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有一群浙小商参与开展了各项暑期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态民情,体会青春热血。
看完第一弹暑期社会实践中浙小商的支教活动,你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快跟上官微君的脚步,去看看其他浙小商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吧!一起感受浙小商们的朝气蓬勃。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第二弹,来了!
01
奋楫扬帆风正劲,决胜小康正当时
统计与数学学院
“我和我的小康社会”暑期社会实践团
足迹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终将实现。在此契机之下,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学生会携手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奋楫扬帆风正劲,决胜小康正当时”——“我和我的小康社会”暑期社会实践团也由此诞生。
本次社会实践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围绕家庭生活、社会民生、拼搏奋斗、教育文化、政策扶持等方向,讲述人民群众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实践小组以杭州为中心集中实践、多地联合实践形式开展,自7月14日至20日七天时间内,采访当地各行各业的居民共计百余人,采访对象包括时代楷模陈立群校长、建筑师丰月华先生、72岁的摩梭奶奶等。累计完成40篇,近三万五千字的采访总结,录下近8小时的语音与视频,拍摄600余张照片,以此反映人们平凡生活的温度与感动,生动体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探究人民心中的小康生活,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鼓劲加油。
活动感想
七天时间的线下集中实践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们心中所认为的小康生活。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故事,既深入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不断改善,又充分展现人民心中的小康生活,激励我们坚定信心勇克难关、同心协力奔向小康。
02
慎毒笃法,严守禁毒阵地
“慎毒笃法、与时偕行”
新媒体禁毒法制宣传实践队
足迹回顾
以中华之剑,笃禁毒之志。浙江工商大学“慎毒笃法、与时偕行”新媒体禁毒法制宣传实践队由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大一大二学生组成,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并举开展,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宣传禁毒精神和法制禁毒理念,力求转变说教式宣传,以互动性强、记忆点多、主动学习性高的活动和更为广泛的传播面加强禁毒法制宣传。
携手禁毒,警钟长鸣。实践队成员队组织观看纪录泰缅边境缉毒真实案件的纪录片《中华之剑》,并开展线上会议进一步了解我国禁毒工作现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并进行了交流分享;结合自身特长,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方法、新手段,创新毒品预防教育载体,打造禁毒宣传教育新平台,制作禁毒动画宣传片《禁绝毒害》,采访记录宣传片《共战毒魇》和改编歌曲《黎明之前》(改编自《星辰大海》),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微博、B站等网络融媒体平台,普及禁毒知识,宣传毒品危害;“禁毒模拟法庭”通过组员改编蔡志雄吸毒、贩毒的真实案例进行模拟庭审,与会人员主动学习禁毒法制知识,化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了解加强成员对禁毒工作沉痛代价的认识;团队成员分赴浙江省(杭州市)禁毒教育馆与温州市禁毒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学习,并以时下流行的Vlog拍摄形式介绍禁毒小知识,创新毒品预防教育载体,加强宣传作用。
活动感想
此次社会实践中,每位队员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在禁毒与法制宣传献出了自己点点滴滴的力量。浙江工商大学“慎毒笃法、与时偕行”新媒体禁毒法制宣传实践队将始终致力于弘扬法制精神,宣传禁毒知识,紧紧围绕宣传手段多元化、实践成果实效化两大着力点,号召青年学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践行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严守禁毒阵地。
03
探访“非遗”技艺
人文与传播学院
“彩之蓝”桐乡印染非遗技术实践团
足迹回顾
领略灰缬之美,传承非遗经典。2020年7月16日,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彩之蓝”桐乡印染非遗技术实践团队奔赴嘉兴桐乡,围绕植物印染工艺和非遗文化传承开展了实践活动。蓝印花布又称灰缬,是以植物为印染原料的一种纯天然染布,目前,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之蓝”实践团队关注民间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探索桐乡蓝印花布技艺和乌镇等各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模式,总结蓝印花布和乌镇非遗的优秀经验,以期归纳出一条可供其他非遗文化借鉴学习的成功道路,为更多优秀的民间工艺和非遗技术贡献一份力量。
在桐乡石门镇丰同裕染坊,团队成员采访国家级大师,了解印染历史,并实地学习印染技艺。从染坊到晒场,从制作到成品,实践团见证了蓝印花布从印染制作到陈列在商店中的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一系列过程。同时向当地亲子团宣传印染文化,互动学习扎染工艺,为孩子们埋下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实践期间,时任校党委书记金一斌一行来到现场慰问实践团队,肯定和鼓励实践团助力文化发展。期间,团队成员还赶赴乌镇宏源泰染坊等地,近距离观赏现代印染成品。
