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共同富裕 | “番茄西施”宰文珊:助力苍南番茄产业走向全国,年产值逾10亿元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助力共同富裕 | “番茄西施”宰文珊:助力苍南番茄产业走向全国,年产值逾10亿元

苍南,有着浙江“番茄王国”的美誉。马站,又是苍南番茄的主产区之一。

在马站的田间地头,用于种植番茄的大棚随处可见。短短10多年间,马站番茄的种植面积迫近万亩大关,一跃成为当地的支柱农业产品,也鼓了农民的腰包。

小番茄,造就大产业,也铺出了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兴农”战略的助力。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粒种子 饱含科技创新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马站地处温州最南端,冬暖夏凉,非常适宜冬季蔬菜生产,是全省种植大棚越冬蔬菜的最佳区域。

马站原是“蘑菇之乡”,2005年左右开始种植番茄,2009年番茄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但欠缺种植技术。当时,80后的宰文珊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一直从事番茄新品种选育工作。由于产业需求,同时专业对口,宰文珊便主动揽下重担,成为一名派驻马站的科技特派员,频繁往返于市区和马站。

宰文珊也被当地番茄种植户亲切地称为“番茄西施”。每每聊起自己这些年,皮肤从白皙被晒黝黑,开朗外向的她总是笑呵呵地说:“这是大地赐予我的肤色,是我挥洒青春、实现梦想的象征。”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宰文珊的“科技兴农”,从一粒种子做起,直到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销售全过程参与,做好试验示范,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做细做优,打造精品;从田间地头做起,做好农民培训,手把手地教,在点滴中帮助农民提高。在她看来,正是由于科技手段的介入,让起步相对较晚的马站番茄,在产量和品质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番茄育苗一般在9月份,是台风高发季节,传统的育苗设施和技术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易发生病虫害。2019年,温州意达种苗科技有限公司将占地100亩的集约化育苗基地建在马站,企业有较好的育苗设施且采用集约化育苗技术,不仅增强产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能为农户提供优质价廉的种苗,促推产业健康发展。如今,马站的番茄农户们早已不用自己育苗,而是直接用优良苗种。

为促进番茄产业良性发展,在政府部门推动下,每年3月,浙江番茄新品种大会都会在苍南举办。这不仅为农户提供了看品种、学技术的平台,也有效地宣传了马站乃至苍南番茄品牌。宰文珊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理念,更为当地培育了诸多省级科技型企业、省级研发中心、省级扶贫专业合作社,在农户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13年,作为苍南县越冬番茄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宰文珊还帮助苍南县政府成功申报浙江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项目实施为苍南县番茄产业提升、稳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如今,苍南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越冬番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一体化综合基地,从业人员约9000人,年产值超10亿元。每年的3至5月,全国市场上的番茄,大多来自这里。

一波红利 带动农户致富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马上就到番茄播种季节了,也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候。”这几天,52岁的施成论时不时到田里瞅瞅,心里不停地盘算着,也期盼风调雨顺,给今年带来一个好收成。

施成论,是苍南县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并担任苍南县果蔬协会会长。2003年,他联手当地的种植大户、粮食大户和农产品购销大户,投资100万元成立苍南县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分享种植技术,解决销路问题,带领马站片区的农户一起致富。

起初,合作社主要以蘑菇种植为主,2009年转为市场前景更好的番茄。然而好事多磨,2013年,正当合作社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之际,施成论的番茄却遭了“植物癌症”——青枯病,产量骤降两三成。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纰漏了?”一筹莫展的施成论意识到,如果没有科技作为支撑,番茄种植业很难更进一步。施成论很快就想到了宰文珊,请求她的援助。

在宰文珊的建议下,施成论应用嫁接苗,同时采用水稻和番茄水旱轮作的种植模式,有效破解了土壤连作障碍,番茄种植也回到正常轨道。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尝到甜头的施成论此后每年都会邀请宰文珊给社里的200多名农户作一两期的培训,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选品种、病虫防控等问题。在宰文珊的技术指导下,农户们用上了新型水溶肥配套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省去不少人力,产值也直线上升。

