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选介”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把科研育人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大幅提升,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为更好地展示学校优秀的科研成果,更全面地呈现我校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思想。党委宣传部和科研处联合推出“著作选介”专栏,在近期出版的学术专著中,选取了部分国家项目的研究成果,通过记者与作者对话的方式,了解著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著作背后的故事和作者在科学研究中的心路历程,希望以这种形式对著作做深入浅出的解读,让这些厚重的专业著作走进我们的日常阅读,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现状和学术前沿,传播学术知识。
2022年第三期访谈,我们很荣幸邀请到经济学院张湖东老师来介绍他的著作《地价是什么——传统中国土地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及其背后的故事。
《地价是什么——传统中国土地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的问与答
1.作者简介
张湖东,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曾赴欧洲老鲁汶大学(KU Leuven)、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习。目前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经济史、土地问题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级重点课题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过国家重大项目多项。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新疆等地的智库、政府部门工作或挂职锻炼,主持相关区域调研数十项。在《统计研究》《学术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
“从张老师穿的白衬衫,就知道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学评教留言)
“我们都喜欢湖东老师。”
(同事语)
2.关于著作
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围绕传统社会土地交易的运作和地权的确定,阐释了传统中国特有的地权机制,并揭示了地权交易所衍生的金融功能;回答了在视土地为“命根子”、视出卖土地为“辱没祖宗”的传统时代,土地交易是如何发生的。
地价是什么?简单讲,可以说是土地交易的价格。深入问,何种意义上的“土地”呢?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去深究,自然容易认为,地价就是指在地契上“四至清楚”的地块买卖时所书明的价格。于是,历史上的地价数据,可从原始地契、置产簿、刑档等资料中直接摘取,用做对比或趋势分析。这是目前多数研究的现状。然而,传统社会土地交易的状况并非如此简单……
该书以地价形成过程与机制为主线,在对传统土地交易贯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什么是地价?地价是如何形成的?怎么被决定的?由哪些部分组成?“找价”应计入地价吗?初步勾勒了一个传统社会土地交易价格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的框架,对于我国当下的农村土地改革、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观察和思考土地问题,有助于深化对土地交易和传统经济的认识。
3.问与答
问:你为什么选择了土地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答:一是出于对纯粹知识的追寻。例如,固定的、土地流动的人,如何长久实现“耕者有其田”?为什么历史上各地会出现“金皮银骨”?传统社会的土地市场是如何构建的?二是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譬如,农村土地问题,城市房价问题,希望从历史中获得启发和借鉴,或者说从一个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中来打量现在的土地问题。又如,看了历代对土地的重视,百姓对田地的热爱,就会理解当下人们对不动产的追求。所谓“独有田产,不忧水火,不忧盗贼……举天下之物,不足较其坚固”。三是期望对个人生活有所启迪。读书是另种意义上的耕耘。如果能为书籍找到安放的家,如果能让精神有个诗意的栖居,多么美好。若在江滨、湖畔、岛上、鸟语花香中有个书房,也算乐事。
问:从履历看,你走了一条跨学科的道路,能谈谈这方面感受吗?
答:是的,我的学习经历了一条“跨学科”路子,正好适应了土地问题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我硕士论文主要从政治哲学角度思考了凭什么说这个东西是“你的”,之前工作从事政策研究,对现实问题比较敏感。在做研究的时候,往往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并用。
经济学视角,主要是基于经济学的一些假设和理路去考察行为现象、思考基本的经济问题。在实际研究中,既要重视运用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又要无视各学科的界限和束缚。研究对象本身是没有学科限制的,为了把对象搞清楚、弄透彻,没有必要也不能过多受学科束缚,什么工具和方法最适宜分析问题便运用它,一切取决于研究自身的需要。
从不同学科视野出发,兴趣点会有所不同。例如:同样面对一堆由地契资料构成的“凌乱”交易状况,法学家们看到的更多是官府律例与民间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及其解决,经济学家要探讨的可能就是由民间交易实践所呈现出来的传统经济模式。再如:面对传统社会中各地出现的“买田贴粮”“买地卖粮”“卖地逃粮”“买卖粮差”等行为,社会学家关心的可能是这样做的社会动机和根源是什么,历史学家关注的是其中的来龙去脉,而经济学家却要讨论当此类交易活动大规模出现,成为一种现象和习俗的时候,它们的运作规则和经济后果是什么。
问:经济学科里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科里的“经济史”是不是也有些许差别?