活动感想
团队成员感悟了印染之美,体悟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透过桐乡博物馆,团队近距离感受了传承百年的染织工艺,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发展的决心。
04
进浙里,温习路,展新窗
金融学院
“近”浙·温“习”实践团
足迹回顾
为深入了解浙江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感受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的发展成就,总结先进经验。2020年7月,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近”浙温“习”团队开展了为时7天的温“习”之旅。婺州古城、都市新区鞋塘镇、浙江万舟控股集团公司、台州民营经济学院、迪安模具有限公司、百年越剧文化诞生地东王村、温州人博物馆、西溪湿地公园、城市大脑指挥运营中心,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本次实践兵分五路,分别前往金华、台州、温州、绍兴和杭州,重温习总书记任职浙江期间对各地区发展建设所提出的重要讲话与批示,从不同的角度感知浙江“勇立潮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发展之道,串联起一条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五位一体为主线的温“习”之路。
活动感想
为中国梦的实现,浙江大地掀起了改革闯关、开放探路、创新赋能的滚滚钱江潮;绘就了尽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富春山居图”;奏响了东西呼应、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山海协作曲;驶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革命红船新航程。中国梦也是我们的梦,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矢志奋斗,不负青春。
05
寻先烈足迹,颂烈士书信,扬红色精神
管工学院“红旅”实践团
足迹回顾
为喜迎建党100周年,引领大学生重温革命烈士故事和弘扬红色精神,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革命精神,浙江工商大学管工学院“红旅”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假期回到各自家乡开展“寻先烈足迹,颂烈士书信,扬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讲好中国革命烈士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寻访红色足迹,传播红色故事。管工学院党员发展中心、学生会和团委三大组织同心协力、精心策划,7月至8月期间,管工100名学子利用假期前往各自家乡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播红色故事。活动形式主要为三个:地方文化展、写给党的一封信和与党员对话,通过切实调研、与身边党员对话等多种形式,了解地方党建文化发展历程,学习党建知识。同时利用视频进行记录和展示,让实践活动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活动感想
同学们以此为活动契机,发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扬起爱党爱国爱校的旗帜,吹响文明奋进的号角,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06
校友情意浓,携手助乡村
食品学院与杭州商学院联合团队
足迹回顾
8月,我校食品学院与杭州商学院,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携手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的坞根镇花溪村合作调研,共同助力花溪村旅游产业与食品产业。村中植育着一株千年古樟,民宿20余家。村庄内小巷绵延交错,是游客非常喜爱拍照的圣地。但是村中的旅游产业面临着旅游项目少、旅游面积小,从而民宿入住率不高、民宿费用较贵等问题,村中有一处手工食品作坊“喜铺”,手工制做的表演形式固然吸引游客,但是生产效率低下,且销量受客流量影响较大。
次日,两院的师生们与村支书潘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潘书记详细地向两院的师生介绍了花溪村发展轨迹。杨老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的发展规划方案。
经过深入调研和专业的研讨,双方达成共识,主推“1+N”模式,以旅游业为导向,多产业共同发展。会议中,食品学院食工系党支书杨玥熹老师支持推广花溪村为党建地,带领食品学院师生开发花溪村山林资源,践行“药食同源”理念,助力花溪村食品产业发展。
活动感想
本次调研,同学们不仅充分利用专业知识,而且利用到了相关商科思维,体现了学校“大商科人才”的培养方向的正确性;食品学院与杭州商学院的同学相互鼓励、相互照顾、相互合作,距离并不能阻挡校友之间的情谊,体现了浙小商校友之间的浓厚感情;感受到了以潘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淳朴初心。
推荐阅读
浙江工商大学2020年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招生章程
赛前必看!第六届浙江省“互联网+”决赛,
这些注意事项你要知道
创造历史!浙商大女篮勇夺CUBA二级联赛全国总冠军!
今日首映!专属新浙小商们的电影
浙江工商大学24名教师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工商大学
来源 /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微博投稿
组稿 / 韩咪娜 钱中扬
编辑 / 官微中心 谢一悦 祝宁远 陈哲
出品 / 浙江工商大学官微中心
欢迎提供 / 校园原创文字/摄影/视频/采访线索
投稿邮箱 / zjgsug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