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节日荟·第74期|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中华节日荟·第74期|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老师,

就像燃烧的蜡烛,

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

直至生命的尽头。

九月,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

第36个教师节也如期将至。

古有子贡尊师,

杨时程门立雪,

尊师重教,

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教师节永远不变的主题。

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虽然今年无法当面

向老师们送上祝福,

但距离无法阻隔我们的感激。

在东方学院,

也有着这样一群老师,

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育着一届又一届学子,

在众多优秀老师中,

小东方就有幸采访了其中的几位。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张一鸣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张一鸣老师曾在美国读研究生期间担任过助教工作,受其影响,她也选择了轻松的教学风格。在她看来,老师与学生之间并不一定需要建立起严格的师生关系,相反,她希望在教学的同时,也能跟学生进行分享和探讨,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想法,从而丰富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初入东方,张老师不仅把自由的教学方式带入东方,也把她的坚守融入了每一节课堂,每一次科研,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之中。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更是认为自己在科研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希望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的专业知识与感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要授于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大化学生的自主性,这是张老师对这份职业最大的要求与期待。

刘央央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疫情期间刘老师全部采取线上授课,她讲授的《社区管理学》这门课对实践要求非常高,在安全防疫措施保障下,刘老师带领学生们克服种种困难,高质量完成了各项课程任务。她上课过程中也会结合生活实际,比如给学生讲解国内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带来的挑战以及中外疫情管理的区别等。同时还引入线上讲座、讨论、课外实践等方式吸引学生,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刘老师会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时而宽松时而严格,为学生制造浓厚又极具特点的课堂环境。

作为一名教师,社会保障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帮助她了解世界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从事专业教学过程中,她时刻用坚强乐观的精神激励自己和学生,做任何事都能勇敢向前。

梁颖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这种危急时刻我应该站出来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2020年初的疫情来得如此突然且迅猛,在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得情况下,梁颖老师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动担起了在小区门口进行人员登记和体温测量的工作。

世上最有价值的职业有两种,一种是医生,另一种是教师。“我觉得非常幸运,能够成为一名教师。当好一名教师并不难,只要愿意付出心血,真心为学生着想,总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梁颖老师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她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老师给予的理解和包容,鼓励了学生更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杨利群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学习是一种终身的行为,我们应该不囿于课堂与考试,充满兴趣和热爱地将其持续一生。”疫情期间,杨利群老师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通过QQ、腾讯课堂等线上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工作。作为老教师,同时也是网络教育“小白”的她不断地学习和适应线上教学,尽力克服网络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杨老师注重专业感觉的培养,她将疫情期间发生的案例结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敏感度。在教学过程中,她也经常叮嘱同学们要保持初心,学会甄选浩瀚繁杂的信息,珍惜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绽放自己。

周小辉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周小辉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最重要的,老师不能机械而又死板的灌输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过程中要将方法化繁为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们留下思维发散的空间。

半年的边疆实习经历让周老师从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懵懂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人民教师。这次经历带来的不仅是成长,还有对于教育这一行业的顿悟。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周老师突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有挑战才会有机遇,凭借着自身强大的适应能力,周老师让一开始问题频发的网上直播课堂变成了活跃融洽的互动课堂。

“俗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的教育之路仍旧漫长,我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对于自身的不断提升,要在时代的洪流中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不断进步着。”周老师亲切的说。

梁美英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执教九年,梁美英老师越来越感受到大学老师是一份特别有满足感和成就感的职业,“课堂上的眼神互动、课后的提问交流、路上碰到的一声‘老师好’、节日里收到的祝福等等,这些都让她感到满足。”

虽然上班时间比较灵活,但梁老师在家也会认真修改每一份课件,仔细批阅每一份学生报告与论文。梁老师用她的认真、负责,诠释着一个好老师的角色,与此同时,也收获了无数同学的尊敬。“教书,特别是在大学教书,是一门良心活。”

除此之外,梁老师还曾作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和智障儿童特殊学校组织和参加过志愿者活动。

新冠疫情期间,梁老师还与法政学院院长邵培樟老师合写了一篇论文“慈善组织参与疫情应急治理的对策建议”发表在《中国社会报》上。梁老师认为,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特殊时期对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提供思考和帮助,这是作为一个治学者最大的意义。

高扬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他是19文学大家庭的班主任,他更是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他孜孜以求,笃行务实,用他的经历书写了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美好篇章。

2010年他调研了塘西的历史和文化,为古镇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宣扬和传承了我国文化,这是文学老师对待文化最好的看法,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指导和引领。

高老师说“我提倡自由学习,大学是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我的习惯是鼓励学生课上思考,课下多与老师交流,尊重每位学生的想法。”

“高校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也承担着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工作。让学生融入到这些社会服务和科研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反溯理论学习,这样也可以让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得到平衡。高扬老师说,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们的沟通和指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这才是老师们的职责所在。

聂素民老师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聂老师始终秉承“立教育人、立德树人、立善为人、立信取人”的教育理念,行走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聂老师在教书生涯中一直特别关爱“三困生”(贫困,学困,心困)。有上世纪因打架面临开除的学生部长、也有19级某学生因交不起学费选择退学。在这横跨大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时光带走了聂老师的青春,却带不走聂老师36年一如既往对学生朴素的爱。在疫情期间,聂老师在坚持学术方面研究的同时,还为抗疫勇士创作了公益歌曲两首。即使到了退休的年龄,聂老师依旧投身在教育事业上,这是她对教育一生的热爱。

简单的话语里包含着老师对学生最朴素的爱。就像聂老师对小东方说的:“在学生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一点点爱心付出就可以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帮助她们,就像在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在秋天收获金灿灿的果子。”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

而叶是谦逊的,

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让我们一起隔空送上祝福,

大声说出那句“老师,您辛苦了!”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疫情还没有结束,

同学们返校途中要带好口罩,

做好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小东方在美丽的东大校园中,

等着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Ps:特别感谢所有

接受采访的老师们,

本期没有发出的采访内容,

我们将在修改后

以东方人形式陆续发出。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文字/王栎、徐嘉欣、吴远昕、周沁雨、

熊静茹、应佳敏、占紫欣、

尹德宇、吴依格、汤心怡、韩思逸

图片由本人提供

排版/ 徐军艳

监制/ 林埜垚、孙舒愉

责任编辑/ 盛山锋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本科院校-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中华节日荟·第74期|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