形成的新世界观,是不同文化语境艺术家之间的互相观看,也是澳门这道对外文化交流、多元文化共生的有“观”之窗。这种“观”来源于多文化在全球视角下的多重组合,它既是技术围控下的博弈,也有对多重文化与历史的不断自我考察的推演;是疫情时代人类生活的重新反思,亦是人们对未来幻想的激情与彷徨。
“多棱.互观”,以艺术家为群体,佐以物理材料的隐喻。以艺术作品语境构筑世界观陈述,让展览的目的正是要以多棱模型,着眼当下去中心化的现实格局,不断以行动“折射”艺术家的个体立场,叩击艺术与社会的本质问题。在棱镜的多重介面上折射出各自多元的价值取向与艺术认同,不断“折射运动”才能让艺术能量持续产生和传递。在展览中,採用绘画、影像、装置、AR/VR等多种媒介手段,展现全媒体时代艺术家跨文化、跨领域的实验性创作。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它更是一个久违的艺术“事件”。澳门就在这个时刻此境中,将本土生态发展的视角转为与当代艺术语境交融的角色。它像是一面多棱镜,在折射与共生之下,构成了相互观看的角度。作品将在互关的角度裡,在动态与交融的情景下,省视当代艺术在多情境的艺术现实下,形成相互摩擦和激励的艺术态势,建构未来新的艺术生产机制与价值认同,让澳门在“多棱效应”下,相互观摩,相互构建艺术参考系、价值观,成为新中国“向海而生”的多维互动的文化明珠。
相关资讯
多棱互观—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
开幕日期:2021-11-19 19:00
展览日期:2021-11-20 - 2022-02-06
展览地址:澳特别行政区堂区新口岸冼星海路澳化中心 澳门艺术博物馆 零层、一层、二层及艺术广场
公开导览服务日期:
2021-11-27 – 2022-02-06
(粤语导览: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 15:00 一楼导览服务处集合)
团体导览服务日期:
2021-11-23 – 2022-02-06
博物馆开放时间:上午十时至下午七时(下午六时三十分后停止入场)
逢星期一休馆,公众假期照常开放
免费入场
更多观展指南请浏览:
澳门艺术博物馆官网www.网址未加载.mo
来 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摄影|孙晓宇 张 立
编 辑|胡心云 邢 珂陈南汐 温梦晗 刘楚唯
审 核|徐 元管怀宾闵 罕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