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
与中医药文化关系密切
从中药、方剂到中医典故
都蕴含着丰富的虎文化
今天,浙江中医药大学郑洪教授为您讲解中医药中的“虎”
名医结虎缘
说到中医药里的虎,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药材虎骨。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这味药材已经禁止使用,相应地像虎骨木瓜酒、虎潜丸等成药也改用代用品了。古代中医应用虎骨,只是物尽其用,并非不爱护动物。相反,中医药文化中与虎相关的两个典故,恰恰体现着人与动物的和谐。
第一个典故是“虎守杏林”。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隐居于庐山。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病人施治不计报酬,只有一个特殊的要求:病愈者在他的房屋前后栽种杏树,重病者5棵,轻病者1棵。如此数年,杏树郁然成林,董奉把杏子卖钱以救济贫民。有一天,董奉看见路旁的茅草堆里躺着一只老虎,表情痛苦。给老虎检查后,发现喉咙里面卡着一块大骨头,于是把骨头取出。老虎病好之后,为了报恩,从此就在董奉的杏林中当起守护来了,谁要来偷杏子,老虎就会咬他。从此“虎守杏林”成为了对医者高尚医德的赞扬之辞。
▲明代《列仙全传》中的董奉像
无独有偶,第二个典故“坐虎针龙”,也源于名医为老虎治病的故事。隋唐名医孙思邈,号孙真人,隐居于陕西太白山。传说他在山中遇猛虎得病,为其治疗时,用平时游方行医的铃铛撑开虎口施治。从此铃铛有了“虎撑”的别名。清代石渠《虎撑》诗题注说:“外圆中空,范铁为之。相传孙真人遗制,以撑虎口探手于喉出刺骨者。”
其诗云:“一幅白帘标姓名,一围圆相摇且行。活人那有好身手,毒口偏能为虎撑。”
▲虎撑,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藏
据说老虎为了答谢孙思邈,就成为他的坐骑。民间戏剧《药王卷》描述孙思邈为龙王治病的过程说:“诊脉中间雷声起,果然是电公龙君来讨封。坐下四黑虎,银针拿手中,我这里照进咽喉刺了一针,忽然之间无踪影。”从此“坐虎针龙”就成为民间药王像的标准形像了。
▲坐虎针龙粉彩瓷瓶,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藏
医道重虎象
中医药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取类比象”,深刻体现天人相应的哲学思维。
虎在古代为四神兽之一,左青龙,右白虎,白虎居西方,主清凉、肃降之气,对应于肺脏。说到这里,学过中医的马上会想起医圣张仲景传下的名方“白虎汤”。这张处方中并没有使用虎骨等药材,之所以用“白虎”为名,一是因为方中君药石膏色白,二是因为全方具有清气分热,清热生津的功效,与“白虎”的意象相应。因此本方广泛用于各种肺部炎症,无论是伤寒学派还是温病学派,都将它作为经典方。
▲白虎汤的君药石膏
同样具有“清凉”特征的中成药,大家最熟悉的怕是“万金油”了,是否记得它的商标就是一只虎?这固然与创始人胡文虎的名字有关,实际上也暗喻了它清凉辟秽的功效。类似的成药还有“虎标”驱风油等。在相当长时间里,万金油都是馈赠外国友人的中国特色礼品。
在生物学上,白虎是老虎的一种变种,现代的动物园里能见到。而“黑虎”则一直是个传说,很少有人见过。神秘而威猛,这正是“黑虎丹”“黑虎丸”等中成药的特点。这类药组方不一,大多具有药性强、药材多的特点,有的内服,有的外用,用于治疗各种顽固病症。元代诗人罗霆震有一首《黑虎丹》诗,其中说:“匕剂中间牙爪奋,养疴疾痛是黔驴。”形象地说出这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虎毕竟是种猛兽,有时会伤害人命。民国时霍乱流行严重,人们将其称为“虎疫”,幸而名医王清任、王孟英都留下了治疗霍乱的名方,有助于治疗危疾。
古代认为,一位好的中医,需要有降龙伏虎的胆识。明代浙江衢州名医杨继洲说:“持针之士要心雄,势如握虎与擒龙。”不仅持针如此,用药也一样。面对尚未平息的新冠疫情,只要中西医紧密合作,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将迎来“忽报人间曾伏虎”的一天。
据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夏永良介绍,中药里有不少带“虎”字。
虎年说“虎”药
虎杖
入药部位: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味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胆、肺经。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
虎刺
入药部位:茜草科植物虎刺的全草或根。
性味:味苦甘,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效:祛风利湿,活血消肿。
主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虎头蕉
入药部位:三科植物金线兰的全草。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入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凉血止血。
主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遗精,肾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
虎尾兰
入药部位: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以叶入药。
性味:味酸,性凉。
功效: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主治: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跌打损伤;外用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
虎耳草
入药部位: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小虎耳草,以全草入药。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归肺、脾、大肠经。
功效: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
虎尾轮
入药部位: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消痈。
主治:咳嗽,肺痈,吐血,咯血,尿血,脱肛,子宫脱垂,肿毒。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韦诗航、王铭精
责编:史晓琼
审核:金鑫俊
终审:金聪伟
往期回顾
1819次!致敬浙中医大最美逆行者
大年初一!浙中医大学子给您拜年啦
除夕送祝福,2021,感谢有你!
诚聘英才|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2022,我们在浙中医大等待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