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观林,教授,博士,浙大城市学院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现兼任学校大数据与电子服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
从事政产学研合作逾十年
聚焦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脑研究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名单,陈观林成功入选“创新领军人才”。他表示会在之后的研究中继续聚焦智慧城市、城市大脑、大数据等领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学科方向的社会服务能力,助力浙江省、杭州市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之父王坚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红绿灯跟交通监控摄像头的距离,它们都在一根杆子上,但是从来就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
杭州目前大力推进的城市大脑正是要让城市拥有一个智慧大脑——通过这个大脑,城市的资源可以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和调度。
自2003年入职浙大城市学院以来,陈观林就一直从事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和政府信息化等领域的研究,与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政产学研合作。
“学校为我提供了非常好的政产学研合作机会。”陈观林感言。早在2006年,他就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参与了杭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等项目研究,主持编制了《杭州市城市管理信息化规划(2009-2015年)》《杭州市数字城管“十二五”发展规划》《杭州市数字城管“十三五”发展规划》《杭州市智慧城管建设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
陈观林与浙江省相关部门做交流
亮出绿色健康码,便捷进地铁、公交车、超市……这是疫情以来杭州城市大脑最亮眼的应用场景。今年6月初,城市大脑3.0正式发布,新升级发布的城市大脑更强调数据智能,通过感知能力的强化,致力于全城市要素数据的智能化深度融合。
目前,陈观林正在主持《杭州市城市大脑城管系统建设规划》《萧山城市大脑基础架构项目数据标准建设》等相关课题,并在《杭州》杂志发表了论文《做强做优杭州城市大脑的SERVICE架构》等研究成果,助力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做强做优杭州城市大脑的SERVICE架构
(点击图片可查看论文全文)
学科交叉,产教融合
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提到陈观林,同学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亲切”“细致”“耐心”。作为计算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陈观林不但自己重视科研,对学生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也格外注重。
他经常带领一些专业兴趣浓厚且基础较好的学生一起做大学生科研项目。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他还会让参与过项目研究的高年级同学或是已毕业的优秀校友一起帮助低年级同学解决专业研究上的困惑。“这种机制很适合理工科的教学。”陈观林认为这不仅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逐渐形成了传帮带的良性循环。
陈观林参加CCF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在陈观林的团队里,经常会有不同学科的人共同协作,管理学、法学……在做规划、咨询、对策建议时,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的优势。
以项目为主体,衍生开许多细节方面的研究,陈观林为有志于科研的同学们提供了用武之地、练兵之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届毕业生周坤泷跟着陈观林做过国创项目《基于Android的网络入侵防御系统》,这令周坤泷印象深刻:“陈老师做事有条不紊,很细致,指导我们的时候,几句话就能一针见血的破解我们当时的困局。”
在平时的课堂、作业、考试中,陈观林会细心地留意同学们的表现——他会记住哪个同学擅长编码、哪个擅长调研或者沟通,在对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了然于胸后再有针对性地带他们一起做科研。“只有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也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
人物名片
陈观林教授 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负责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杭州市一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负责人,杭州市“131”人才工程重点培养人员。
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地厅级奖励7项。包括国家安全部技术革新奖一等奖1项,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和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TOP期刊论文1篇,SCI/EI收录2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0多项。
文字 / 黄诗睿
今日编辑 / 黄诗睿
责任编辑/ 李冠琳
出品:
tuī
推
jiàn
荐
yuè
阅
dú
读
招生快讯|苏冀川的考生看过来!
4+0不出国拿中外双学位,和新西兰总理作校友,这个学院了解一下?
城院祝贺你|我校教师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浙江考生抓住机会,赶上这趟就是加速度
招生快讯|豫皖闽鲁粤辽的考生看过来!
告诉大家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