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突破,我们只是想要精益求精”
“18级加载成功!”当现场主持人宣布的比赛结果通过麦克风传出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幕出现在今年4月刚刚结束的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的现场,一个简洁干净的模型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而更让人刮目的是,这个模型的制作者是三位土木专业大一的学生丁云凯、张思佳、杭旻豪。这份甘美的成就对于一支全部由大一新生组成的参赛队来说实属不易。“当时没想过要获奖,只是听了专业老师和学长的介绍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的。但比赛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应付,从3月中旬开始的准备工作,到3月28日的初赛以及4月9日的复赛和4月24日的决赛,一个多月的力学学习和模型制作的经历,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是对专业更生动的认知,以及三个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组长丁云凯和记者聊起了参加比赛时的青涩与迷惘。
身为大一新生的他们,没有参赛经验,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的只是一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我们大一新生刚进校就有了自己的导师,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和老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对我们帮助很大。”丁云凯谦虚地说,“其实我们与其他组比较,优势就是做得比较中规中矩,这是是因为我们听从了老师给我们的意见,水塔模型的制作秉承少一些花里胡哨,多一些单纯简约的理念,尽量达到自重轻、抗侧向力强的要求。”分工明确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我和杭旻豪首先是负责前期尺寸的计算和图纸的绘制,这很费头脑又必须很精确。进入第二步,对照着绘制好的图纸,将材料进行一定规格模数的切割,这自然得交给细心的女生张思佳了。最终也是最关键的便是三人齐心协力完成的模型搭建与检测。”
“我们当然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集成竹材料的打磨与粘连远比想象中的困难。”亲身经历过切割竹片的张思佳坦言,“即使是502胶水也不易粘连,况且505胶水的腐蚀性给粘连的工作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性。”她的手在切割途中曾被划开了一道口子,这也给模型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一点一滴的计算与一刀一道的打磨,合奏成竞赛旅途中无声却深刻的吟咏。
困难不止如此,最后的脱颖而出靠的是永不言败的勇气。“进入决赛的我们临时决定尝试与预赛和复赛不同形式的水塔模型,因为我们想要精益求精。”丁云凯回忆道,然而这寻求突破的临时决定带给三人的是决赛前莫大的心理压力。“顶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迷茫地摸索陌生的模型结构,就在决赛的前两天,连夜通宵,终于赶出了我们满意的模型作品。”当决赛时难挨的12cm侧向位移拉伸过去后,高价水塔安然无恙,他们成功了!
不知不觉中,土木工程2013级同学已进校将近一年了,聚光灯以外的他们,和周围充满青春活力的同学并无二致,球场上挥汗,图书馆里伏案,情人坡上发呆,偶尔去舟东流连。而一旦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这一群体所展现出的静海深流的思考,毫不气馁的坚韧,敢于拼搏的勇气却让他们如此与众不同。不久之后,仍未脱去稚嫩的他们也将迎来他们的学弟学妹,他们已发出热情的召唤:加入土木工程大家庭,用壮志豪情一起描画出更宏伟亮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