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绘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南方出现了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等著名的画家,北方也出现了杨子华、曹仲达、田僧亮诸多大家,画家这一身份逐渐地进入了历史书籍的撰写之中,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在这一时期中,发展得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包括佛教人物画)和走兽画,而中国绘画中的其他各科还远未成熟,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中出现的山水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画的衬景,山水画的逐步独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趋于完成。之所以会这样,也是由于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任务决定的--为政教服务,"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这也是那时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佛教美术
一般认为西北丝绸之路是佛教文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通道。我国著名的石窟,如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炳灵寺、麦积山,山西的云冈,洛阳龙门等石窟,都是沿古丝绸之路由西向东分布的,应该说这个时期佛教美术的重头戏实在中国北部展开的。
如果说南朝画家以木结构的寺院为创作中心,那末北朝画家则是以石窟佛寺为活动场所。因木质不如石质易于保存,故至今传世的北朝绘画远远多于南朝,集中在当时少数民族政权开凿的甘肃、新疆等石窟中。其中甘肃敦煌莫高窟最引人瞩目。经历代开凿,如今它有492个洞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1、早期的石窟壁画
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地方,也是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桥梁,最能昭示当年佛教美术辉煌的是占新疆石窟总数3/5的龟兹地区的石窟艺术。龟兹石窟主要分布在库车、拜城、信和境内,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库木吐刺、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克孜尔、托克拉克肯等石窟。敦煌是汉唐河西走廊交通要道的咽喉,东西文化艺术交汇之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东南约20公里的断崖上。前秦建元二年直至元代,历代均有建造。
萨棰那太子本生图 莫高窟254窟壁画 北魏
尸毗本生图 莫高窟第254窟壁画 北魏
鹿王本生图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
3、石窟造像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像。
一佛二菩萨像 炳灵寺第169窟 西秦
云冈第20窟大佛 北魏
龙门宾阳中洞主佛 北魏
响堂山佛像 北魏
4、佛教建筑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
人物画的新的发展
经历了汉代之后,随着社会对艺术审美 的愈加关注,人物画也随之进人历史的转型 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开始讲究绘画的技法,“形神”、 “气韵”、“骨法”等审美概念是对这一时期人 物画成就的概括,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为后世 称道的大师。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主要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承上启下的人物画发展
牵牛 甘肃嘉峪关6号墓壁画 西晋
2、南朝的人物画
女史箴图 顾恺之 东晋
洛神赋图卷
洛神赋图卷里的曹植
洛神赋图卷里的洛神
校书图 北齐
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 北魏
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
山水画的兴起
1、山水画溯源
多数学者认为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画种出现于魏晋时期,以顾恺之为代表的这个时期的画家们,为山水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琴人 魏晋南北朝
2、山水画论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重要的早期山水画文献,文中除了论述山水画艺术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外,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山水画艺术“畅神”的功能观。宗炳的《画山水序》是当时山水画实践和表现技法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理论总结。
画山水序
南朝陵墓雕塑
当佛教造像之风席卷南北时,其他门类的雕塑也并未沉寂。陵墓雕刻,特别是南朝的陵墓雕刻也以精湛的技艺,恢弘的气度,展示出特有的魅力。陵墓雕塑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器雕塑,即用雕塑手法制作的人俑、家畜和鸟兽以及建筑和车马等陪葬的模型。一类是陵墓表饰雕塑,即陵墓周围设立的石兽、石人等仪卫性雕塑,具有一定的纪念夸示功能。
对书俑 湖南长沙出土 西晋
石麒麟 南朝
工艺美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这个时期的工艺匠师们在长期实践提高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继承秦汉以来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各民族和外来的艺术形式,使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有了新的发展。
青瓷仰覆莲花尊 北朝
与坚持梦想者同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