答:
从研究角度来说,没什么差别。
实践中,不同学科确实有些微妙不同之处。例如,历史学比较注重新史料的发掘。而在经济学里,则强调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解释经济现象。历史上经济现象的呈现和描述,要靠历史材料来反映,如果现有材料能够满足对经济现象的把握,便能做出基本的判断和分析,而不一定要材料求“新”,求“异”,甚至求“偏”。即使是新材料,补充进来,也是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说明经济现象。因此,如果说历史学科里的“经济史”着重“是什么”的研究,经济学科里的“经济史”则偏重“为什么”的研究。这只是说二者有所侧重,当然并非就此泾渭分明。一流的研究,在重新发掘“是什么”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但这并不排斥在一个知识和学科分工的学术体系里,有所侧重。讨论一篇论文时,历史学家常常会问“用了什么新材料?”,经济学家可能关注“从这则材料中看到了什么新东西?与现有理论的关系?”
在研习经济史的过程中,常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同学同行讨论交流。学历史的常说“历史是反理论的”,学经济的常自豪于能用简洁的模型揭示现象背后的逻辑。历史学家常感叹理论是在“隔靴搔痒”,甚至是“削足适履”;经济学家常感慨“一堆材料”放在那里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做历史的常会因为发现了一则与现有理论和理解不一样的史料而兴奋以至于否认整个理论的价值;搞模型的常以为在既定的假设下得出的理论逻辑能够穿越历史放诸四海。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在试图展示对历史和社会的分析与理解,只是他们所用的工具方法和叙事模式不同罢了。
问:你在著作中引用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地契资料,给人印象研究常常是在故纸堆里爬梳,是不是很枯燥啊?
答:故纸本身是枯燥的,数字亦是单调的,但故纸里的故事以及连接起来的数字却是鲜活的、有趣的。古籍室、档案馆里藏着的是历史,窗外却是如画的风景。查找古籍档案,如果去浙江图书馆,是去最美的西湖、断桥和孤山;如果去国家图书馆,是去北海、景山、皇城根;如果去大西北,又怎会错过沿途壮丽的山山水水……
顺带,想跟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说一句:经济史挺好——热门(经济学)里的冷门(历史),冷门里也有热门(如土地问题)。读史的好处,已有大家卓识,此不赘述。这里提一下,纵观周围会发现,学历史的人往往比较好相处,还长寿。历史系的同学相比显得宽容、平和、沉静。有很多本科或工作时为一时繁华喧闹学科的人进而选择了攻读历史学的研究生。历史类论文虽然不好发,但也不怕过时,写好之后放上十年照样发表。发出来的文章,虽然当时引用很少,却不妨碍几十、数百年之后或许还会有人阅读、引用。史料文章不仅面对过去,还能穿越未来。
4.读者评语
施祖麟(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教授):
该书在研究视角上,于大视野中考察传统社会的交易现象,注意“小契约”与“大契约”的辩证关系,避免将“经济”与“社会”对立起来分析问题,别开生面。关于传统社会土地交易市场公平与效率的讨论,亦有新意。在历史中发掘“中国特色”,有助于以应有的自信追寻其“当代价值”。
龙登高(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该书特色是从历史角度考察地价问题,系统研究了中国传统社会土地交易的价格形成过程与机制。探讨了习俗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习俗、市场与地价形成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土地价格研究的视野,也为经济史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框架。或许是研究传统中国土地交易“绕不过去”的一部专著。
翟一铭(经济学院21经贸6班):
读了张老师的书,我也想考研了。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这个假期,zufers解锁了哪些新身份?
大年初八,致一直努力奋斗的我们!
点击查看冬奥会观赛指南,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
@zufer,“我的年味”短视频大赛!等你来展示!
施翔老师作品亮相央视春节舞台!
编辑| 孙宇 宋雨晴
责编|俞榕
浙江财经大学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
新浪官方微博:@浙江财经大学
欢迎来稿:zufe197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