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公祭大会上,邹韬奋发表了最简洁的演说:“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鲁迅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但,邹韬奋的一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邹韬奋曾这样形容过自己奋斗的生涯,“战而不屈”便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他不愿为官,只愿意做编辑,做记者,并且一生都为之奋斗。
今天,2014年11月5日,邹韬奋诞辰119周年。时光荏苒,但邹韬奋一生奋斗的轨迹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传媒人,这奋斗的历史是每个新闻人都应铭记的历史!小编梳理了邹韬奋一生奋斗的大事记,与君共怀之!
韬光养晦,奋斗不息
邹韬奋,江西省余江县人,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当时,《生活》周刊编辑部的工作几乎都由邹韬奋一人完成,他搜集各种材料,分类排列,每一类编写成刊物上需要用的文章,以不同笔名发表。如心水、思退、沈慰霞、因公、惭虚、秋月、落霞、春风、润等等,都是他接办《生活》之后,先后所用的笔名。
邹韬奋喜欢说:“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一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读者好像在10几分钟至20分钟的短时间内参加一种有趣味的谈话会,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三年间,《生活》周刊销数由2000份突增到4万份以上。到1932年,发行量已达15.5万份,创下了当时我国杂志发行的最高纪录。后来他主办的《大众生活》,销量高达20万份,再次开创了中国杂志发行的新纪录。在识字率只有30%左右的民国时期,这是一个出版史上的奇迹,真正称得上是一纸风行。
韬奋,是他在主编《生活》周刊时用的笔名,“韬是韬光养晦的韬,奋是奋斗的奋。一面要韬光养晦,一面要奋斗。”这两个字,正是邹韬奋一生奋斗的写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由《生活》周刊开始,杂志成为邹韬奋一生的主要奋斗领域。《新生》,《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一刊被封,一刊又起,战而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的编辑方针进一步做了相应的调整。邹韬奋开始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全力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生活》周刊的内容开始转向于宣传抗日救国,成为全国救亡运动的舆论阵地。
邹韬奋的爱国民主言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和忌恨,邹韬奋及《生活》周刊遭遇的迫害接踵而至。为了保存民主、自由的阵地,邹韬奋接受好友的建议,创办了生活书店。即使处于高压的舆论环境中,生活书店依旧寻求新闻与出版的自由。抗日时期,生活书店曾被“查禁”200多种书,作者的名单上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公朴和夏衍等等。
1933年底,《生活》周刊以“言论偏激”的罪名被封禁了。但这只仅于杂志,并未牵扯到生活书店。1934年,生活书店的刊物逐步增加到10种,《新生》周刊继承《生活》传统,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继续刊载。
邹韬奋早已预料到《生活》周刊这个结局,在最后一期《生活》发表了他早在一年多前就准备好的《与读者诸君告别》一文:“记者所始终认为绝对不容侵犯的是本刊在言论上的独立精神,也就是所谓报格。倘须屈服于干涉言论的附带条件,无论出于何种方式,记者为自己的人格计,为本刊报格计,都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出版家和新闻人的梦想
1936年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邹韬奋和救国会的其他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共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直到1937年7月才重获自由。
抗战开始后,邹韬奋的思想越发“左”倾,国民党当局对言论的压制也更加严厉,而针对生活书店的打压也逐步加强。1940年皖南事变后,邹韬奋对国民党统治彻底失望了,他前往香港寻找较为自由的言论空间,继续他的出版事业。
但是,不久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他的理想再次被击碎。时逢乱世,不仅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连一个编辑部一部印刷机都无处藏身。邹韬奋在东江游击队的保护下,混在汹涌的难民人潮中离开香港。
邹韬奋对自己的定位是要做一个“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他一生都在追求“办一份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办一个自由的、不受检查的报纸”。作为一个新闻记者,一个出版家,邹韬奋所追求的,无非就是思想的自由与说话的自由。
邹韬奋的合作伙伴徐伯昕在后来的纪念文章中写道:“他不是个大思想家,也不是个文学家,在学术上亦没有太大的贡献,但就是他朴素至极的言论,却影响甚广。他的《生活》周刊和《大众生活》,被二十五万中国人读到。”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带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眷恋和深情,离开了亲人,离开了他心爱的新闻出版工作,离开了他毕生致力从事的伟大的爱国民主事业。享年48岁。
在生命最后时刻,邹韬奋曾对身边人说:“如时局好转,首先恢复书店,继办图书馆与日报,愿始终为进步文化事业努力,再与诸同志继续奋斗二三十年!”
韬奋新闻奖: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奖励我国新闻编辑及通联、校对、资料等新闻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奖项名称因著名记者邹韬奋而命名。韬奋新闻奖是为了鼓励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邹韬奋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和思想作风而设立的。韬奋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著名评论家、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
(编辑/郑子卿 图、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