如今,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已发展到2000多亩,并荣膺农业部颁发的“国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社员遍布马站片区四个乡镇。目前,该合作社种植的农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进入大型超市的蔬菜销售专柜,农户收入增长显著。

47岁的董建芳一家四口住在马站镇最好的住宅小区里,这是他三年前购置的房产,面积100多平方米。很难想象,要不是种植番茄奔了小康,或许现在一家人还挤在原先那间破旧矮房里,靠着种几分薄地,艰难度日。

“这几年盖了新房,买了新车的,大多是种番茄的农户。”施成论说,像董建芳这样的例子,在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或是马站镇里,可谓比比皆是。

在马站,番茄致富成了“公开的秘密”。而产业的迭代升级,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在外劳动力返乡从事番茄产业相关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番茄产业队伍中,让马站番茄的发展更有活力。”宰文珊说。

施成论的儿子施晓通从台州农校毕业后子承父业,加入了农民致富带头人的行列。他创办的润之园家庭农场秉持科学精神,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方法,在当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批项目 绘出美好未来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科技的投入,让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有了保证,再加上政府推一把,马站的番茄产业有了更具想象力的未来。

在8月23日举行的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温州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重点谋划了25个极具投资价值的产业类项目向全省推介,其中就包括“苍南县马站镇亚热带果蔬交易中心项目”。

根据规划,该项目选址马站镇232省道与规划228国道交叉口西北面,总用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将具备亚热带果蔬展示交易、冷库仓储、物流配送、简易加工、安全溯源以及配套综合功能。

“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农产品集散中心,番茄产业的发展就更有盼头。”这几天,在网上看到这一消息的施成论,忍不住向马站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林观周打听起来。

林观周和农业打了30多年交道,十分看好马站番茄的广阔前景。“在马站,没有哪个农产品种植业能像番茄那样,给农民致富增收带来如此明显的成效。”他认为,得了第一波科技红利的马站番茄,必须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地为自身注入科技元素。“机械化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建立强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利于番茄种植业健康发展。”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虽然马站已是全国越冬番茄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一体化综合基地,但当地仍有更大的计划。“政府部门也有计划在马站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从种子种苗、栽培技术、智能装备等几个关键领域做‘强’一产,从精细分级、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几个关键环节做‘大’二产’,从公共服务、农旅融合几个方面做‘特’三产,使马站成为中国南方番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林观周说。

林观周的观点,与宰文珊不谋而合。按照宰文珊为马站番茄预设的发展路径,已经实现的集约化育苗,为未来马站番茄的机械化种植奠定基础。未来,宰文珊的番茄团队计划在品种结构调整、数字化育苗、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注入更多更好的科技力量。

凝望眼前绿油油的番茄苗,憧憬明年开春挂满植株的大红果实,将十年美好青春倾注在马站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宰文珊,架起了农民通往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一股强动力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 周国治

《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中提到,打造帮扶共同体,系统化建立帮扶政策体系,派强用好科技特派员等人员群体,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

以苍南马站为主产区的越冬番茄,在全国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影响力。除了依赖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正是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强支撑。

以宰文珊为核心的苍南县越冬番茄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集成示范新技术,协同构建新平台,培育打造新主体,使得马站番茄在品种优化和农产品结构多样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越冬番茄年产值超10亿元。“苍南越冬番茄”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科技赋能农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动力。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日报丨求索】赵降英: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我为师生群众办实事”暑期专刊系列(十二):产业服务显担当,实践活动共成长 ——动科学院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

锚定发展目标 聚力赶超发展 ——我院召开2021年暑期中层干部集中学习培训会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发布|党委宣传部

来源 |温州都市报

编 辑 | 温科传媒刘琳奕

审 核 |魏鹏飞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浙江专科院校-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助力共同富裕 | “番茄西施”宰文珊:助力苍南番茄产业走向全国,年产值逾10亿元